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与中国画关系的几点思考

2021-09-10 07:22马克超
今古文创 2021年1期
关键词:篆刻中国画关系

马克超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复兴的步伐逐渐加快,现代化篆刻开始朝着纯粹艺术的形式发展,同时与篆刻同样属于中国民族艺术的中国画开始与篆刻的关系逐渐密切。中国画与篆刻在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发生了内部以及外部的发酵作用。其原因是中国画与篆刻在品评以及技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相似性,其次是篆刻在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后与较为传统的中国画理念存在十分相同的民族意识。因此本文对中国画以及篆刻的审美品格以及表现技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篆刻;中国画;关系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1-0087-02

现如今,当代艺术中最为重要的三个层面便是艺术传播、理论研究以及艺术创作,这三个层面不仅可以相互影响,也会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快速提高,对于艺术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目前人们除了对艺术创作本身较为感兴趣外,逐渐使用信息媒介、艺术教育、群体组织以及展览等方式对中国画以及篆刻等艺术进行了传播,也使其产生了较为良好的关联效果。中国画作为视觉艺术形式,在和篆刻进行紧密连接后可有效推动篆刻艺术以及中国画艺术的快速发展,因此这几方面内容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一、篆刻与中国画概述

书法艺术与镌刻艺术进行结合后便是现代篆刻艺术,篆刻艺术主要可用于印章的制作,属于汉字中具有较高特殊性的艺术方式,篆刻兴起与秦汉前期,在汉朝使其发展至顶峰,随后在晋朝、唐朝以及宋朝中开始衰落,并在明朝以及清朝中进行复兴,至目前为止篆刻已经经过了三千七百年的发展历史。在商超时期,人们开始在龟甲中使用刀进行刻画,便是现在人们所见的甲骨文。其刻画文字刀锋十分挺锐,并且笔意劲秀,因此在殷商时代其刻字水平便十分高超。在秦朝前期,篆刻印章也被叫作玺,是在玉制品上进行雕刻。从而形成玉玺,并逐渐发展为皇室的专用物品,用于象征皇权。而民间私人以及大臣所使用的便叫作印。

与此同时,中国也可被称为我国的国画,属于我国传统造型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十分典型的精英技术。针对美术史的方面来说,可将民国之前的中国画称作为古画。由于画图在我国古代中的各个朝代没有明确的称呼,通常情况下称其为丹青,并且在美术世界中拥有其十分独特的体系。中国画在艺术创作以及内容方便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古人画家对文艺、自然、宗教、道德、社会以及在政治中的认知。

中国画在制作的过程中主要使用手指、软笔以及毛笔的方式应用墨水以及国画颜色在宣纸、帛上进行作画,属于我国琴棋书画四大艺术之一。

二、秦汉以前篆刻与中国画的关系

在我国长达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其造型艺术的先祖便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书法以及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等,虽然由于技术原因的显示当时并为产生具有纸张意义上的中国画,但是已经为后世中国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对于马家窑文化以及仰韶文化中所表现得任务以及鱼类是十分抽象的,但是其作画方式已经开始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对于其任务躯干表现方式来说,其表现方式类似侧缝效果,而在勾勒魚类轮廓的过程中也使用了毛笔从而产生类似中锋的画面呈现效果,因此在当时已经形成了毛笔使用中最为基本的两类笔锋。

在马家窑文化中,其线性纹饰在勾画过程中十分抽象,其线条表现十分均匀流畅,并且在十分娴熟自然行笔表现形式中其侧缝已经开始出现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使用旋转的弧线对线条的魅力进行了生动的展示,还对行笔过程中笔锋的调转方式进行了解决。因此自商周秦汉以来,篆刻与中国画之间便存在一定融合关系。

三、品评参照与当代启示

书画印的艺术种类不同,因此在表现形式、载体以及工具方面都具有其相应的独立属性。中国画属于造型艺术形式,对心灵图像以及整体直接进行了直观表现,书法是使用较为抽象的文字作为表现载体来对其心象内容进行表现,属于表意艺术形式的范畴中。而篆刻的表现内容以图形以及文字为主,在拥有自身独特个性品格的同时还具备一定书画特性。因此中国画虽然与篆刻拥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其关系也十分密切。

对于中国画以及篆刻的相关特性来说,多种书法在书写的过程中存在不可逆的现象,而篆刻在使用刀刻对作品进行刻制的过程中可使用补刀以及复刀的方式来体现一定程度的可逆性,而中国画在使用笔墨对相关形象进行塑造的过程中可使用层层积染以及复笔的方式体现其可逆性,因此篆刻与中国画在可逆性方面存在一定相同之处。

