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都塞的艺术与科学观

2021-09-10 07:22李萌
今古文创 2021年19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科学艺术

李萌

【摘要】 在《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际机器》中,阿尔都塞从形式上继承了马克思理论,但其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的理论有很大的差异。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阿尔都塞不仅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援引到社会、国家上,还在其他作品中将其与科学、艺术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意识形态、艺术、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意识形态;艺术;科学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9-0058-04

阿尔都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看来,他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对马克思的一种超越。在其《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他依据马克思的理论并结合实际,对意识形态做了一种新的讨论。本文通过了解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一般理论的结构、功能;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作用;继而分析阿尔都塞的艺术观、科学观;探讨意识形态、科学、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等。

一、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一般理论

阿尔都塞对于艺术和科学的讨论,是建立在其对意识形态进行讨论的基础之上。因而,要探讨阿尔都塞的艺术观和科学观,就要先了解其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Ideology)这个词是由卡巴尼斯、德斯蒂德特拉西及其朋友共同发明的。之后,马克思提出了就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马克思以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们也对马克思的观点进行了解读。就此,阿尔都塞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他认为,对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不应该生搬硬套,它是可以超越的。在这两者的基础上,阿尔都塞提出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的理论。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没有历史的,是个人与其生存条件的实在性表述,并提出可以建立关于意识形态的一般理论。

(一)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历史性

不仅是马克思的理论为阿尔都塞的理论提供了基础。阿尔都塞指出,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一般理论也给了他灵感,并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意识形态一般理论。阿尔都塞在其书中说到:“我们的命题,能够而且也应该与弗洛伊德的命题结合在一起。” ①通过对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理论的分析与结合,阿尔都塞提出了自己的意识形态一般理论。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分为了“抽象”(意识形态一般理论)与“具体”(各种意识形态)两个层面。指出意识形态有“各种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一般理论”之分。阿尔都塞将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分为了“抽象”(意识形态一般理论)与“具体”(各种意识形态)两个层面。关于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历史性。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不会发展;人们的意识是由其身处的社会存在决定的,是随着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而发展的。人们在改变现实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引起思维和思维产物的改变。

在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这一点上,阿尔都塞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但不完全一致。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同时意味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意识形态是一个虚无的东西。阿尔都塞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不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的物质,是在进行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换的人们的思维,是人们的想象性的作品。在这个观点上,阿尔都塞只是从形式上捍卫了马克思观点,实际上与他的观点有着根本的不同。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物质的存在,这一点会在下文进行讨论。

其次,阿尔都塞指出,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相比于马克思将意识形态无历史这个概念统一而论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进行了抽象和具体的分辨。意识形态一般无历史性,是阿尔都塞在形式上沿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并结合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一般无历史性提出来的。认为意识形态一般是没有历史的,但“各种意识形态”是有历史的。

(二)意识形態的物质性

“意识形态”理论即上文所说的阿尔都塞提出的“意识形态一般”理论。为了更清晰地探讨意识形态的功能,阿尔都塞先讨论了其他两个论点。

其一,意识形态表现的是个人与现实世界生存条件的一种想象关系。即在意识形态中,人们不是直接反映现实生活,而是以想象的方式来表述了他们实在的现实生活。阿尔都塞指出,对这些实在的现实生存条件进行想象性的置换的原因,不同时代给出了不同的答案。18世纪启蒙时期资产阶级迫切想要推翻教会与封建君王的统治,解放人们的思想。因此这个时期的答案是僧侣和封建君主用统治人们想象力的方法来统治人们的心灵;费尔巴哈、马克思面临着资本主义制度使得社会异化的局面。他们的答案是,因为这时的现实生存条件发生着异化,人们的表述也会发生异化。总之,前人们认为这些阐释都源于人们所处的实在世界,即意识形态直接反映、表述了他们的所处的实际条件即他们所处的现实世界。而阿尔都塞观点与前人有着很大的区别,他认为意识形态不是直接反映现实世界,也不是直接反映人们与生存的现实世界的直接关系,而是表现个人与其身处的实在生存世界的想象关系。

其二,意识形态不是虚无缥缈的,它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总是与某种机器结合在一起,然后一直在这个机器之中存在,并通过这个机器发挥其作用。正是这种结合使意识形态具有了物质性。但这种物质性又与一个实在物体(一块铺路石)的物质性不同,它存在于不同形态之中。意识形态是人对其与现实生存条件的想象关系的表述。是经过大脑加工的想象性表述,因而会有歪曲。这种想象性的歪曲是由他们与所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想象关系决定的。并且他认为,这种关系本身就源于一种物质存在,它又与某种机器(宗教等)结合在一起,使个人受意识形态机器的影响形成某种主体概念,并参与某种实践,主体的物质性便体现了出来。即这种想象关系源于一种物质性,又能影响主体实践,造成物质性结果,因而具有物质性。阿尔都塞指出,意识形态与某种机器结合就体现出了其功能,意识形态的功能就是将具体的个人“构成”主体。而意识形态的功能有承认功能和误认功能两种。简单来说,意识形态以一种显而易见而又不动声色的方式将事情强加于人,而人们认为这种意识形态不是被强制灌输的,会认为本来就应如此,这些观念是正确的,无须怀疑的。这便是意识形态的承认功能,而误认功能则是承认功能的反面。

