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电影中“女权主义”思想发展浅析

2021-09-10 07:22曾若尧
文学天地 2021年2期
关键词:艾莎女权主义浪潮

曾若尧

摘要:作为享誉世界的启蒙电影,迪士尼公主电影中的种种思想都值得我们深深探究。从第一部公主电影《白雪公主》问世到《冰雪奇缘2》热卖,跨越了将近八十年的时代变迁的的十三部公主电影虽然没有故事上的连续性,但仍有一条线索:女权主义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升。本研究围绕以《睡美人》,《阿拉丁》和《冰雪奇缘》为代表的迪士尼公主电影的不同阶段分析女权主义因素的发展,深入思考其在动画电影及大众媒体上的表现和进步,以及今后动画电影的发展方向。

一、导言

“Dream big, princess”是迪士尼发布的一系列宣传视频的核心内容,这些视频强调了女性如何独立成为公主。从1937年上映的《白雪公主》,到2019年上映的《冰雪奇缘2》,迪士尼公主电影陪伴着世界各地的孩子度过了童年。对于女孩们来说,迪士尼公主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中独一无二的角色,也是她们一生都想模仿的对象。纵观迪士尼公主电影的几十年,不难发现迪士尼公主的形象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可以说,迪士尼公主电影的发展史是女权主义演进的一个缩影。从近乎完美的白雪公主到叛逆的艾尔莎,迪士尼公主的形象越来越贴近现实,女权主义倡导的形象越来越不定型,越来越独立和自由。而她们不仅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女性形象,还融入了很多男性元素。在一篇研究文章中,作者用编码的方法把这三个版本分为经典,萌芽和复兴。经过大量的数据研究,他得出结论,迪士尼公主的形象正朝着观念进步和雌雄同体的方向发展。

迪士尼公主电影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反映主题和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第一代公主包括白雪公主、灰姑娘和睡美人,代表了20世纪初到中期电影上映时盛行的美国家庭主妇的社会理想。第二代公主包括《小美人鱼》、《阿拉丁》、《风中奇缘》和《花木兰》,已经有了女权运动所倡导的妇女形象的影子。第三代迪士尼公主包括《公主和青蛙》、《冰雪奇缘》和《勇敢的心》,他们向着更加现代化的价值观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这三代公主中的三个典型形象来分析性别刻板印象是如何一步步淡出迪士尼公主电影,而女权主义又是如何一步步融入进公主角色的塑造中的。

二、第一代公主——等待王子的公主梦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废奴运动的兴起,出现了以争取妇女选举权和政治权利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波女权运动。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为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同时,仍然坚持妇女是弱势群体的传统观念,认为她们应该属于家庭并为家庭作出贡献。此外,在这一时期,美国经历了频繁的动荡,女权运动无法得到大规模的关注和支持,一些先进思想无法进一步传播。

在这种背景下,迪士尼第一代公主电影普遍反映出女性确实拥有政治权利,但她们却极度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公主始终是男权社会从男性角度所界定的完美女性形象,无一不是美丽、温柔和善良,天真、无辜却极易受到陷害。当他们深陷困境时,无一不是在等待着王子的救赎,而王子总是比公主显示了更多的智慧和独立性。女性自身的行动通常是消极被动的等待,所以公主们仍然是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中,并最终满足他们的浪漫情结。

《睡美人》中的奥罗拉公主便是这种思想的集大成者。电影开篇就是公主刚刚诞生就已经被安排好了婚姻。整部电影中公主的日常生活都是在做家务,唱歌和跳舞及沉睡,而不是一些更具智慧的脑力劳动。这些剧情的设定与当时社会主流思想——对于性别角色分工有着严格的定义,女性的社会功能主要是做家务和照看孩子息息相关。对于奥罗拉来说,等待爱情婚姻和照顾家庭就是男權社会所赋予女性的使命,女性已经被男权社会的价值观所内化,只能屈从于父权主义。在奥罗拉公主被诅咒之后,斯蒂芬国王把欧洛拉托付给了三个小精灵。她对生活、爱情和自我身份方面没有选择权和掌控权。在外貌方面,睡美人也结合了当时社会对于美人刻板印象。“睡美人/夕阳的金色光芒在你的头发里/性感的嘴唇,红色,红色的玫瑰”这几句在电影主题曲中不断被重复的歌词完美体现了美国人心中的理想外表,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整体性沉没于历史地表,处于整体无意识状态中,女性的困境总要等待以王子为代表的男性来拯救。生命也只有在获得男性的爱情,才具有女性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并且地位远远低于男性是当时整个社会的共识。

