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模式下销售红托竹荪的可行性

2021-09-10 00:15陈丝梦肖瑞石欣妍王至强李康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3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业互联网

陈丝梦 肖瑞 石欣妍 王至强 李康

摘要:随着“互联网+农业”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开始思考电商模式下销售红托竹荪的可行性,本文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与“互联网+农业”进行概述,探究红托竹荪发展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为后续红托竹荪发展电子商务提供相关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红托竹荪;电子商务;互联网+农业

1.农产品电子商务与“互联网+农业”概述

红托竹荪凭借其独特的外表,被誉为“真菌之花”、“菌中皇后”,是一种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的食用菌,其外观色泽洁白,口感细腻清爽,红托竹荪蛋白质丰富,也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营养价值极高,具有一定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此前“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提升和扩大农产品流通系统和市场环境的建设,完善农村地区的配送服务网络,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中国家层面的规划峪安排充分体现出当前社会对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高度重视,因此“互联网+农业”这一概念也被提出,这是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主要价值在能够对农村地区农产品的供给需求以及价格变化能够通过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进行精准的预测预判,同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还可以辅助于农业生产的决策,削弱了由于价格变化、供求变化等因素对农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的长期稳定。当前考虑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红托竹荪的销售,主要是基于与传统的农产品贸易相比,电子商务销售行为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互联网下单,不受地域限制,因为不需要具体的交易地点和中介机构,买卖双方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交易,提高商品流通的效率,在控制成本的同时还能保证配送效率和产品质量,对于扩大红托竹荪的销售范围,保证红坡竹荪的销售品质有着重要作用。

“互联网+”就是通过互联网把互联网同其他行业结合起来,通过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传统行业整合优化资源并且为传统行业带来更快的发展。而“互联网+农业”则是一种结合互联网技术的一种新型农业,借助“互联网+”发展农业时能够实现对资源、数据等要素实现高度优化,实现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通过“互联网+农业”能夠最大程度上优化农业生产资源,并且为农业生产提供相关解决方案与对策,提升各个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来科学发展农业可以保证农产品品质,掌握农产品价格变动趋势,方便有重点的进行农业生产,生产销售红托竹荪便可以充分借助日渐成熟的“互联网+农业”。

2.红托竹荪发展电子商务现状

农产品电子商务能够把农产品的有关市场信息以及信息系统同农产品生产的信息、物流、金融等有关环节通过电子信息与互联网手段技术进行运作,最终构建出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络平台,实现农产品生产、供应、销售一体化。借助电子商务这一平台实现对各种资源进行交换匹配,帮助农产品开展电子商务。现阶段电子商务主流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建平台、第三方平台以及自营平台,当前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红托竹荪发展主要就是通过这三种电子商务模式进行运营,生产者借助政府主建平台开展电子商务销售红托竹荪一般是通过借助政府的门户信息网站,通过公开信息提供有关市场信息,介绍相关农产品,帮助开展商业活动,因此这是一种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模式;而第三方平台能够借助其在电子商务活动开展方面的专业性、技术性甚至是一定的资金实力,能够较好的获得买卖双方的认可与支持;在自营平台模式中则是通过生产企业自行搭建电商服务平台,借助平台用于直接对接消费者的一种电商模式,通过自建平台实现对农产品采购、交易、配送、服务,但是这种自营平台模式需要企业在生产、加工、管理、运营方面具有有一定的能力。

当前依托电子商务模式销售红托竹荪主要有几种问题。首先是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化发展较为落后,虽然有了一定的信息采集功能,但处理信息准确性和权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的可用价值;其次是红托竹荪电商交易平台运营的效率不高,由于红托竹荪生产者能力有限不能够有效的开发电子商务平台,即便是有自营平台但营销能力也十分有限,同时电商运营人才较为短缺;第三,利用电子商务销售红托竹荪在产品的生产加工上没有统一的标准,生产者缺乏品牌意识,无法建立起稳固的销售群体。

3.红托竹荪发展电子商务的具体措施

第一,要构建完善的红托竹荪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不断完善红托竹荪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有关产品标准。要构建红托竹荪检测认证体系,保证网销红托竹荪的品质。要加大对红托竹荪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在生产、加工、包装以及后续的监督服务上都应当建立有关标准,提升产品竞争力;第二,要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红托竹荪电商平台模式。可以由政府主导,构建一个能够有效连接生产者、加工方、销售方以及物流配送环节的中介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帮助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信息互通,通过大数据的支撑,巩固和完善红托竹荪的电子商务;第三,要构建红托竹荪电商物流体系。加强各流通主体的沟通协作关系,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便捷服务,由于红托竹荪这种菌类的保鲜特殊性,要大力发展冷链物流,集中力量建设红托竹荪低温物流园区,保证产地预冷集配,并且还要整合快递公司等资源,搭建起一条进村入户的配送平台;第四,不断提升红托竹荪电商营销的竞争力,发觉红托竹荪电商的特色营销手段。依托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加强红托竹荪营销力度;第五,要培育专门的红托竹荪电子商务环境与人才,培养专业的电商人才,同时还要加强红托竹荪电商销售的法制建设,加强有效监督,保障销售合法、安全。

参考文献:

[1]杨珍,吴迪,黄筑,耿丹,王蔚嘉,张林.红托竹荪的研究与栽培应用[J].种子,2014,33(12):48-51.

[2]朱国胜,桂阳,龚光禄.红托竹荪代料发酵菌棒层架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8,35(02):29-37.

[3]应国华,吕明亮,李伶俐,薛振文,陈伟龙,毛小荣.低海拔竹林下红托竹荪菌棒式栽培技术研究[J].食用菌,2015,37(01):35-36.

[4]吴传淑.国外生鲜电商发展模式探析[J].世界农业,2015:5 136-150.

[5]刘建鑫,王可山,张春林.生鲜品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12):57-64.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农业互联网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