西方作家眼中的中国形象

2021-09-10 07:22关哲姝
今古文创 2021年20期
关键词:赛珍珠中国形象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 赛珍珠,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在中国生活长达41年之久,创作了不少闻名于世的中国题材作品。1931年,《大地》在美国出版,这本小说接连两年成为美国小说史上的畅销书,并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大地》主要描绘了王氏家族第一代王龙从贫苦的农民变成地主的过程。作者通过描绘王龙一家人的起落浮沉,展现了20世纪初年中国农民生活的艰辛困苦,也折射出悠久的中国文化所熏陶出来的各色人物的心路历程。本文将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形象产生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进行综合研究,此外,还会采用文本内部研究的方法,进行情节分析,探究西方作者心目中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 赛珍珠;《大地》;中国形象;西方文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0-0006-03

一、文本外部分析

莫哈在《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中指出“形象学拒绝将文学影响看作是对一个先存于文本的一国的表现或一个异国现实的复制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异国形象是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物”。

由此可见,作者创作的异国形象,是根据当时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想象,创造出一个理想中的人物。同时,这个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还体现了作者所在国度对异国人物的看法与理解。

那么赛珍珠是基于怎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创造了《大地》中的一系列形象呢?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大地》的创作背景和赛珍珠本人的一些具体情况。

《大地》首次发表于1938年,向读者讲述了同时代的旧中国。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下,如果农民仅仅依靠在土地上劳作,不仅无法转变自己穷苦的悲惨境遇,反而会毁掉他们的一切希望。

正如《大地》中所讲述王氏家族的故事,王龙并没有单单依靠辛勤劳动就实现了阶级跨越,相反,如果他没有遇到那场改变他命运的暴乱和那笔财富,他大概率还会在南方继续当难民。

尽管中国人民的生活如此艰难,但在当时的美国文学作品中,中国人总是拖发辫,挂鼻涕,形容枯槁,所做之事总离不了盗窃、强奸、暗杀、毒谋等等让人毛骨悚然却又令人唾弃的举动。

但在《大地》中,中国人这一负面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被改变。在这里看不到面容可怖、行为可怕的人,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他们常年抗争着天灾人祸,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虽然他们身上有不少弱点和陋习,却也散发着人性光辉。

小说作者赛珍珠,在出生仅三个月就被传教士父母带至镇江,在中国生活了41年之久,中国的风土人情和儒家文化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她直到年老时还经常回忆起在中国过年时到家家户户拜年的情景。另一方面,儒家文化也对赛珍珠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在小说《大地》中,无论是王龙用心孝順父亲、对生男孩的期盼等情节,还是对于王龙家乡的风土人情描绘,这些印象都有迹可循

但即便如此,作为一名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创作思想仍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对中国形象的丑化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赛珍珠自己也曾在自传中坦言:“我这个人身上美国人的东西比我想象的还要多。” ①从中可以推断出,无论作者怎样努力想要呈现一个相对客观的中国,还是无法避免意识形态对于自己创作的影响。

所以,在研究作者笔下的异国形象时,一定要充分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此外,还要详细了解作者笔下的异国的真实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才可以得出合理准确的结论,从而减少作者本身所带的意识形态局限的影响。

二、《大地》内容简介

《大地》作为《大地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的是王氏家族第一代王龙,从贫农走向地主的故事。贫农王龙娶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女仆阿兰为妻,阿兰沉默寡言,吃苦耐劳。在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转。

然而上天并未眷顾他们。王龙所在的地区遭了旱灾,他们无法生存,只能扶老携幼逃到南方。在南方,王龙在一场动乱中浑水摸鱼发了财,阿兰也凭借过去在大户人家做丫头的经验找到了珍贵的珠宝。这笔意外之财帮助他们回到家乡,购置新的土地。

