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角色:“战略家”还是“战术家”?

2021-09-10 07:22王德明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管理策略班级管理

王德明

摘    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更多的不是依靠时间与精力,而是需要智慧和战略高度。班主任要在尊重规律和事实的基础上,采取任用能够独当一面的班干部、制订能够各负其责的好规则、创建能够“自由呼吸”的好氛围等策略实现对班级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管理策略

精细化管理和过程无过错成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让班主任们苦不堪言的要求。长期以来,人们对班主任的印象就是起早贪黑,班级工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苦口婆心,否则就是不称职的,就应到受到指责,以至于大多数班主任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班主任工作已经成为年轻教师厌恶的工作岗位。在许多班主任看来,从事班级管理工作是耗费精力的力气活。而且,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付出和收获是不一定成比例的,可能一分汗水没有一分收获,甚至我们付出了努力却颗粒无收。其实,我们可以“放过”自己,同时也“放过”学生,变强制为自觉,使班主任成为班级管理的战略家。

一、班级管理的误区

班级管理从来不缺乏失败的案例,究其原因,很多时候往往是班主任的自我认同出现了问题,即发生了角色错认。

(一)对抗者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班主任的普遍印象是:班主任既是班级的宏观管理者,又是班级的微观实践者。这种父母兼保姆式的班主任,缺乏对学生的信任,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对立面,师生关系纯粹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學生看来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师生双边活动也就演变为“猫与老鼠”的游戏。在班主任的高压之下,学生当面老老实实、规规矩矩,背后则“老虎不在家,猴子充大王”了。这种保姆式的管理不仅把班主任搞得晕头转向,还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压制学生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发挥。

(二)全能者

万能的班主任是不存在的。古人云:“善奕者谋势,不善奕者谋子。”三国鼎立之时,魏、吴、蜀各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曾几何时,得人之盛的蜀国竟然沦落到以扶不起的阿斗为国君和“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悲剧。究其原因,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所说:“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又说诸葛亮:“杖二十以上亲决。”在感叹于诸葛亮忧国忧民、鞠躬尽瘁的精神之余,我们也不免感慨于其事必躬亲、大权独揽。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雄才大略,毫无疑问是战略家。但事必躬亲,人才缺乏应有的锤炼,失去脱颖而出的机会,其负面效果就是直接导致蜀汉朝廷的文才武略不足以抗衡魏、吴,诸葛亮也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惨结局。作为主导蜀汉政权的诸葛亮,对造成这一可悲复可怜的局面,是难辞其咎的。如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把自己放在全班学生的对立面,企图以一人之智力防众人之心,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实现班级管理目标。在班级管理中完全靠班主任“有所作为”,必然导致学生的“无所作为”,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培养,素质得不到提高,只能本能适应、被动接受班主任的命令,缺乏自己的观点和创见,最终只能导致“阿斗”重生、“廖化”广存。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的并不是我们特别注重的关爱,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开拓创新、敢于实践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又恰恰在家长和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一次又一次地流失了。家长、教师为他们想好、做好了一切本应属于他们自己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使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班主任起早摸黑,事必躬亲,把原本属于学生本分的事都代劳了,学生也就丧失了经历磨炼的机会。

二、班级科学管理的策略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更多的不是依靠时间与精力,而是需要智慧和战略高度。班主任要在尊重规律和事实的基础上实现对班级的有效管理。

(一)任用能够独当一面的班干部

“不善将兵,但善将将。”汉高祖刘邦总结其得天下原因时,认为:“得失原因,须从用人上立说。试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运饷至军,源源不绝,我不如萧何,统百万兵士,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人系当今豪杰,我能委心任用,故得天下。”韩信也说:“陛下不善将兵,但善将将。”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决策者和服务者,当然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但更加要培养和使用好班干部。班主任应成为班级管理的战略家,重视对班干部的培养和任用,培养一批能独当一面的“战术家”,让这些“战术家”各司其职,各行其政。班主任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普选制、组阁制、问责制、弹劾制等方式自主组建班委会,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树立班级集体荣誉感以及值日班长制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要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充分信任班干部,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并悉心指导。班主任应当坚持“无为”而治,以“无为”带动学生的“有为”。

(二)制订能够各负其责的好规则

汉文帝问左、右丞相一年内“决狱”和“钱谷”几何时,陈平认为“这两件事各有专职”,不宜越俎代庖。班主任应当对班级管理负全责,应当引导学生集体拟订班级计划和班级文明公约,为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提供政策依据。制订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计划和班级文明公约是班主任“无为而治”并成为班级管理战略家的必要前提。同时,班主任还应以全班学生各自制订的班级计划和班级文明公约为基础,经全班学生的归纳和认同,使班级管理计划和班级文明公约更加科学合理,更加体现大多数学生的意志,从而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同。班级职责明确后,班主任以及班干部就不要越权,属于哪个职能部门负责人管的事,要放手让他们管。对于他们处理不了或处理不好的事要协助他们去处理,不要包办代替。这也是尊重班干部的权利,积极维护班干部的威信。

(三)创建能够“自由呼吸”的好氛围

班主任必须具有包容之心、宽大胸怀、长远视角和民主的气质。其中民主的气质最重要,这种气质可以兼容其他几个方面。学生可以牢牢记住师道尊严,但教师切不可动辄拿师道尊严说事。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拥有民主气质的班主任,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是可以让学生“自由呼吸”的班级。“苛刑峻法”固然可以打造一个有秩序的班级,但也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扼杀学生天真烂漫的天性,压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主任不妨把捆绑在学生身上和心上的绳索放一放,给学生一定的空间,留有一定的余地,恢复学生的天性,以商榷的语言倾听学生的呼声。我们不要只给学生一个点,因为学生希望得到一个圆,甚至还想跳到圆外,他们需要更大的空间去发展和完善自己。

总之,班主任要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战略家,就需要从班级管理制度、班干部选任和指导以及班级发展方向的监督方面履行自己的职责。班主任要明确每个学生干部在班级中的责任,使学生干部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还要帮助学生干部塑造自身形象,赢得学生的信赖。当然,班主任成为班级管理的战略家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对班级完全放手,不管不问,而是要在宏观管理上“有所为”,在微观管理上“有所不为”。班主任应从班级管理的实干家转变为班级管理的舵手,更多在班级监督方面发挥作用,并将工作重心放在协调班级学生与任课教师、班级与学校以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上。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帮助他们获得生存、发展和成功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的。失去了这种主动成长的机会,也就失去了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班级管理工作需要我们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和依靠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实践、创新。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管理策略班级管理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