尽管睡美人可以堪称一部极具当时人们所信奉的刻板印象的电影,但是这部电影票房的失败也可以从侧面表现出第一波女权主义还是在社会掀起了一些波澜。起码有越来越多的人对这部过于理想化的电影并不买账,对那个除了美貌与善良之外一无是处的公主并不喜爱。这也促使迪士尼公主电影走上了革命之路。

三、第二代公主——自由的梦想

1963年Betty Friedan出版的《The Feminine Mystique》这本书挑战了女性只有作为妻子和母亲人生才有价值的传统思想,并引发了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这次女权主义运动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末,并随着民权运动而兴起。其主要思想是关注妇女的法律和社会平等并谴责男权社会的性别歧视,从根本上改变整个社会对于女性的固有印象和想法,逐渐解放了禁锢女性的道德枷锁。

20世纪90年代掀起的第三次女权主义浪潮则修正和强化了第二波女权主义运动的一些观点,更加关注不同种族、阶级和取向的问题,倡导每个女性追求独属于自己的美丽的定义,追求独特而不是千篇一律。

这两次女权主义浪潮深深影响了想要紧紧抓住大众文化的迪士尼电影。在努力摆脱父权主义控制的背景之下,第二代公主们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真正梦想而挑战权威和现状,敢于追求爱情,反对种族歧视,打破等级制度,赋予弱势群体话语权。与第一代公主一直优雅和善良的刻板形象和举止不同,第二代公主的性格则各具特色,行为和姿态也更加灵活和多样。

《阿拉丁》中的茉莉公主正是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和第三次女权主义浪潮的结合体。她是一位少数族裔公主,也是迪士尼动画中的第一个非白人公主;这强化了第三次浪潮中对种族和文化多样性女性赋权的思想。她勇于追求爱情,向往自由,追寻自我,展现了女性的智慧和主动性。她反对政治婚姻,拒绝社会所施加在女性身上的义务;她梦想为爱而结婚,拒绝沦为一个为了家庭的荣光和生育的义务而与男人建立婚姻关系的玩偶。这恰恰是第二次和第三次女权主义浪潮中所宣扬的婚姻自由和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人生目标。正如电影中茉莉公主所告诉自己的,“我不是被赢得的奖品”。电影中男主人公的出身不仅发生了改变,而且阿拉丁的形象也不像前几位王子一样完美,比如阿拉丁曾靠偷东西谋生和欺骗公主,这些都挑战了男性的权威和至尊地位。另外,不同于第一代公主电影中完全以爱情作为主题,阿拉丁中的爱情故事虽然存在,但并不是剧情的主要线索,反而是反面角色与正面角色之间的冲突成为了主线。

虽然电影《阿拉丁》充满了女权主义色彩,但这部电影仍然不是一部真正的女权主义电影,只能算是迪士尼重塑品牌文化的一次认真尝试。因为尽管公主试图挑战传统的父权制价值观,但也重复着之前王子保护和拯救公主的老套路。这也给人留下了男人在危急时刻仍然强过女性的想法,削弱了茉莉公主的独立形象。

四、第三代公主——超越自我成长的梦想

在距离第三次女权主义浪潮过去十几年后,第四次女权主义浪潮在2012年左右开始出现。现代社交媒体使得女性在社会中面临的窘境和歧视在网络上传播,促进了全球对当代女性所面临问题的谈论。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女权主义浪潮下诞生和发展的后女权主义——一种倡导在个人生活和选择方面提供新的赋权和自由的女权主义新形式——为最新一次女权主义运动提供了思想土壤。新女权主义者意识到这个世界对于女性来说仍然充满危险,工作场所的歧视以及身体和言语上的性侵犯和骚扰随处可见。与故意避开特定和具体的结构和分类的前一次女权主义浪潮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这次运动重新使用了“女权主义者”这个标签,并且引以为豪。这次运动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对于社交媒体的使用,网络使得更多的新思想传进千家万户,增加了为女性平权的基础 。

