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理论课教学模式探析

2021-09-10 03:12李向群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高职教学模式

李向群

摘  要:专业理论课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相关教学中,学生学习策略水平较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重形式不重实效、课堂教学目标意识薄弱、评价方式导向偏差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在构建实践导向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使专业理论课程真正发挥作用。

关键词:高职;专业理论;教学模式;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1-0045-03

专业理论课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有着举足輕重的地位,它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专业素养的形成、专业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是进行专业工作的必要前提,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毕业生应达到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知识面较宽等要求,因此,在“基本理论够用”观念的影响下,高职院校过度强调实践性、技能性课程,弱化了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影响了专业理论课的教学质量。研究和探讨高职院校专业理论课教学现状和教学模式,对增强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听课等方式,对高职院校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评价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的认识和理解、学习动机、方法,专业理论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维度编制调查问卷;围绕“你认为专业理论课对你有什么具体帮助”“你最喜欢的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是什么”“你对目前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等问题进行随机访谈,并对20节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进行观摩,以学前教育学课程为例探讨高职院校专业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高职院校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策略水平较低,学习较被动

在学习方法上,学生在专业理论课学习过程中基本都是听从老师的安排,普遍存在“老师要求的任务就做,老师没要求的任务就不做”的现象。57.83%的学生表示,只有在老师的要求下才阅读教学资料及相关参考书。可见学生学习较被动,缺乏对知识的主动追求和探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只局限于教材,而对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和阅读材料则很少主动去阅读和学习,更谈不上深入思考。这与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理论课本身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动机水平有很大关系。

(二)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教学内容繁难偏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追求学术性、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一直是专业理论课教学的主要特点。如果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以及理论知识的精深,不重视情境性动态知识的感悟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忽视高职学生的原有水平和学习特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兴趣较低。

2.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理论无法有效指导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一直是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学前教育学课程为例,除了用理论解释理论之外,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大多来自教材和参考书,教师没有生动的案例来源,甚至拿着一成不变的教案来讲解不断发展的学前教育问题,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觉得理论与实际有较大差距。这与教师很少接触幼儿园一线工作有很大关系。

(三)教学方法重形式不重实效,未能体现学生主体

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这种方法重语言讲授,轻现场实践。教学过程大多按部就班,包括解释概念、罗列类别、阐述关系、说明特点、指出规律、总结意义……板书和课件只是教科书的简缩版,很容易形成“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以及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1]。

除了讲授法之外,讨论法和问答法也是理论课教学常用的方法,目的是通过合作学习和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讨论法和问答法的真正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合作学习流于表面形式。一是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缺乏有效指导,讨论小组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分工合作,讨论结果也未能得到有效反馈;学生参与表面化、形式化,教师与学生缺乏深度交流与思想的碰撞;表面上气氛活跃,实则并没有真正的互动。二是问题简单,缺乏深度和广度,且提问大多面向全体,有现成答案的问题比例过多,导致学生懒于思考、死记硬背、思维僵化。

(四)课堂教学目标意识薄弱

调查表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上专业理论课的感觉是“自由”“轻松”。访谈中学生的回答是:“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没有检测,课后也没有作业,所以感觉很轻松。”分析其原因,一是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无法照顾个别差异,无法针对学生的差异布置个性化作业;二是教师的目标意识较弱,认为目标可有可无。虽然教案里写得很明确,但对于教学结束后目标是否达到,以及采用什么方式方法达到,并没有行之有效的检验方法,教学目标被束之高阁。学生课前课后都没有针对课堂教学要完成的任务,自然感觉自由和轻松。

(五)评价方式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实践知识的运用

理论课的评价方式历来是“一张试卷定终身”,考试内容多是静态的概念性知识,考前突击就可以取得好成绩。有学生谈道:“考试结束后,该学科的学习就结束了。由于没有相应的实践内容,理论知识记得快,忘得也快,也不知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多数学生在毕业实习时,理论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这种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只关注结果不考虑过程的评价方式,难以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构建实践导向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对策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与一定培养目标相关联的教学程序及方法的策略体系 [1]。高职院校理论课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应把握学生的特点,注重实践性学习,突出实践育人的理念。

(一)纠正学生的认识偏差,激发学习动机

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并不是对立的矛盾关系。专业技能是专业理论的操作化表现,专业理论又制约着专业技能价值的实现。专业技能不应仅仅是唱歌、跳舞、弹琴、手工等艺术技能,还有更为重要的教育技能,比如观察与指导儿童的技能、设计与组织教育活动的技能等 [2]。这些教育技能与专业理论有更为密切的关系,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

对于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可以通过了解幼教一线教师的亲身经历,让学生认识到技能固然重要,但以专业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待孩子,才是幼儿教师最过硬的专业,而这些专业能力必须以牢固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前提。参与幼教实践活动也是帮助学生认识理论学习重要性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见习、实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

