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观下的斯坦因形象探析

2021-09-10 07:22蔺姝红
今古文创 2021年19期
关键词:优缺点启迪

蔺姝红

【摘要】 西域拥有幅员辽阔的地域,拥有丰富的文化文物资源,对其进行探索研究极具意义。关于西域考古的探索与研究,不得不提到一位重要的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他对西域的文化遗产及地域面貌特色考察甚多,但是人们对于这个人的评价褒贬不一,他的《西域考古记》揭开了西域的面纱,通过《西域考古记》来研究分析斯坦因的形象,不难发现,他是优缺点并存的人物,应以辩证的观点来探析此人,同时从此人身上也能获得相应的启迪。

【关键词】 斯坦因;《西域考古记》;辩证观;优缺点;启迪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9-0051-02

西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一处神秘而辽阔的地域。反观历史进程,会发现这一神秘之地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探险家前去考察探索,他们收获颇丰。英国的考古學家斯坦因就是其中一位重要的西域考察者,他一生多次前往西域,挖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并且创作《西域考古记》,让人们对西域的文化和地域特色有了更多的认识。但是他将中国大量的文物偷盗到英国,这种行为损害了中国的利益,是可耻的。对于斯坦因这一人物的评价,众说纷纭,分析斯坦因这一人物形象,需要依据客观事实材料,以辩证的观点去认识解读他,这样才具有客观评判的价值。

一、斯坦因及其《西域考古记》

(一)斯坦因的生平经历

对一个人物进行客观评价,必须考虑到其生平经历。斯坦因是犹太人,1862年出生在匈牙利,于1904年加入了英国的国籍。他是世界上公认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对于文物方面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他精通多国语言,包括匈牙利语、德语、英语、法语等,精通多国语言为他的学术和考古提供了有利条件。斯坦因从小就对于亚历山大、玄奘、马可波罗等充满兴趣,且在他的教育经历中,接触了大量关于亚洲东方文明的知识,激发了他关注东方文明的兴趣。后来,斯坦因将中亚考古挖掘出来的文物与文化资源带回了英国。他受当时英国殖民主义色彩的影响,对被殖民地的文明进行掠夺,侵犯了中亚地区的利益和尊严。

(二)《西域考古记》创作简述

斯坦因一生致力于考古事业,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和报告,其中《西域考古记》较为全面地概述了他中亚探索的经历。

《西域考古记》主要分为二十一个章节,概述了斯坦因到新疆、甘肃及中亚地区考古探索的过程经历,是一本纪实之作。它以考古文物和挖掘遗址为内容重点,用游记的书写形式记录展示西域的历史文化与文明,展示了斯坦因在考古学的视角之下,对西域面貌的描绘,为广大读者揭开了西域神秘的面纱。

二、辩证观下的斯坦因

(一)辩证观

斯坦因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人物,对于斯坦因个人的评价,学术界褒贬不一。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以辩证法的角度对其进行评判,以客观的标准评判其是非对错。通过分析斯坦因的生活历程及其著作《西域考古记》,可以判断出斯坦因是一个优缺点并存的人物。

(二)探险家斯坦因

斯坦因是著名的考古学家、地理学家、语言学家等,具有多重身份,他被世界学术界所熟知。从西域发展史和丝绸之路发展史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斯坦因确实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应该肯定他的考察成果以及学术价值。

1.卓越突出的科研能力

依据斯坦因的人生经历,会发现他是一个智慧型的人才。他精通多国语言,并且地理知识渊博。在考察各地遗址文物的时候,需要地理知识的支撑,在研究文物内容价值的时候,需要语言功底的辅助。斯坦因集多种学术科研能力于一身,也为他在探险考古上取得较大的成就提供了先决条件和优势。

不仅如此,斯坦因对于东方文明学也有相关研究,他的历史知识也比较丰富。在考察探索中,他所途径的地方和发现的遗址都可以使他联想到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表现他渊博的知识储备。在学术方面的考究,斯坦因的确比较擅长。他会结合玄奘的经历和一些佛教文化,对在西域挖掘出来的文物和遗址进行解释考量,对于学术方面的研究较为认真仔细。

2.不畏艰难的探索精神

斯坦因是名副其实的考古学家,具有顽强的探险精神。他穿越高山、踏过沙漠,历经风吹雨打,但是依旧坚持探险的信念不动摇。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放在探险的事业上,直到生命的尽头。

斯坦因在考古的过程中,接触到很多垃圾堆,他没有放弃垃圾堆,而是从垃圾堆里寻找文化遗产,哪怕充斥着脏乱的画面和难闻的气味。正如《西域考古记》所记述:“那时微微的东北风从刚才掘起的垃圾中扇起一阵微尘,用冻僵了的手仔细记录每一块有字的木牍,真不是容易的事……我工作了整整三个长日子,饱吸了古代尘土的气味,虽在几多世纪以后,仍然异常刺鼻。” ①斯坦因在严寒天气下从垃圾堆里探求文物踪迹,这种不畏艰难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3.热爱文物的考古思想