随着土地的不断积累,王龙的财富也越来越多,成了新的地主。他开始有了过去老地主不好的习惯,比如讲究吃穿,沉湎女色。但他仍然把土地视作自己最宝贵的财富,告诫自己的儿子“当人们开始卖地时,那就是一个家庭的末日。” ②王龙就是以这种朴实而坚定的信念,过完了他的一生。

三、文本内部分析

赛珍珠在《大地》中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包括王龙、阿兰、王龙的叔父、老秦等等。甚至连黄地主家那个脸上长着黑痣的看门人,并没有出过几次场,却因为他的标志性动作——捻着黑痣上的几缕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看出,赛珍珠十分擅长塑造人物形象。

本部分主要分析《大地》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王龙和阿兰。通过分析这两个人物,探究赛珍珠对中国农民群体的看法与印象。

(一)王龙

《大地》中,赛珍珠所塑造的人性化个体的典型代表就是王龙。身为王氏家业开创者的他,在作者笔下有其光辉的一面:勤劳俭朴,善良淳朴。这些品质也是中国农民所固有的美好品质。王龙十分孝顺自己的父亲,“每天早晨他都要烧火。他烧火,煮开水,把水倒进碗里端到他父亲的房间。③结婚后,他天天扛着锄头到地里卖力地干活。

除了勤劳孝顺之外,小说还着重突出了他坚忍不拔的品质。当得知黄家要卖地时,王龙把他攒了很久的钱拿来买地,在被管家羞辱后,王龙这才意识到自己和大户人家仍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但他却下定决心“一定要一次又一次地用银钱把墙上的洞塞满,直到他从黄家买进大量的土地” ④。即使在逃难的过程中,王龙仍然时刻挂念着自己的土地,希望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赚钱早日回到家乡。

除此之外,作者还在王龙身上添加了善良淳朴这一人性的闪光点,当发家致富的王龙看到贫病交加的老秦时,他不忘当年老秦几把豆子的恩惠,慷慨地送给他种子,还用耕牛给他耕地。

此外还有其他很多关于王龙善良的行为的描写,这些毫无例外都体现了王龙——这一朴实的中国农民,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品质以及作为人光辉的一面。

当然,作为人的王龙不光有其光辉的一面,其农民的封建劣根性也在作品中有所体现。例如,王龙重男轻女当阿兰生下第一个女儿后,王龙感到“一种不祥的感觉涌上了心头” ⑤。除此以外,王龙身上还有中国封建社会男人的通病——饱暖思淫欲。在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之后,王龙第一次以男人的视角观察了自己的妻子阿兰,才发现她并不是一个漂亮的女人。也正因为如此,王龙才疯狂迷恋妓女荷花,甚至到了老态龙钟之际,还迎娶了年轻的梨花为妾。

由此可见,王龙身上既有中国农民淳朴善良的美好品格,也掺杂着人性的劣根习惯,赛珍珠这种相对客观的叙述,逐渐还原了中国农民的本來面貌,使其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也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可信。

(二)阿兰

在《大地》中,赛珍珠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之一就是阿兰。阿兰这一人物形象使得中国农村妇女得以进入西方视野。在阿兰身上,中国传统文化道德和西方文化精髓相互交织,这不仅对西方读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是作者本身理想的寄托。

阿兰身上具有典型的东方女性的传统美德:温良恭俭让。在嫁给王龙之后,阿兰勤俭持家,把家务整理得井井有条。在王龙发迹之前,阿兰身怀六甲依旧承担着繁重的家务事,甚至在生产当日还在田里劳作。恰是有了阿兰这个贤内助,才使王龙日后的发家致富成为可能。

此外,阿兰身上也体现了西方文化:理性和抗争。小说中,当饥饿的村民冲进王龙家里抢东西时,面对如狼似虎的村民,没有人敢说话,是阿兰挺身而出。一向沉默寡言的她此时用超过男人的声音慢条斯理地说:“现在还不是从我们家拿桌椅板凳和床的时候……如果你们再拿别的,你们会遭天打雷劈的。” ⑥