传统的从章节到章节的教学内容的编排方式体现了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突出的是先学后用,其优点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较强,但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突破原有内容编排的限制,根据课程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体现实践性、动态性、创新性、发展性的特点尤为重要。以学前教育学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合并章节为单元或模块,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加或删减,每个单元或模块立足于实践中的现象或问题,变“先学后用”为“学用合一”,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以問题为主线贯穿学习过程

好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理论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解决实践问题,还要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思考,锻炼思维品质,达到思维的广度、深度和逻辑性。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中主动思考、深入探究的心智投入度较低的原因之一,是问题的设计较简单,缺乏内涵、品质和深度,无法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因此,教师要发挥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引领作用,从自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角度来设计问题 [3]。

第一,立足于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教学问题应具有典型性。如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幼儿入园难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一问题,使学生理解学前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而揭示规律。第二,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要具有时代性。热点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如“你同意‘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思考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以及学前教育的价值这一理论知识点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第三,着眼于课程目标,问题要体现价值理念。理论课程的学习,不仅是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是价值理念的形成和提升。因此,教师的问题应反映学前教育的核心价值,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如要回答“能唱歌跳舞做手工就能当好幼儿教师吗,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必须了解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并对教育观和儿童观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采用案例教学法,使理论知识直观化呈现

影响学生专业理论课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课程理论比较抽象,不易理解。采用案例教学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案例的真实性、情境性、典型性和实用性,能使理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进而运用理论思考、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具体到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案例的来源可以是当前有关学前教育的热点焦点、幼儿园实际教育工作中的现象、相关教材及著作中的材料等,所选取的案例应既能反映事物的客观现象,同时也能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 [4],如幼儿教育小学化、个别幼儿教师虐童现象、幼儿教师在集体教学和生活中对待幼儿的行为态度不一致现象等具体案例的呈现,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要想使案例教学真正发挥效果,课堂需要具备充足的时间和轻松的氛围。没有充足的时间,案例分析就好比蜻蜓点水,不能深入。轻松的氛围是指教师要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学生在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中深入理解理论要点。

(五)以学习任务为引领,实现学习目标

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具体到一节课来讲,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围绕这个目标,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如何检测目标是否达到,都是需要教师关注并落实的问题。传统的从章节到章节的教学范式由于任务意识不清晰,往往不容易有效达到教学目标,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设立具体的任务,学生围绕任务进行探索学习、合作交流。这种教学方法将传统的再现式教学转化为探究式教学。学生要完成任务,必须调动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的理论知识。如在学习“儿童和教师”这一内容时,学生需要以准幼儿教师的身份,结合教师职业素养的构成,设计一份个人行动计划。其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也是达到学习目标、逐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的过程。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应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由组合,指导合作小组明确分工,使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教师也应与学生充分互动交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有反馈、有评价,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支持者。

(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业成绩评价导向

学业成绩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诊断和激励的功能,它不仅是对学习结果的价值判断,还对学习的过程有明显的回流作用,使学习过程不断得到修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媒介。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交互在一起,成为学生发展的必由途径 [5]。

由于高职学生抽象思维水平较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高职学生的短板。但其动手能力较强,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也不逊色,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学习成绩较差,在工作岗位上却表现出色。因此,如果教学模式的改变仅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而学业评价方式还是一张卷子,显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闭卷考试尽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也会使其养成应试学习的习惯,导致学生学习是被动式的,学习效果是时效性的 [6]。因此,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高职院校应改变“一张试卷定终身”的现状。在评价内容上,不仅包含对专业知识的检测,还应体现对专业能力的考查。在评价形式上,高职院校可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从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问题解决能力、专业动机和情感态度等多维度来进行评价,使学生查找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在具体的评价方法上,相关院校可以采用笔试、口答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笔试的命题应具有开放性和情境性,既能體现专业理论课的广度和深度,又能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口答对学生学习的反馈是即时性的,通过学生对典型性问题的回答,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和分析推理过程,继而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实践操作评价是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完成既定任务的表现,来考查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多种评价手段和方式结合起来,才能使评价真正起到对学习过程的诊断、导向作用。

三、结语

综上,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它既是教学理论可操作化的体现,又是对教学实践的理论提升。高职院校专业理论课教学应注重教学的实践取向,打破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的藩篱,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理论课教学模式;设计包含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要素的单元或课堂教学方案;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状态;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确立学习方向;不仅关注教师教的流程,更要关注学生学的进程,使学生在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和联通。结合未来高职院校发展趋势,改革专业理论课教学模式可以使专业理论课教学既能对现有的职业技能知识进行归纳和整合,又可以帮助学生对自身职业技能进行总结和升华,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兴国,张家琼.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组织与实施新探[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07):155-157.

[2] 张建波. 新《纲要》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J]. 学前教育研究,2009(05):59-61.

[3] 何海波.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以“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课程教学为例[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12):17-19.

[4] 梁珊.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下的幼师理论课教学探讨[J]. 现代教育,2013(02):22-23.

[5] 张建玲,姬彦红. 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理论课学习现状调查——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 当代教育科学,2011(19):22-26.

[6] 谭卫泽. 浅谈课程考试改革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45-47.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