在这一大背景下,迪士尼在距上一部公主电影《花木兰》上映11年后,推出了一部新电影——《公主和青蛙》。在新女权主义时代下成长的公主们不仅拥有和男性同等的权益和机遇,更是摆脱了早期公主形象中“被拯救”的标签,强调了女性摆脱压抑和束缚,勇于表达自我和超越自我的主体性,塑造了现代新女性形象,体现出较强的女性主义色彩。第三代公主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前辈所经历的父权的陈腔滥调,将重点放进女性与其他角色而不仅仅是与男主人公的关系上,把爱情作为一个次要的元素。

在新时代公主中,《冰雪奇缘》把女权主义推向了高潮。与以往公主不同,艾莎不仅是一位公主,更是女王,她全面掌控自己的权利和自治权。在电影中,艾莎果断选择了王位和王国,体现了女性的自我压抑和释放;艾莎被妹妹扯下手套象征着压抑艾莎心底的欲望开始复苏;摘下另一只手套,脱下披风等一系列动作都象征着她要自由与自我;变身之后的艾莎,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真面目,达到了女性的自我蜕变和本体回归。

与姐姐艾莎一样,妹妹安娜虽然前期一心只追求爱情,但后期她在寻找艾莎的旅途上获得了自我觉醒。当她穿着礼服掉入水中与怪物搏斗,在生死关头为了拯救姐姐甚至牺牲自己,这些都说明她蜕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女性,

这部作品中代表通过婚姻来取得权利、金钱和地位的汉斯王子却成了反派人物,不仅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男性角色,而且成了需要被批判的对象,也更进一步反衬了需要独立、自由、平等的新现代女性形象。

当然,这部影片虽然被冠上真正的女权主义公主电影的称号,但是也继承了一些传统刻板印象。例如,影片中安娜与汉斯王子见面不到几个小时就决定与他结婚;后来拯救艾莎时依然想着只有男性角色的真爱之吻才能起到作用;最后艾莎再一次回归王国,这些都再一次强调了前面二代公主电影的核心——只有回归家庭才能真正幸福,削弱了真正的女權主义的内核。

五、影响

在一项对在小时候观看过迪士尼公主电影的公司职员的一项调查中,研究者发现这些被调查对象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电影中传达的思想的影响,可见公主电影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长期影响。前期的迪士尼电影对女孩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给观看者植入了性别刻板印象。但是这些早期电影却有益于男孩发展,更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在迪士尼公主电影越来越倾向于女权主义的当下,这些电影比起早期电影的确使得女孩更加独立和追求个性,更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那么过于注重女权主义的进入会不会反过来给男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这是一个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多雌雄同体的女性角色和越来越多缺乏男子气概的男性角色的出现,会不会给孩子们带了性别角色方面的困惑?这是教育者和动画电影创作者应该在日后去深入关注的问题。

六、结论

随着时代和社会价值观的发展和改变,迪士尼塑造的公主形象从柔弱、单纯、依附于男性到勇敢、叛逆、争取自由和人格上的独立,女性的自主意识在不断加强,展现了现代女性自我认知的成长过程,以及对自身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肯定。虽然这三代公主在不断汲取四次女权主义浪潮的成果的过程中仍有着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总体上不断完善,演绎了一场由内而外的现代化转变。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市 100083)

猜你喜欢
艾莎女权主义浪潮
小白兔迷路了
浪潮发布人工智能“浪潮元脑”系统
冰雪奇缘
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探究
韦氏词典年度最热词:女权主义
新色彩浪潮
AnAnalysisofFeminisminJaneEyre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冰雪奇缘
艾莎眼中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