正是这一番入情入理的话,使暴乱的村民灰溜溜地离开了。纵然阿兰的反抗在小说中篇幅很少,但却抓人眼球,引人深思,因为这体现了西方理性抗争的思考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

可即便如此,阿兰还是无法走出封建观念对女子的桎梏,而她自己也深受这种观念的戕害,成了封建观念的牺牲品。

比如王龙阿兰结婚当天,因为不想在外人面前露面,她做好了喜宴却不端出来;暴乱中捡到的珠宝也悉数交给王龙,想要一对珍珠还要征求丈夫的同意;即使王龙迎娶荷花,抢来了这对珍珠,阿兰也没有大吵大闹,只是重复着“我给你生了儿子——我给你生了儿子——” ⑦。

这样的例子在小说中还有很多,由此可见,阿兰这一形象,中国文化是她的本质,而西方文化只是少之又少的点缀。赛珍珠以积劳成疾去世作为阿兰的结局,这对于阿兰来说或许是最好的结局,但在读者看来,这是封建礼教导致的又一桩悲剧。而赛珍珠通过这一人物形象也告诉我们,中国封建文明是永远无法与西方文明和解的,二者是完全无法融合的,因此两种文化的结合需要寻找新的出路。这种探索在《大地三部曲》后两部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四、结论

《大地》中,赛珍珠以女性特有的观察视角和细腻的笔触,通过描述一户普通家庭的发展,展现了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在西方世界还原了中国的本来面目,使王龙、阿兰成了那个时代典型的中国形象,体现了她作为20世纪沟通中西的“文化人桥”扎实的文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之后,无论是赛珍珠凭借此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还是同名电影《大地》的拍摄,都说明了这部小说对当时西方社会的影响之大。可以说,作品跨域了东西方文化间当时存在的巨大鸿沟,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沟通。

但另一方面,由于作者本身意识形态的局限性,作品中也有很多描写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同样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西方读者产生了误解。

此外,作者不自觉地在文字中凸显西方尤其是美国本土文化优越性,这也体现了外国作者在描绘中国形象时不自觉会产生的误区。

总而言之,在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中西文化不断碰撞,在近些年甚至有相互融会的趋势。最近几十年,不同文化中的人们之间的冲突与交流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跨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们,不仅将目光转向了如何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也开始注重促进不同文化的和平相处。

通过研究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形象,可以看到具有普世价值的作者对于沟通中西文化之桥所做的积极努力。赛珍珠用她的作品向世界介绍了中国文化,让更多的西方人对中国有了加倍深切地领会,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注释:

①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64页。

②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10页。

③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④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

⑤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

⑥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⑦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16页。

参考文献:

[1]让-马克 · 莫哈,孟华.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J].中国比较文学,1995,(01):192-199.

[2]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3]哈罗德 · 伊萨克斯.美国的中国形象[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4]赛珍珠.大地三部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5]爱德华 · W · 萨义德.东方学[M].北京: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1999.

[6]陈思和,段怀清.《大地》是美国文学经典,也是中国文学瑰宝[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1):1-6.

[7]张露洋,周娟,王宗峰.大地上的守护者——赛珍珠《大地》中的农民形象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2019,33(04):88-91.

[8]吴丹.中西文化视阈下的“他者”[D].江南大学,2011.

[9]吴松江.赛珍珠与《大地》中的土地情结[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45-47+100.

[10]王玉括.试论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人视角[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06):34-38.

[11]雷鹏程.一部透过女性写就的男性史诗——论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女性形象[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06):5-7.

[12]宋静,钟再强.试析赛珍珠小说《大地》中的中国人形象[J].黑河学刊,2009,(05):51-53

作者简介:

关哲姝,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在读,英语专业。

猜你喜欢
赛珍珠中国形象中国传统文化
赛珍珠与徐志摩的“生死缠绵”
风车山麓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爱心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