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陨落与升华

2021-09-10 07:22高宇桐
文学天地 2021年2期
关键词:校园生活底层导师

摘要:本文从叙事的角度探讨了孙春平的小说《怕羞的木头》中的校园生活,并从底层叙事的角度探讨了人性在面临利益困境的时候的不同选择。我们挖掘了孙春平在小说创作中的人性探索,讨论了人的内在尊严在于坚守的勇气,看到了孙春平在明亮、高贵和善的人性上的探索。

关键字:底层叙事;尊严;人性

一、什么是底层叙事?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的《狱中札记》提到了“底层”这一术语,表示“受霸权团体或阶级统治的人”,葛兰西用其特指意大利南方没有组织起来的乡下农民。中国学者陈永国、曹雷雨等认为这一术语指的是“下层人民”的意思,印度学者将“底层”用来研究印度的社会阶层,并将其余一开始的精英史观以及后出现的民族主义史观的“底层史观”,目的在于为没有话语权的社会底层发声。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及批评领域借用了“底层史观”的研究,提倡文学的创作要注意到没有话语权的底层人民。至于具体时间,有人提出,“底层”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大概是在20世纪90年代,被作为文学思潮中重要的部分。‘底层叙事’或‘底层写作’则流行于21世纪初。它的内容主要是底层的人和事,以现实主义的形式为主,不拒绝探索新的艺术形式;秉持着严肃的艺术创造的态度,对现实采取批判与反思的态度,同情底层人民,但其背后又有着不同的思想态度;它将新的思想与创造融入到左翼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的传统之中

二、底层叙事的具体呈现

孙春平的小说《怕羞的木头》叙事背景虽然是当代的大学校园,但是它以机床数控专业的女研究生赵小穗为叙述视角,向我们描述了校园生活中的性与人性,展示了当代大学校园里的底层挣扎,向我们暴露了人性在面临种种困境时的纠结与挣扎。三个女研究生,李韵、赵小穗和巫雨虹虽然他们是高学历的女大学生,但是在校园当中,面对决定她们是否能够顺利毕业,以及是否能给他们推荐好的工作岗位的导师夏青山,她们是校园里不折不扣的底层。

孙春平描写三个在校园生活中处于底层的女研究生们,她们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了她们最终的人生轨迹注定要走向陨落与新生两个不同的结局。

(一)人性的陨落

李韵是主人公赵小穗的一个室友,她出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被赵小穗撞见跟男友丁文樵在宿舍的床上,“那双层铁床竟像颠簸在崎岖山路上的旧式大客车”。在被撞见次数多了之后,两人竟不在意赵小穗就在下面的电脑前坐着,“那辆大破车便又在崎岖的山路上嘎吱起来”。虽然在故事的背景里,性已不再是羞于提起的话题,但在赵小穗的心中,她自己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她看来,李韵及其男友的行为,是令人耻于提及的。关于性的话题,故事中的另一个女主人公身上也有体现,巫雨虹作为赵小穗的另一个室友,与自己的导师在一起之后,经常在晚上与他的通话中,说一些缠缠绵绵的情话。李韵和巫雨虹在故事中是悲剧性的角色,尤其是巫雨虹,她作为当代的研究生不仅没有在校园生活中得到了知识和精神世界的提升,反而在利益算计中变成了牺牲者。她与自己的导师在一起,本以为能凭着自己与导师的特殊关系,获得去省经委工作的机会,却在半途中受到了导师的妻子的阻挠。她的算计不仅仅在于获取工作机会上,她在与自己的导师的妻子的斗智斗勇中,甚至与赵小穗的斗争中,都表现出了她作为校园中的底层学生,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在整个的故事中,我们看似她好像是走投无路,无计可施才不得已选择了一条人性陨落的路。其实她有更多选择,只不过她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选择了一条看似轻松,实则艰险的路。小说使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对于李韵和巫雨虹有着很明显地批判的态度,但同时又有一种同情和悲悯。李韵和巫雨虹机关算尽,最后去省经委的工作机会却落在赵小穗的身上。通过对李韵和巫雨虹的最后结局的安排,可以看出来,作者对于她们两个的行为是很不屑的。