斯坦因之所以在艰难困苦中坚持考古之路,很大原因是因为他对文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他重视文化的作用,重视文物的挖掘,注意到了文物背后所蕴含的丰富价值。因此,他乐此不疲,在困难面前,依旧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斯坦因探险之路是漫长曲折的,面对西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天气状况,他依旧对西域充满着幻想和渴望,西域丰富的文化资源深深吸引着斯坦因,不得不承认,斯坦因与西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三)偷盗者斯坦因

斯坦因在西域考古的过程当中,挖掘文物,买取文物,并把大量的文物运到英国,把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低价买取甚至偷盗到英国去的这些行为,性质恶劣。偷盗文物的行为,也是殖民掠夺的体现。

1.掠夺文物,侵犯中国权益

斯坦因来西域考古,实际带有一定政治目的,他在英国政府的支持鼓励下来到西域挖掘探索,带有殖民主义色彩,具有侵略性。书中写道:“十六个月以后,所有满装写本的二十四口箱子,另外还有五口内里很仔细地装满了画绣品以及其他同样美术上的遗物,平安地安置于伦敦不列颠博物院,我到那时才真正地如释重负。” ②可见,斯坦因是带着政治目的来探索的,不仅仅是出于对文物和文化的单纯热爱。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他是具有强盗的思想特性。

2.欺骗性的语言,迷惑王道士

斯坦因对敦煌文物具有很大的兴趣,当他得知千佛洞石窟寺里有很多重要的文物资源时,他特别想占据并掠夺。当他知道看守文物的人是王道士时,他采用欺骗性的花言巧语,从王道士那里把文物骗到手,他知道王道士对唐僧感兴趣,便利用唐僧的故事骗取王道士的信任,让王道士将千佛洞中重要的壁画、木牍等转手给他,通过这种不正当欺骗性的不光彩的卑劣手段获取文化资源,应该被批判。

3.大肆挖掘文物,破坏文物的价值

斯坦因挖掘了西域大量的文物,损坏了很多历史遗迹,破坏了很多遗址原有的样貌,阻碍了后人全面完整地研究文物和历史。不仅如此,斯坦因的行为也激发了其他国家的考古人员来到西域,挖掘成风,偷盗现象严重,严重破坏了遗址本来的样貌,极大地破坏了文物的价值,至今来看,依旧是非常遗憾的。

三、保护西域文化的启迪

斯坦因在新疆地区进行了多次探索,挖掘了大量的文物,而这些文物实际是属于中国的,西域学的研究以及敦煌学的研究本该由中国人自行探索考究,但是却让一个外国人取而代之,这其中的根源值得人们深思。在批判斯坦因偷盗行为的同时,也应该反思自身,是否在当时的年代缺乏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对于当下的国人,应该具有警醒作用,应该增强文化保护的意识,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捍卫国家民族的利益尊严。

西域地大物博,地形复杂,地理条件特殊,蕴含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极具价值的。大家可以去挖掘和探索其中的奥秘,通过游记的方式去记录,将优秀的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以供参考研究,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国人保护西域文化的意识,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促进西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促进文化融合和保护文化多样性。

四、结语

斯坦因是一位具有争议性的人物,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上看,对他的认识和评价是不同的。对于斯坦因这个人物的评价和探析,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基于此基础上,客观评判,其实不仅是对于斯坦因,对于其他很多的历史人物的评价,都应该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持客观性,这样才能真正挖掘出价值所在。

通过对斯坦因形象的分析,让人们意识到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至关重要。要加强对本土文化和尊严的维护,要增强对西域文化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保护传承西域文化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职责所在,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保护传承优秀文化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②(英)斯坦因著、向达译:《西域考古记》,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89页,第206页。

參考文献:

[1](英)斯坦因.西域考古记[M].向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2]黄建华,杨富学.《斯坦因:考古与探险》评介[J].敦煌研究,1999,(04):178-182.

[3]袁延胜,时军军.斯坦因考察活动与中国学术的拓展[J].中原文化研究,2016,(05):48-55.

[4]王冀青.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期间在敦煌获取汉文写经之过程研究[J].敦煌研究,2016,(06):130-136.

[5]张存良.斯坦因中亚考察著作综述[J].西域研究,2012,(03):123-132.

猜你喜欢
优缺点启迪
智珠2则
北京冬奥会NTO之旅,启迪教研工作
一朵小红花
出国留学利弊谈
云温度采集技术在长输线上的应用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探讨
浅析无人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拥抱改变
自然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