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做好动物屠宰检疫工作

2021-09-10 07:22徐伍三
科技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要点影响因素

徐伍三

摘要: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动物屠宰量大,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同时产生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加强动物屠宰的检疫十分重要,文章将简要分析影响动物屠宰检疫工作的一些因素,并探讨改善建议,促食品安全的提高。

关键词:动物屠宰;检疫工作;影响因素;要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肉食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相应的,食品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点关注议题,包括肉食安全,再加上去年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疾病的产生和传播对人类带来了严重影响,很多人因此失去生命,虽然新冠疫情的溯源工作还未完成,但是因此引发国人对健康、传染病的预防和关注不断提高,全社会都在加强检疫工作。动物性食品的生产加工难免涉及动物屠宰,加强动物屠宰检疫是疾病预防,保障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必须重视。

一、影响动物屠宰检疫工作的因素

动物屠宰检疫工作质量并非只与屠宰过程的卫生情况相关,而是受道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检疫防疫工作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影响因素,才能更好的做好相关措施,提高检疫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1、监管不到位

动物屠宰检疫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很多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却不到位。比如:监管单一,只针对预屠宰的禽畜和屠宰好的肉类进行检疫,没有建立完善的、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和规范的监管程序,检疫环节个环脱节,没有形成良好的互联互通,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检疫工作制度、检疫人员培养制度,食品安全投诉检举和反馈渠道,检疫试验不足等;屠宰点设置不合理。为了更好地落实检疫工作,预防疾病,设置定点屠宰区域是必须的,但是,有的城镇化落后的基层地区,并没有设置定点屠宰点,有的设置了却形同虚设,导致很多农户自行屠宰,很多肉类未经检疫便流向市场;还有一些小城镇,虽然建立了屠宰点,但覆盖率低,群众配合度差,为了省钱逃避检疫,有的检疫人员只能采取流动检疫的方式,没法进行试验检疫,只能根据肉眼观察肉色、闻气味等判断肉质,很多疾病判断不出来,检疫难免会产生疏忽、遗漏、检疫质量差。

2、屠宰技术落后,检疫流程不规范

很多地区还沿用着落后的屠宰方式,大多在动物养殖地点附近封闭空间进行屠宰,环境脏乱差,容易滋生细菌,屠宰后肉类没有得到完善的检疫。绝大部分的中小城市,尤其是基层地区,没有建立专业的隔离区、急宰间,甚至没有检疫室、无害化处理设备,与法律法规对动物屠宰检疫的要求存在巨大差距,很多兽医没能行使相关权利。有的屠宰点,设备不足、简陋,屠宰技术落后,有的甚至存在代宰模式,商户要求多,线执法人员检疫时,面对的阻力很大,没能落实检疫的规范化流程,这些,也影响了检疫工作质量。

3、检疫设施落后,检疫人员素质不高

很多基层地区,没有检疫间、试验室、无害化处理工具,相关检疫设施十分落后,没法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完善的检疫工作。检疫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基层的检疫工作,要面对脏乱差的检疫环境,工作量大,检疫工作实施困难,县级的检疫点无法兼顾乡镇的检疫工作,有的乡村,甚至只有一两名检疫人员,人员严重缺乏,更别提检疫设备了,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年龄偏大,技术相对落后,防疫知识更新不足,大多只能按照传统经验,即观察畜禽的状态、肉色、气味等做出检疫判定,科学性严重不足,一些潜在病害的肉类可能流向市场,影响市民健康。

4、群众对屠宰检疫认识不足,忽视检疫工作

基层群众大多住的比较分散,一些肉禽贩子是游走于各个村庄之间走村串户的购买畜禽的,通过转卖赚取差价,基本是小本经营,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不强,不知道办理相关手续,或者知道办理手续,但为了避免麻烦或减少支出,省去了手续。大多数购买者也没有索要相关的证件的意识,导致一些未经检疫的问题肉类流入市场,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严重的会给当地畜禽业带来严重损失。

