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化鉴定新技术与新方法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2021-09-10 19:39李敏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3期
关键词:色谱法

李敏

摘要:中药治疗疾病的同时兼顾养生,具有显著的疗效以及安全性。中药反映了中国中医学发展的历程,是一门基于中国传统理论知识所发展起来的学问。但在临床上,部分中药材形态、颜色等较为相似,虽然药效各不相同,但若错用药物或者混淆乱用药物,仍可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一定不良影响,甚至埋下健康隐患。因此,在临床中需要加大对中药鉴别的重视程度,完善中药现代化和标准化。基于此,本研究就理化鉴定新技术与新方法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药鉴定;理化鉴定;色谱法;光谱法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1-175-02

中药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目前中药滥用、误用、混用现象频繁发生,降低了临床医学服务质量。可以认为,中药品种的真伪以及质量的优劣,可直接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造成一定影响,只有正品的中药材才能保证中药治疗效果,选择经济、有效的技术对中药进行鉴定对于中药质量的控制与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中药传统性状鉴定法

性状鉴定是中药鉴定的一种常见方式,主要依靠观察完整的药材及饮片,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等方式对不同中药材的大小、形状、气味、颜色等进行总结和对比区分,进而准确鉴别中药材,简单、快速、直观是该方法的主要优势[1]。但性状鉴定法容不得半点马虎,需要相关操作人员具备牢固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时间经验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因此认为此种方法是既稳定又困难的。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此种方法也逐渐被更便利和准确的新方法所替代。

二、理化鉴定新技术与新方法

2.1光谱法

2.1.1红外光谱鉴定法

红外光谱鉴定法首先对中药材进行蒸后可获得油状物质,将其与标准品可以进行对比,通过差异判断药材的真伪,制样简单、实验快等是其主要优势[2]。

2.1.2紫外光谱鉴定法

紫外光谱鉴定法的原理就是利用中药成分存在不饱和程度差异来进行药物的鉴别,能够检测出药材中杂质的存在。

2.1.3荧光光谱鉴定法

荧光分析仪能够显示各种中药的荧光光谱,对比差异进行鉴别,中药中有的成分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能够发射出荧光,是鉴定的主要原理。

2.1.4核磁共振法

核磁共振法鉴别原理類似于紫外和红外光谱法,通过电磁波照射分子,使得分子中的原子核这一物质能够实现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的目的,通过对此差异进行对比,即可对药材进行鉴别。

2.2色谱法

2.2.1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目前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常被用于鉴别具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由于气相色谱法的流动相是气体,因此在临床鉴别中若联合使用气相色谱法与质谱法,可准确的度不同种中药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总结分析[3]。

2.2.2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具有高效性、方便性、高灵敏性的优势,可以直接在薄层柱上进行含量的测定,能够有效的鉴定生药的成分。

2.2.3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常被用于中药定量分析中来,究其原因是其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高等优点,实用价值较高。

2.2.4指纹图谱法

中药指纹图谱主要是通过色谱中峰的面积、高度等分析药材的成分,是通过DNA指纹图谱的发展而得来的,可作定性鉴别使用[4]。

2.2.5电泳法

电泳法一般常结合染色体结果的差异性对中药进行鉴别,该方法是根据中药中成分中自身所携带的具有差异性的正电荷负电进行鉴别。

2.3理化性质鉴定法

2.3.1差热分析法

差热分析法适用于贵重中药材的鉴别,样品用量只需要10mg左右。主要是通过分析热谱图的表达对不同药材之间的温度、时间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对比[5]。

2.3.2扫描电镜技术法

扫描电镜技术法常用于细小药材的鉴别,可对表面特征进行准确分析,具有样品制作简单等特点。该法在应用中,应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率,可以增强被观察物的立体感,从而提高鉴别的准确性。

