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 全球行动破教育不均衡难题

2021-09-10 18:23何曼
在线学习 2021年3期
关键词:数字化疫情教育

何曼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处于人类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面向未来,教育应该如何变革?新型学习应该如何来组织?慕课与在线教育到底改变了教育的哪些方面?疫情暴露出校园教育的哪些问题,给教育带来哪些变化?要回答这些新时代的命题,需要对未来教育进行高屋建瓴的思考和新的探索。

前不久举办的首届世界慕课大会,围绕这些新时代命题,达成了几项共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慕课和在线教育的研究;教育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学校、产业、政府的通力合作;以学为中心是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慕课与在线教育将会推动学习革命和教学质量革命;国际合作很有必要,它能推动全球在线教育的变革,使其越变越好。

在线教育是每所大学的必答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十四五”规划首提“发挥在线教育优势”,这明确了在线教育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為教育“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了遵循。教育部高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宗凯指出,当前,我们正处于教育信息化1.0/2.0向智能时代跃迁的关键节点。特别是随着2020年4月“新基建”概念的提出,以及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提出,教育信息化之于教育现代化的作用不断被拔高。

新冠病毒的蔓延,一方面是对每个人的考验,另一方面也是发展的动力。各级各类学校不得不转向在线教育,采用数字化教学手段。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组织方式,推动了教育技术的普及。可以说,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伟大教育创新实践,它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但不容否认的是,在线教育优势得以充分展示的同时,全球各国在应对危机的大考中都暴露出不同程度的在线教育困境,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不足、数字鸿沟加剧导致新的不公平、学生在线学习效率低下等。因此,如何把在线教育的灵活性、扩展性、可复制性等优势在常态化教学中逐步利用起来,是实现教育全方位、数字化、全球化转型发展的关键。

杨宗凯提出,后疫情时代,要发挥技术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以技术推动教育创新变革,构建新的教育支撑体系。并从四个方面给出了建议:一是需要开发更多高质量的慕课,尤其要开发支持专业教育和尖端专业教学的课程;二是需要建立慕课的制作标准、流程和管理细则,以有效地保证在线教育的质量;三是需要建设跨平台的学习资源服务系统来实现教学数据在不同在线教学平台的共享;四是需要提供更多的培训帮助教师提升ICT素养,尽可能减少他们在线教学中的障碍。

对此,蒙古科技大学开放教育中心主任Ganbat Danaa表示,要把加速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未来支持开放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基于学生需求,用更先进的技术来开发新的应用,推动开放教育发展。edX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阿南特·阿加瓦尔表示,在线教育将成为每所大学的战略关键。它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在后疫情时期,混合学习的发展将会加快,教师在创造和共享内容方面的经验也会不断丰富。到2025年,大部分大学的线上活动与面授学习将各占一半,进而开创线上与线下相互交织的新常态。”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长尼古拉·克罗帕切夫总结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经验得出的结论是,教学活动借助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教师的经验、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将信息化纳入其中。数字化教育不可能破坏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教育创新与技能发展部负责人汪利兵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鼓励利用技术来提升教育,也正在努力实现优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当然,我不否认技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技术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实用性和多边合作推进慕课全球共享

教育本来就走在向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疫情的暴发加速了转型。疫情期间这一大规模的在线学习实践,让更多的教育专家和从业者开始重新思考,究竟实体校园的价值是什么?如何把它和线上平台的价值区分开来?伦敦大学副校长吉迪恩·希姆森就提出了他的疑惑和思考。

吉迪恩·希姆森说,教育当中的不公平,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他认为,若能打破教育中的资源壁垒,把教育资源的分享变得更加便捷,将有利改善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技术与人工智能教育处主任苗逢春同时指出,全球需要关注慕课推广在公益方面面临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中约有5亿人无法进行线上学习。因此,慕课应当关注服务于最有需求的受众群体,以缓解全球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状态。事实上,不均衡的问题在疫情前就十分显著。

就此问题,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强调,要建设更开放的大学,促进教育公平。更开放意味着突破物理上的边界、技术上的限制、身份上的制约,使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以更加便捷、有效的方式分享给全世界的每一位学习者。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发挥慕课与在线教育优势,必须建设一支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教师队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主任李铭表示,在线教育会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提升教育质量的策略,这就需要优先推进在线教育的师资能力建设和资源共建共享。参与世界慕课大会的多位教育学者也一致认为,要通过学历提升和在职培训等途径,加强对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妥善解决当前教师在线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管理的体制机制,激发教师参与在线教育的积极性,为在线教育的实施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如何提升慕课资源的共建共享问题,世界慕课大会达成了两项共识。一是提升慕课资源的实用性,实现从国际化到本地化转变,从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转变。二是通过建立多边合作机制,促进慕课资源全球共建共享,并保持公益性慕课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李铭进一步强调,慕课资源要真正实现共享和全球化,需要从政策质量保证机制、共享机制等多层面进行提升和完善,需要全球高校、慕课平台、信息通信技术企业、政府教育部门和国际组织的公益性多边合作。

打造支持在线教育持续运转的生态环境

以技术为支撑的在线教育终将成为疫后教育的新常态。汪利兵认为,此时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配合新常态来打造一个可以支持它持续运转的生态环境。

当前来看,在线教育平台已经涉足了几乎所有的教育领域,比如K12、素质教育、MOOC、职业技能培训等。随着在线教育平台的持续增加及领域的不断扩大,整个行业也在做着一次又一次的生态优化探索。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在线教育分支非常多,应用于每个分支的生态机构也不太一样,现有在线平台应把握好生态优化的机遇,不仅要把握住自己所在的细分市场的机遇,也要在整个在线教育大市场中实现持续的优化。

汪利兵指出,打造适合新常态下的教育生态环境的一个前提是,必须要把学术框架搭建得更加合理。可以把在线教育和传统体制内的教育对接起来,以此实现不同轨道的学习,同时轨道之间是互通的。“这之后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如何去创新思维,思考如何在传统教育体制基础之上接纳新的教育形态。”他如是说。

除了新冠肺炎疫情、在线教育,“双循环”也是2020年的一个重点关键词。“双循环”的关键是发力“新基建”,教育领域是“新基建”重要应用场景。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我国提出的“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下,在线教育未来如果能抓住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机遇,将呈现出持续爆发、不断下沉的态势,体量会越来越大,或许一个万亿级产业的大门正在徐徐推开。

可以看出,在“双循环”的大格局下,前沿技术加持下的慕课与在线教育,将成为推动全球教育纵深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未来,随着全球各地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发力,全球教育的高质量、数字化、规范性发展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数字化疫情教育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