二、屠宰检疫工作质量提升建议

畜禽屠宰工作的检疫工作,直接关系着群众的食品安全和社区的疫情防控,积极寻找措施,改善检疫质量十分必要。

1、加强监管,完善检疫制度和规范检疫流程

检疫工作的提升,必须依靠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制定完善的检疫监督管理机制,针对检疫工作、检疫人员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实行责任制,确保检疫工作切实落实到具体的屠宰检疫整个产业中。为了提高检疫水平,必须规范检疫的流程,提高服务意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疾病预防和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开展检疫工作,谨慎发放合格证,严禁问题肉类流入市场,针对市场上流通的肉类制品,也要进一步加强监管,不错不漏,不存侥幸心理,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得安心。屠宰只是畜禽产业的其中一个流程,但是检疫工作是贯穿于畜禽养殖、运输、屠宰、加工、流通、销售的各个环节的,检疫工作应和产业链的整个环节实现良好的互联互通,加强信息共享,实现畜禽屠宰全过程的检疫,提高检疫质量。此外,还应定去对屠宰点进行深入排查,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疾病的蔓延和扩散。

2、引进先进的屠宰方式和加工技术

新時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产业,畜禽屠宰也不应默守陈规,应积极引入先进的屠宰方式、屠宰设施、屠宰技术,采用现代化的屠宰方法、肉类杀菌灭菌、清洁、冷藏、养殖管理等方法,改善畜禽养殖的环境,提高运输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加强屠宰过程的安全,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检疫工作的难度,提高检疫结果的合格率。

3、强化检疫标准

检疫标准直接影响检疫工作,决定检疫质量的高低,必须规范检疫标准,进行统一管理。应按照政府的有关规定合理设置屠宰点,严格评估屠宰的资质,符合标准再下发许可证。屠宰点设立后,必须加强监管,要求屠宰点配备必要的相关设备,材料机械设备齐全,屠宰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检疫标准进行检疫工作,加强屠宰点的卫生管理,要求屠宰点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所有相关设备、屠宰人员必须符合卫生要求,确保屠宰点检疫工作顺利进行,并通过强化检疫工作,促进屠宰点卫生管理,减少肉类污染,保障肉食安全。

4、提高检疫人员的专业素质

检疫人员的专业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检疫工作的质量。传统的屠宰场的检疫,主要依靠检疫人员的经验判断,检疫效果差,必须加以改变。相关部门应适当补充屠宰场检疫人员数量,尤其是基层畜牧兽医和检疫人员的数量,还要加强现有检疫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强化其责任意识。现代背景下,要着重强化检疫人员对新技术、新设备、新检验方法的运用能力,提高检疫效率。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防疫意识

加强屠宰检疫,是关乎每一位民众健康的大事,应加强宣传教育,将屠宰检疫的重要性深入民众心中,便于检疫工作的开展。首先,应强化检疫人员的教育,让检疫人员明白自身的责任和使命,认真对待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水平,不可形式主义、應付检疫;应加强对屠宰人员的宣传,让屠宰人员重视检疫工作,不断学习先进的屠宰技术、消杀技术,让其知道,逃避建议是违法行为,必须积极配合检疫人员的工作,主动检疫;最后,应加强对广大民众的宣传教育,提高防疫意识,在购买肉类品时主动索要检疫合格证,购买合格产品,加强自我防护和对销售者的监督,形成全社会重视检疫的氛围,促进检疫工作水平的提高。

6、加强相关执法,打击违法行为

安全防疫不单是检疫人员的事,是整个产业链、整个社会的事情,屠宰检疫工作要想顺利完成,离不开相关执法单位的支持。逃避检疫、阻碍检疫、篡改检疫结果是违法行为,当地政府必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加强检疫相关执法,坚决打击畜禽屠宰检疫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保障检疫工作的严肃性,提高检疫威慑力,保障检疫质量。

结语:肉源性食品在市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相应的肉食安全问题近年来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作为市场重要的一环,畜禽屠宰的检疫工作十分重要,文章分析了影响检疫工作质量的一些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文章的研究值得行业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涛.影响屠宰检疫的因素与对策分析[J].兽医导刊,2018,0(10):31-31.

[2]李俊.浅谈如何做好动物屠宰检疫工作[J].农家参谋,2016,0(1X):23-23.

[3]张淑美.浅析如何做好动物屠宰检疫工作[J].兽医导刊,2019,0(16):63-63.

[4]杜光辉.影响动物屠宰检疫的因素与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0(22):213-213.

[5]马青梅.影响动物屠宰检疫的因素与对策分析[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8,0(3):171-171.

[6]王晓敏.浅谈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把好检验检疫关的重要性[J].农家致富顾问,2018,0(12):91-91.

猜你喜欢
要点影响因素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书写要点(十四)
书写要点(十二)
书写要点(十一)
书写要点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轻灵中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