2.3.3随机扩增DNA法

随机扩增DNA法主要是利用了每一种生物的DNA序列各不相同的特点来辨别中药材,虽然准确性极高,但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可导致鉴别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目前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川贝真伪品鉴别实例

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根据形状的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 “青贝”,后者习称“炉贝”。鉴别:正品与伪品外形虽相似,但伪品的药材性状均呈整块状,不得分瓣。注:土贝母有大毒,须格外注意。

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如豆如珠,又称“珍珠贝”、“米贝”,高0.3~08cm,直径0.3~0.9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底部平或中央微凹入,能直立放稳,习称观音坐莲,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习称“蒜泥点”或“蒜泥蒂”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青贝:呈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在顶部形成裂口,鳞瓣内心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残茎,底部钝圆,气微,味微苦。

炉贝: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质地不如上两种川贝坚实,断面较粗糙,气微,味微苦。

常见伪品:

东贝母:呈扁球形,高1~1.5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外层两枚鳞叶肥厚,对合,中央有皱缩的小鳞叶2~3片及干缩的残茎,质实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苦。

草贝母:呈短圆锥形,高1~1.5cm,直径0.7~2cm,顶端尖,基部常呈脐状凹入或平截,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光滑,一侧有自基部伸至顶端的纵沟,质地硬,断面粉质或胶质,气微若,味极苦而微麻。

北贝母:鳞茎呈圆锥形,高0.4~1.2cm,直径在1cm以下,表面浅黄色或浅黄棕色,顶端渐尖,基部突出多数鳞芽,一侧有浅纵沟,质坚硬,难折断,断面胶质,气味微弱。

土贝母:块茎肉质,白色,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达3cm,外面暗棕色至透明红棕色,凹凸不平,多直裂纹,顶端有一凸起芽状物,质坚,断面角质,约有焦糊味,味微咸而苦。

光慈姑:鳞茎呈类圆锥形,高1~2cm,直径0.7~1.5cm,顶端渐尖,基部圆平有根痕,表面类白色,黄白色或浅棕色,光滑,一侧有凹沟,质硬而脆,有粉性,气微味淡。

搜山黄:不规则块状,较扁,大小不等,两端有凹窝,无粉性,断面角质,无臭,味淡。

四、结束语

随着健康意识的深入,人民群众对于臨床治疗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中药作为治疗疾病的常见方式,其药品的真伪是医师以及患者共同关注的一大重要问题。多项研究证实,中药品种的真伪以及质量的优劣是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对于中药的鉴别,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能够使得我国的中医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并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外国的沟通与合作。路公静[6]等学者研究中曾提出,中医作为我国的特色文化,其传承不仅需要深入学习和钻研古籍,同时需要结合现代临床,不断使中医学得到发展与创新,最大程度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组抽贡献。在中药鉴定中,理化鉴定新技术与新方法具有较为理想的价值,需要不断完善并合理运用,体现出重要的用药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增荣.分析传统经验鉴定法在中药材鉴定中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0):101-101.

[2]杨靖雯, 高秀强, 田清存, 10种中药材快速经验鉴别方法总结[J]. 中药材, 2018(12):2792-2794.

[3]苑婕, 薛媛, 贺虹. 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 41(5):548-550.

[4]李晓娜, 董馨, 包保全, 基于Q-Exactive高分辨质谱的蒙中药材苦参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鉴定[J]. 中药材, 2019(1):103-109.

[5]蔡灵芝. 理化鉴定新技术与新方法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 现代养生, 2018(22):158-159.

[6]路公静, 李媛. 紫外光谱在中药鉴别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J]. 中国处方药, 2019(8):23-25.

(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50000)

猜你喜欢
色谱法
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法测定苹果中联苯菊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非替尼的含量
食品和药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8种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浅谈如何提取检测微量元素硒
液相色谱法测定糕点中脱氢乙酸不确定度评定
酸水解—离子色谱法测定精四氯化钛中三氯乙酰氯
衍生化技术在色谱法检测有机农药残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