(二)人性的升华

与李韵和巫雨虹不同,赵小穗在故事中是作为一个正面人物而存在的,她看似古板木讷的坚持,看似在当代情事和性事都开放的社会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实际上获得了内在的尊严,他与男朋友卢昌泉在外出吃饭时,采取AA制,并避免婚前同居。她始终坚守和珍视自己的尊严,并没有因为他人的影响就改变自己对于人性的坚守。也正是因此她获得了珍贵的去省经委工作的机会,但也正因为如此她也放弃了宝贵的机会。她是底层挣扎的小人物在夹缝中挣扎的另一个方面,面临同样的处境,她却选择了坚守,珍惜自己的尊严,不肯活在阴暗的道德和人与人的算计之中。她与这一切人都划清界限。她是社会生活的另一面,代表着光明,纯洁和理想的一面,她的故事同样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正是这两种甚至许多不曾见到的其他形式的生活装填,才丰富了整个的社会生活。他们的导师夏青山、师母、赵小穗的男朋友卢昌泉,都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他们的选择和经历有着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夏青山的懦弱和道貌岸然,师母的强势笑里藏刀和卢昌泉的无耻自以为是,不仅仅表现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更衬托出了赵小穗的坚守,在当代的社会生活中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三、结语

作者在这篇小说的写作中加入了一些理想主义的色彩。赵小穗最后的选择所表现出来的英勇,几乎难以置信。为了不与生活中庸俗、算计、欺骗同流合污她不在乎自己触手可及的机会与利益, 在她的观念里,即使自身保持了清白,但接受了不坦荡的机会、不光彩的利益也与庸俗、算计、欺骗做了同谋。孙春平在这部小说中,对另外一种可能性进行了挖掘,就是人性内在尊严的可能性。小说讲述故事中的可能性,讲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但同时它也在探索人性的可能性。《怕羞的木头》从现实主义出发,向我们描绘了几个底层人物在人性面前的纠结与挣扎,不仅让我们看到那些庸俗、算计、欺骗的部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光明纯洁的部分。在当下的小说写作中, 有一种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被回避,那就是人可以在他的道德实践中向善, 人的形象有可能不是庸俗的, 而是高贵的;不是阴暗, 而是明亮的;不是蝇營狗苟、随波逐流, 而是决意做出英勇的选择。对此, 小说家们较少探索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 小说家们似乎并不惧怕阴暗、庸俗, 不惧怕拉动人性向下的地心引力, 但他们在明亮、高贵和善的可能性面前却在退缩。孙春平却在这种背景下,选择了去探索这种明亮和高贵。

孙春平敬重普通人的力量底层的“弱者”、平民百姓为了冲出“禁制”不惜牺牲自己内心的善良与真诚,以求得突破一直困扰着自身生存的限制,他们可以付出各种努力。由于这个原因,它构成了“弱者”内心中的精神上的痛苦,这远远超过了肉体上的痛苦。 这种痛苦是具有其特殊的时代内涵的,只有真实的“痛苦”才能造就真正的崇高精神,只有真实的“痛苦”,才能证明精神的力量。“精神”是物质需求大行于世的今天,仍然被无数普通人念念不忘的心灵力量。孙春平很在意这种力量,他的小说中即使有时触及到了社会中尖锐的阴暗面,却并没有给人留下消极的情绪,因为他始终尊重“精神”,始终相信这些平凡的普通人心中活跃的有力的精神,寄托者人性的光辉。

参考文献:

[1]杨丹丹.人性呈现的可能性及其限度——近年孙春平中篇小说的一个侧面[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02):1-5+37.

[2].孙春平:平凡人性中的亮光[J].当代作家评论,1996(04):126.

[3]李新. 新世纪文学中的底层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高宇桐(1996-),女,黑龙江东宁市人,延边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延边大学)

猜你喜欢
校园生活底层导师
开学复课按下“暂停键”,但“校园生活”不停歇
农民建筑工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写给厌学的你: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底层!家长也读读!
校园
“底层文学”向何处去?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
略论“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