四、入印内容概述

在我国明清时期,文人可参与到篆刻的刻制实践过程中去,随后开始产生多种类型的规范以及技法要诀,而中国国画的理论以及技法要诀的形成时期较早,其累计程度也十分丰富。因此,中国画的技法可分为两个方面,程式要素以及笔墨要素。笔墨要素包含用色法、墨法以及笔法三个层面,同时还具有一些非笔法系统的表现技法,并且属于现代所强调的,例如肌理论制作等。而程式包含款识、山水皴法,章法构图以及工笔渲染等几个部分。中国画具有对画面形象进行塑造的特殊手法,例如用色法、渲染法以及皴法等。但款识、章法、墨法以及笔法不同于常规笔法的体系以及造型结构体系,却对篆刻技法的应用以及发展提供了相关技法支持以及借鉴空间。在进行印章内容制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使用篆书的书写字体进行其内容的书写外,还可使用鸟虫篆、图书印以及满文等特殊方式对其进行表达。而鸟虫篆与图文印等较为特殊的篆刻技法与中国画对事物进行表达的方式具有一定相同之处,因此在中国画以及篆刻的关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如今,篆刻经过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其最终评判方式趋于艺术化,因此篆法可以被称为入印内容。

五、篆刻对近代中国画传统理念的强化与认同

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以及人生轨迹的影响,艺术家对于不同艺术的价值取向以及审美视角也在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并对其艺术理念以及创造风格产生一定影响。近代中国著名的山水画家黄宾虹可被称当代中国最为著名的中国画家之一,黄宾虹使用篆刻中雄浑、朴厚的艺术特质与中国画艺术进行有效融合,随后将中国画中的艺术构图特征反馈至篆刻的技法中。这种全新的艺术审美方式激发了人们对于中国民族特性的关注以及思考。

通过对中国艺术进行实践以及总结后可发现,在探索中国画与篆刻之间的关系时可关注其对于传统理念以及民族意识层面的相同之处,并对其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探究,创新符合时代发展以及现代美术理论体系的艺术样式以及实践基础,这种艺术体系的引領下,篆刻与中国画融合所形成的价值观以及相关技法都将为中国古典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实践经验以及理论基础。

六、篆刻与中国画融合历史

在宋代文人画开始出现以来,篆刻以及中国画的联系愈加紧密,并且逐渐朝着完善的方向进行发展。文人画家可针对自身情趣、素养以及身份等因素构建了相对来说较为固定的篆刻与中国画相融合的艺术形式,并且这一形式在经过数位文人例如苏轼以及吴昌硕等人的努力下已经达到风格上的统一,并且篆刻以及中国画开始朝着程式化以及平面化的方向进行发展,而这些特性的产生则进一步组成了中国画的本质,使其与其他画中存在根本上的差异,可以在世界画坛中屹立不倒。而国人对于艺术线条的偏爱、雕刻艺术的酷爱以及对篆刻与中国画结合的追求等因素才可使中国画模式得以出现,生动形象的将民族特定的审美心理进行了表现。篆刻与中国画的融合不仅对两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完善,还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七、结语

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艺术形式也在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快速发展。目前许多艺术展厅所展示的篆刻不仅仅将其作为印谱的方式进行展示,这一现状弱化了篆刻所带来的可读性,但对其视觉效果进行了提高,因此明快、简明以及对比度十分强烈的现代艺术审美也对篆刻产生了一定影响。

与此同时,传统篆刻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从印谱等单一的表现方式变化为印章实物、印谱、多媒体动态播放、印蜕以及印屏等方式进行展示。而当代篆刻传播的主要特征便是将其作品由静态展现转变为动态展现。

与传统的篆刻艺术传播方式相比,由于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各个领域,而篆刻与中国画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后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分彼此,并且在通过手机、电脑以及杂志报刊等方式的传播后将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到传承千年的篆刻艺术以及中国画艺术,使得其代表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意识得以传承至今。

参考文献:

[1]邝以明.篆刻与中国画关系的当代思辨与启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6,(1):91-96.

[2]王士乾.浅谈黄牧甫篆刻的章法和取法[J].书法,2019,(9):57-60.

[3]陈振濂,包俊宜,刘洪彪等.传承、转化与创新——“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书法篆刻展”评委感言汇编[J].中国书法,2019,(17):203-207.

[4]周耀威.当代中国画的思辨与实践[J].艺术评论,2018,(12):166-169.

[5]于亨.书法、篆刻与中国画结合形式浅谈[J].新美术,2011,32(2):93-96.

[6]郑兰.高校中国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7):138-139.

猜你喜欢
篆刻中国画关系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