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家校合力方为上策

2021-09-10 05:12吴卫华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家校合力留守儿童

吴卫华

【摘要】老师在关爱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责无旁贷,但是只有老师的努力并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顽疾,家校合力方为上策!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应该有一个长期的机制和较完整的教育体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研讨和解决。

【关键词】留守儿童 家校合力 国家支持 学校关注 亲情滋养

[正文]早就在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可是刚刚发生的这件事还是让我大吃一惊,甚至有些后怕。事情是这样的:

小刘同学连续两天违反班规,我很生气于她挑战老师极限,于是联系家长协同教育,哪知她竟回信说老师不要动辄麻烦她。这种掣肘态度真让我火上浇油!看来只有冷处理了:想想问题的焦点还是犯错的孩子,但她屡屡犯错的心理动机是什么?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通过约谈得知,四年前孩子父母就外出打工了,她的生活被扔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节假日的学习处于无人关注状态。我想这样的孩子一定非常缺失关爱,随后提及父母她就断然落泪证明了我的推断。我顺势要求她写一千字给爸爸妈妈的心里话。材料送到后,我大吃一惊,甚至有些后怕。她哭诉了几年以来的心路历程,还写了:八岁时你们就走了是不要我了吗?;我想通过努力学习变得优秀得到你们关心疼爱,却改变不了我是心理孤儿的事实;我孤独自卑害怕,每到星期天无人陪伴时就哭得像个流浪狗;我恋爱了,和他一起借烟酒消愁;每次你们打电话都不是关心我而是抱怨你们有多么辛苦;我多次想轻生,跳楼,割腕都想过;我每天度日如年,没有人给我安全感;我多羡慕放学后有爸妈来接的孩子……

这件事刺痛我的内心,当前的社会环境决定了留守儿童在农村中小学占有非常高的比率,他们的教育问题会不会成为五至十年后社会治理的隐患?老师们也都知道问题的普遍存在,但是我们做到了吗?多想更直接地关注到孩子,多想找到帮助心理孤儿的有力抓手。多想和老师们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提升关注的质量,和大家一起分享方法经验。多想探索家校联手,从造福家庭入手,实现服务社会、为国出力的愿景。

确实,老师在关爱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责无旁贷。然而,只要老师就能彻底解决这一顽疾吗?

国务院在2016年2月颁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既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在国家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我认为学校和家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学校方面

一是在学习上优先帮助和辅导。学校对“留守学生”的学习帮扶工作,落实到班主任、科任老师,同时推行“手拉手”联心工程。即同班级优等生固定帮助一名“留守学生”,为其检查作业,辅导功课,以求共同进步。

二是在生活上优先关心和照顾。学校对“留守学生”实行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由班主任合理安排任课老师和“留守学生”结对子,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变为对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都给以关注和疏导的“代理家长”,并要求学生定期与“代理家长”进行思想交流及学习、生活情况汇报,使他们感到老师就是父母。

三是在活动上优先安排和指导。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活动特别重视,督促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融入到学校大家庭中感受集体的温暖。

二、家庭方面

1.初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进行培养说教,最基本的孝亲尊师、诚实守信、仁爱待人等优良品性需要父母的教诲。譬如学会感恩,每当父亲节、母亲节,学生很自觉的为自己的爸爸妈妈送上自己亲自制作的卡片等。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低段小学生在入校后,教师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譬如早睡早起,洗脸刷牙、穿衣叠被、饭前起手等一些最基本的生活习惯的培养,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活行为习惯。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是学生一生的财富,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学习的基础。譬如,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是我校一直坚持的做法,学生基本上都是住宿生,他们一天的时间都在校园内度过,如果没有一定的习惯,学生会觉得时间多的没法消磨,因而培养学生读书习惯是必要的,可以培养他们读阅报纸、多听广播等。

父母的爱等亲情是无法替代的。孩子们在这一方面的需求是迫切的,年龄越小越迫切,如相当部分孩子在“你最需要父母为你做什么?”的问卷中,他们的回答是:“希望父母能为我做一顿饭”“陪我学习”“陪我一起去玩一次”等等。这些都反映了父母亲情的不可替代性。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是初升的朝阳,孩子是落入凡间的精灵,你的喜怒哀乐逃不过他的眼睛,你给予的关注,冲击着他的心灵,影响着他的性格。孩子需要无限的爱来构建自己的城堡,而这份爱不仅来自于学校也来自于家庭,给他们的疼爱和关注越多,他的城堡就会越宏伟、越坚固。再次呼吁家庭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成长让我们一起来为之努力!

综上所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不应该只是一个时段的问题,应该要有一个长期的机制和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学校的教育效果是不可能一劳永逸的,缺乏有效家庭监护的留守儿童毕业离校后在学习、心理等方面是否会回复到从前的状况,出现反弹呢?对他们的后续管理教育是值得学校、家庭、社会认真研讨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 周宗奎,孫晓军,范翠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06).

[3] 穆光宗,中国的未来交给谁[M].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

[4] 曹加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5(10).

河南省西华县东夏镇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家校合力留守儿童
探究职校育人模式,助推学生健康发展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初探
好习惯成就大未来
耕耘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