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2021-09-10 07:22张兰月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3期
关键词: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张兰月

摘要:依据目前我国所处的经济环境,伴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面临的许多风险也逐渐增加,这也突出表明了内部控制的重要地位。但由于我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根据其内在因素,对此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最近几年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内控以及信息披露,也出台了更多的政策和律法规范,我国已经由之前的自愿自主披露转变为强制披露,这同时也提高了国民对于内部控制方面的重视程度。

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

1.1内部控制评级情况

我国的内部控制评级基本呈两头上升、中间下降态势。从往年来看,内部控制评级为A及以上情况的公司占比比之前更多。内部控制評级为BBB及以上的公司占比也比之往年有小幅度的上升情况,但评级为BB和B的公司占比稍微下降,C级和D级公司占比则出现上升。近年来内控评级情况越来越好,主要是由于我国出台了众多关于此方面的规范,管理监督也愈加严格。由此来看,强制并且严格实施内部控制的公司内控质量整体确实比自主自愿且管理宽松的实施内控的公司更好。

1.2内控披露范围逐渐扩大

对于很多上市公司来说,在信息表达时存在着避重就轻的问题,主要是为了避免披露的真实信息会对企业引起负面影响,而许多投资者很少能了解内控信息的全部内容。其中包括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审计监督职能是否得到充分行使,公司年度报告和内控报告是否能充分完整准确的进行披露。

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明确统一标准

现行的相关政策只规定了缺陷类别的基本划分,但对于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的识别标准没有统一规定,所有这些都是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的,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不同企业之间类似缺陷的识别程度不同。

部分公司在披露信息时仍然遵照主观意愿,选择指标和披露以使信息没有可比性。此外,相关法律法规没有统一内部控制缺陷评估的量化标准,企业只能依据自身规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容忍度建立定量标准,使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2.2责任主体不明确

对责任方来说,目前的法律规范还没有对其披露信息时提供细致明晰的规定。一些负责主体是董事会,有些是监事会。在此基础上,责任机构主体没有明确规定,相应的惩罚制度也无法讨论。

2.3过于形式主义

在公开披露时,频繁出现信息不完整,特异性不足,模糊不清等信息,使得外部信息用户无法从信息量少,只有形式符合要求,言论过于模糊,并具有“形式主义”行为的倾向。

3.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

3.1完善内控披露制度

应提升内控披露的标准和有关的法律责任,促进政府对内控方面的重视和推动,着力于建设企业的内部环境。通过国家、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更有效的创建一个合理的内控制度。

3.2实施有效内控体系

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相关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综合全面的了解并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基础保障原有的管理体系。首先要符合该企业内控的要求,注重制度创新,创设一个符合实际情况要求的内控体系,确立每个人的职责和权限。

3.3加强内部监督

只有对其进行严格监管,才能使内控制度能够被有效执行,并且能取得良好的结果。并且要及时进行弥补和改进那些存在问题和薄弱的地方,也要及时更新换代。实施时要做到遵循规则,依法调查违规行为,依法惩罚违法行为,并使用惩罚的方法来促进纠正效率。

3.4优化内控环境

内控环境是指找出影响政策实施的各种原因,主要指部门经理和其他内控工作人员反映出来的态度,行为和成果。优化内控环境应该令大家以共同的思想道德规范为根本准则,加强员工相互之间情感的联络,彼此之间取得思想的共鸣。把员工与员工、管理者与员工以及管理者与管理者这三者之间存在的障碍消除,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凝聚出不同的企业精神和力量。公司要想创造一个舒适优良的内控环境,就必须要有自己特定的企业价值观、公司精神、团队的核心凝聚力、独特的文化氛围以及社会认可的品质思想等。总体来说,这些都缺一不可。

4.结论

总而言之,完善内部控制的执行和信息披露的效率,改进与之相关的规范能够有效维护经济市场的秩序,保障我国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这不光是需要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齐头并进谋发展,还要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大众所有人的携手同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推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也可以为国家经济带来更多的益处。

参考文献:

[1]刘桔林,赵枚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探讨[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7(04):17-18.

[2]闫华红,杜同同,邵应倩.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03):131-135.

[3]周子欣.浅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监管[J].市场研究,2017(10):27-28.

[4]张润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规范性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01):16-17.

[5]韩敏洁,探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概况及完善对策[J].低碳世界,2016(21):23-26.

[6]林斌,林东杰,谢凡,胡为民,阳尧,基于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指数研究[J].会计研究,2016(12):3-4.

[7]吴东华 ,丁滟湫.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思考 [J]. 全国流通经济 ,2017(33):64-65.

[8]韩华丽,张德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熵模型计量法[J].商业会计,2018:28-32.

[9]Shefrin H.,Statman M.Behavioral Capital Asset Pricing Theory[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94,(3):323-349.

猜你喜欢
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