二、阿尔都塞的艺术观

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没有历史的、永恒的,又可以通过与各种机器结合来体现它的物质性。他在马克思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他的理论与马克思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他并不认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背离,而是一种发展和超越,还指出这种发展性和超越性是马克思理论本身就具有的。

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理论接受方式和他提出的意识形态理论,对其怎样看待艺术有一定的影响。

(一)艺术的分类

关于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许多学者都有过研究,并非在阿尔都塞这里才开始被论及。例如,在此之前,马歇雷等人也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过论述。阿尔都塞对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也有着其独特的认识,与其将意识形态进行二分的方式相似,阿尔都塞又将艺术划分为意识形态艺术和真正的艺术两种形式。

他不仅对艺术进行了区分,还对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阿尔都塞在《论艺术的一封信》中提出,艺术与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不能把真正的艺术归结到意识形态之中。 “真正的艺术”和“列入意识形态之中的艺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艺术)在对意识形态的反映程度上存在区别。阿尔都塞认为,国家分为国家政权和国家机器,国家机器又可以分为镇压性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意识形态一旦与某种国家机器结合就具有了物质性,就可以通过这种结合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列入意识形态的艺术,实际上是艺术与意识形态结合,成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艺术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实践和附庸,是资本主义社會以悄无声息的方式让人们认同资产阶级制定的规范的手段之一。它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一种意识形态,并对这种意识形态本身及其认知方式表示认同。阿尔都塞认为,这种艺术是艺术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走向平庸,陷入意识形态泥淖的结果,不能给人们以科学的认识。并且认为,真正的艺术不能被放置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中,它有着自身的独立性,可以让我们看到某种意识形态。不仅如此,“真正的艺术是对意识形态的超越,对虚假的意识形态同样有冲击作用。” ②真正的艺术不再只是简单地承载某种意识形态,成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一部分,而是可以对意识形态进行反思和超越,提供相对正确的认知。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作为艺术分类的唯一标准,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但其理论也表现出了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并希望艺术能提供相对正确的认知,也有其合理性。

(二)正确认识艺术的方法

阿尔都塞不仅将艺术进行了分类,还提出了如何正确认识艺术的方法。阿尔都塞指出,支持艺术的存在、明确艺术存在的重要性,并不等于正确认识了艺术。要真正认识艺术还有很远的道路要走。

阿尔都塞认为,要认识艺术就要明确作家与其作品之间存在一种内部“距离”。首先,作家创作作品时,需要从产生其作品的意识形态往后退,才能让读者觉察到它的存在。其次,不能因为作家在其作品之中表现了另一种意识形态便认为作家为了艺术放弃了自己的原有的意识形态,他只是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与自己原有的意识形态保持了一种内部距离。在认识艺术时,不能按照其表面的文字或者艺术元素等进行直接的阅读和判断,这样只会让对艺术的认识流于庸俗,不是认识艺术的正确方式。不仅会造成艺术的意识形态化,离真正的、接近科学的艺术越来越远,对人们的认识也是很不利的。也不能独立的去看作品中的物体、场所、时间等。而要关注把它们都包括在内的关系,做一种不在场的阅读。这种不在场的关系才是我们应当重点关注的,是认识艺术的重要方式。他认为,要真正地认识艺术就必须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不仅如此,阿尔都塞就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提出了要求。他认为,这种关注不是直接套用马克思主义,然后转入到别的东西上去;而是要仔细思考马克思基本原则的内容和含义。他指出,“我们能够希望做到真正认识艺术,深入了解艺术工作的特性、认识那些产生‘审美效果’的机制的唯一途径,正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多花时间,予以最大的注意。”③为了真正地认识艺术就要回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采用正确的方式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不是将马克思的理论直接套用、转嫁到其他东西上去。以正确的方式回归马克思主义原则,建立属于艺术的新的、科学的概念,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看待、分析艺术,给艺术以正确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认识艺术。

阿尔都塞提出的这种认识艺术的方式,在正确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提出要尊重艺术的特性,并希望可以建立新的、正确的、科学的概念来认识艺术。这种认识艺术方式有其合理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艺术的发展。他还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超越性和发展性理论,对人们正确认识和运用马克思的观点也有着独特的启示作用。

