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2021-09-10 07:22孙路巧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4期
关键词:重症心力衰竭老年临床疗效

孙路巧

摘要:目的  总结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病因给予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LEVF、LVEDD、LVESD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LEVF、LVEDD、LVESD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除给予常规心内科治疗外,还应当针对患者的病因给予对症治疗,效果明确,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内科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1-039-0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是各类心脏病引发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重,人们饮食结构的精细化,导致心衰患病率逐年增长,且多数为年老重症患者,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极为不利,病死率高,而该类患者也成为了临床急诊内科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我院对既往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治疗经过进行了总结分析,收获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7~89岁,平均(75.5±6.5)岁;病程3~8年,平均(4.5±0.7)年。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3~86岁,平均(75.0±7.1)岁;病程2~10年,平均(4.3±0.9)年。两组在性别比、年龄、病程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告知患者及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心内科常规治疗,包括祛痰、强心、平喘、吸氧、解痉、纠正酸碱失衡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治疗,具体如下:①若患者因高血压引发心衰,则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起始剂量6.25mg/次,2次/d,随后根据患者的症状缓解由医务人员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单次最大剂量不可超过25mg。②若患者因冠心病引发心衰,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手术治疗,若患者存在手术禁忌症,则给予硝酸甘油或救心丸治疗。③若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引发心衰,可根据患者的每日尿量给予呋塞米注射治疗,注射剂量为40~80mg/d。④若患者因肺心病引发心衰,则给予5mg米力农+20ml注射用氯化钠溶液缓慢静脉推注。⑤若患者因扩张型心肌病引发心衰,则给予20m多巴酚丁胺+20ml注射用氯化钠溶液静脉泵入。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EVF)、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6min不行距離明显长于对照组,具体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EVF、LVEDD明显高于对照组,LVESD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具体详见表2.

3讨论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博出的血量无法满足静脉回流和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疾病,主要由多种原因造成心脏输出量下降、心肌收缩能力弱化无法满足机体的需求,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高。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患者重症心衰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患者心排血量严重减少后,出现循环系统淤血,器官的血供与氧供均受到明显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3]。

临床上对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主要以心内科基础治疗为主,包括吸氧、祛痰、强心、平喘等,虽然能在一段时间内控制患者的症状,但治疗效果始终得不到提升,患者症状容易反复。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结合综合法进行治疗,包括对患者的致病因素进行控制与改善,降低疾病的危险因素,并保证足够的休息,日常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对呼吸困难的患者要予以吸氧治疗,并纠正酸碱失衡,另外针对患者的心肌缺血、缺氧症状予以强心、利尿、营养心肌等药物,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有研究指出[4-5],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虽然能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肌耗氧等情况,但对于心肌能量的代谢改善,并未起到明显效果。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LEVF、LVEDD、LVESD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除给予常规心内科治疗外,还应当针对患者的病因给予对症治疗,效果明确,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王峣.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衰患者的治疗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3(6):61-62.

[2]陈国浩,杨康艺,吴启, 等.急诊内科老年心衰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定[J].北方药学,2017,18(9):45-45.

[3]潘辉军,汪春艳.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21(5):98 -100.

[4]余建虎.急诊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规疗效治疗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8,35(3):106-107.

[5]罗清.有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心衰急诊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19(24):105-106.

(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  云南  德宏  678400)

猜你喜欢
重症心力衰竭老年临床疗效
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探讨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