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康复训练在特殊教育培智生活语文中的运用探索

2021-09-10 07:22杜琳梅
中小学老师培训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活语文特殊教育

杜琳梅

摘 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依靠于语言沟通,语言沟通不仅仅表达了我们内心的情感以及潜在需求更重要的是传递当下信息。这也就促使了与他人良好的交往和优质人际关系的建立的前提是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特殊教育学校性质特别,应该更加加紧生活与语文课堂教育的联系,将课堂尽可能贴近生活,将理论学习尽可能服务于日常生活实践。出于对教育受众对象个体特殊性的全方面考虑,教学课堂内容应更侧重于社会生活日常,激发受教人群学习兴趣,提高对于课本中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让课本理论以服务于生活实践为主要目的发挥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于如何更好的将语言康复训练应用于特殊教育的语文学习中进行相关探索。

关键词:言语康复训练 特殊教育 生活语文 运用探索

引言

语文学习是与生活关联最为密切的学习之一,也是最基础的素质教育内容。针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对象个体本身存在的差异不同的特殊性,将教育尽可能贴近生活显得十分重要。将理论教育生活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素质教育的难度,同时增加了一些趣味性,理论能及时与实践相互交替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丰富了他们的实践经验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于理论的理解,对未来生活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培智生活语文课堂围绕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进行素质教育完善,语言训练针对语文课堂教育成果的检测。但是在目前的原始课堂教育中即使教师尽可能的对语言训练这一方面进行尽可能多的针对性辅导但是结果依旧不尽人意。造成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障碍点没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对于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问题没有针对性的了解,不足够理解他们的生活,导致学习目标太高、学习难度太大很难达成目标,另一方面是在学习过程中很有可能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了挫败,导致学生出现抵抗心理等等。本文旨在针对教学方法如何更好应用于特殊教育语文课堂这一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尽可能贴合特殊教育孩子的学习境况,更好的将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到最强同时也增加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将生活融入进课堂的理论学习,从学生心里根部激发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培智语文课堂的实际效益。帮助学生真正克服学习恐惧,勇于学习并勇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一、培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改进方案

教师进行学习内容备课时应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学习目标与学习难度的设定要切合实际,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在让学生具个性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基础教育目标的达成。要实现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目标方案,目标层次递进,适合学生的各个阶段,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都得到理想的学习认知状态。阶段性目标的趋使之下,语言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但是又具有鲜明层次,阶段性目标的完成增加了孩子们的自信心以及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持续前进的兴趣。充分体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在理论教育的同时注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理论广泛应用于生活实践当中。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可以增加合作课堂将技能学习和任务学习相结合,在技能课堂上也能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的能力,为他们创造出更多的时间机会。不断地结合新鲜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新任务新目标的达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对于教学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与改进,学习任务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状况进行分块,将总目标定为阶段化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在学生目标达成的情况之下,教师应给予相应的鼓励,及时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估反馈。当然关注结果的同时也要关注过程和学习态度是否端正以及学习方法是否合适,针对问题提出不同的分析指正,及时进行调整和对下一段内容的重新规划。任务分析教学法的应用就是要让老师倾入更多的心血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不同的教育模式,以实际能力和个人兴趣为教育的落脚点,,在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经验,使培智课堂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平等交流的新课堂。

二、增强培智语文课堂实践性强度建议

1.教学内容尽可能贴近生活并且对生活常用语言进行组织训练,提高学生实际生活能力以及日常与人正常沟通的语言表达能力,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们的智力问题各有不同且普遍情况较差一些。由此也可体现,学生各类学习水平比如理解能力,应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处于较差的水平。所以教学内容的选用要尽可能的贴近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种方法来降低学习内容的难度,同时也便于学生充分理解。广泛应用生活元素进行日常对话语言组织训练,针对性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把生活和理论学习充分相结合。

2.技能训练需要通过合适的渠道合适的方式在充分照顾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的情况之下引入学习生活实践当中,从而起到丰富实践的目的。对于存在智力障碍的特殊教育人群,语言理论教育意义不大,语言能力的学习的目的只是促进生活技能有所提高就足够了,认识没有太大的意义。主要更倾向于对于社会融入能力的针对性改善,不能将理论与实际生活分割太大,特殊人群必定要有特殊教育目标与特殊教育方法。在素质教育的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将它与素质教育视为同等重要地位,理解书本内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掌握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

3.将生活融入教育学习过程,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活能力为主,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都存在各样的智力问题,他們对于知识的应用以及社会适应方面与正常孩子相差很大,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事情都存在较大的难度,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也是旨在培养孩子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正常社交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尽可能的过上正常人的基本生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更应该注重实践结合,找出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的密切联系,必要时刻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社会生活重现,让学生充分理解,进而达到丰富他们社会生活经验的目的,同时增添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个人学习激情与学习潜能,使其综合素质得到质的提高。

三、现社会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堂弊端

因为传统课堂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影响很深,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进行教学教育的时候更侧重于对书本中理论基础内容的讲解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进而忽略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忽略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特殊教育学校的受众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在学习教育当中老师更要注意学习引导以及相应的心理引导,否则很难让学生积极融入到学习氛围当中,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也就很难得到相应的实现。

结语

特殊教育学校中培智语文课堂应该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降低学习目标以及学习强度,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结合,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且更容易应用于生活。与此同时语文教育也应该与技能教育相结合,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的生活基本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肯定得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让他们未来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郑富兴,姜勇.面向生活的新课改与完整性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2,8(35):188-199.

[2]杨梅.关于生态课程观融入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3,9(26):6-7.

[3]陈敏,吴宝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5(04)16-17.

[4]王冰.教材分析———从宏观到微观[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6(5)29-31.

[5]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9)119-120.

[6]王艳.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措施探讨[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9)19-20.

猜你喜欢
生活语文特殊教育
培智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探析
打造生态课堂践行生活语文?
浅议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如何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成长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培智学校语文校本课程改革的生活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