三、艺术与科学

阿尔都塞将艺术分为意识形态艺术和真正的艺术。并明确了意识形态艺术与科学所存在的巨大的区别。不仅如此,他还认为真正的艺术虽然可以无限接近于科学带给人们真实的认识,但它与科学在一些方面还是存在差异。虽然科学带给人们真正的、科学的认识,但阿尔都塞还是提出艺术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不赞同艺术牺牲于科学,艺术与科学各有自己的特征,相互独立地存在。

(一)意识形态艺术与科学

阿尔都塞认为,艺术处在意识形态和科学的一个中间的位置,若处理得当便会成为真正的艺术,展现真理性的认识。反之,便会成为意识形态的艺术,流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艺术既可以转化为意识形态也可以接近科学,它不是固定的,具有可变化的性质。

“在艺术走向平庸和堕落的时候,它滑向意识形态的深渊;而在它走向崇高和伟大的时候,它与科学一起飞上蓝天。” ④可以看出,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艺术与科学是不相通的,二者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区别。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通过与其他机器结合作用于现实,人们会按照这一套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他们的实践。即意识形态具有物质性,它会与某种机器结合,然后运用于实践,它的主要职能是社会职能。

相比于意识形态艺术,科学的实践(社会)职能更弱而认识功能更强一些。不仅如此,意识形态本来也是科学认识的对象之一。“科学的职能是对意识形态进行认识,得出世界存在的本质的知识。” ⑤科学主要是以一种抽象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真理性的认知。

(二)真正的艺术与科学

虽然当艺术远离意识形态走向崇高即成为真正的艺术时会与科学很接近,但阿尔都塞还是认为真正的艺术与科学还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产生的方式和表现的内容上来说,艺术是由个人的体验产生的,是意识形态在其现实事物的特有关系中自发产生的体验,是意识形态体验的对象。⑥而科学反映的是结构的抽象,这与艺术的个人体验性质正好相反。

从提供认识的方式上来说:“同样一个对象,它们给我们提供的方式完全不同:艺术以‘看到’和‘察觉到’或‘感觉到’的形式,科学则以认识的形式。” ⑦当人们观看一个艺术作品时,它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感知,而科学给人们的是一种知识性的认识。

从认知的结果上来讲,艺术只是让人们“看到”,不能让人们产生科学的认识,它不能代替科学来承担认识的职能。不仅如此,藝术只能让人们看到一件事物、观点等的结论,不能让人们认识到产生这个的结论的前提和原因。而科学不仅可以让人们认识到这个结论,还可以让人们明白这个结论是如何产生的。科学给予的不只是一个结果,还有求证的过程。艺术不论是滑向意识形态还是成为真正的艺术,都与科学在产生方式、认知方式、职能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区别。在阿尔都塞看来,科学和艺术虽有联系,但属于不同的范畴,不可等而视之,也不能相互包含。真正的艺术虽可以无限接近于科学,但阿尔都塞并不是希望艺术抛弃自己所独有的特性,成为科学的牺牲品。而是希望人们在意识到艺术的重要性的同时,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和理论来认识艺术。

四、结语

阿尔都塞在马克思的观点——意识形态无历史的基础上,提出各种意识形态有历史,无历史的是意识形态一般理论。并指出意识形态会与某种机器结合赋予了意识形态一种特殊的物质性。了解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是探讨其艺术观和科学观的基础。阿尔都塞将艺术分为意识形态艺术和真正的艺术两类,并对两者进行了区分。指出真正的艺术是接近于科学的,但又与科学存在区别。他的艺术观不仅表现了他对艺术的重视,对真正的艺术的赞赏。他不支持艺术牺牲于科学,希望艺术能建立属于自己的、科学的概念。

总的来说,阿尔都塞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在前人的基础上,重新探讨了艺术与科学,提出了正确认识艺术和科学的方法,鼓励艺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虽然在对艺术进行分类时将意识形态作为艺术分类的唯一标准,忽视了艺术的其他特性,存在一定的缺陷。但阿尔都塞也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的发展性与包容性,因而他的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新的发展。

注释:

①陈越:《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1页。

②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330页。

③朱立元、李钧:《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68页。

④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324页。

⑤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326页。

⑥朱立元、李钧:《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66页。

⑦朱立元、李钧:《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65页。

参考文献:

[1]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

[2]郑忆石.评阿尔都塞的科学观与意识形态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01):79-84.

[3]石佳.意识形态的想象功能与实践力量——读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J].文艺评论,2019,(04):59-66.

[4]黄小伟.阿尔都塞思想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9.

[5]欧阳兆莹.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科学艺术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纸的艺术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