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独立学院的新文科创新建设

2021-09-10 07:22石琦刘大为
文学天地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新文科独立学院

石琦 刘大为

摘要:2020年5月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同时也是我国新文科创新建设的起始之年。如何在新时期继续注重新文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保障转设过程中日常教学的有序进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促进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是每一位独立学院的新文科任课教师都必须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新文科的重要组成,也是独立学院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之一,本文在新时期独立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独立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改革方向。

关键词:独立学院、转设、新文科、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transfer, The new arts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eaching reform

作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99年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创立伊始,独立学院走过了20多年轰轰烈烈的发展之路,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行了强有力的扩充。据统计至2020年6月,独立学院现已发展为243所,占436所民办高校的55.73%,1272所本科高校的19.10%。毫不夸張的说,独立学院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甚至关乎着我国整体高等教育的发展。2020年5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同年11月3日,国家教育部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正式召开,明确指出新文科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于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的创新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和部署,为高等教育中的文科专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在面临独立学院转设发展和新文科建设的双重机遇的挑战下,在新时期不断强化价值引领,坚持全面推进课程的思政建设,在传承中进行不断创新是独立学院文科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新文科专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由于专业理论性强、文学概念抽象、创作时代久远、阅读作品数量繁多等因素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无法很好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新文科的背景下,转设中的独立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一定要努力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文科人才。本文从新时期独立学院及其学生的特点出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创新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独立学院的价值和意义

在独立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辐射极其深广,它不仅是汉语言文学、国际汉语教育、文秘等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也是新闻、影视编导、艺术设计等专业的选修课程,还是金融、财务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等其他专业所要学习的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如何更好地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基本知识的人才,如何通过汉语言文学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提升学生未来在就业时竞争力,无论是在党政机关、科研机关、高等院校还是企事业部门,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至关重要。

二、新时期独立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未来民办本科高校想要在高等教育某些领域实现引领,就要主动探索普及化时代的特征,用‘让全体学生获得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和技术变革能力’的普及化时代质量观来办学,在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引导下,关注学生通过高等教育实现的价值增值,办好具有鲜明特色的民办本科高校,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一[1]新文科理念的提出,为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持续化良性发展指明了道路。教师需要更加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开拓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方法、适度调整教学内容,是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核心。

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创新教学

(一)打破教材体例的局限

在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教材一般都是按照文学史的体例划分,依据时代与文体类型,把作家的创作人为割裂开来,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碎片化,无法系统地掌握作家整体的创作思路和作品风格。打破教材的局限是提高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质量的首选。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可以摆脱教材章节的桎梏,按照教学目标的设定重新规划教学的内容和顺序。经典作家个人文学历程的整体性把握会更加细致的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线性的历史文学观。在此基础上,同时代的不同作家各自相似主题、创作手法的经典作品可以进行互文式赏析,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立体宏大的文学世界。

(二)打破教学方式的局限

越来越多的科技教学设备和手段成为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的有力工具,多样化地开展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在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里,作品创作背景一直是教学过程中弱化的存在,老师往往偏重于对作品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整体时代的感知,让学生走近那个遥远的时代,真切感受过去的社会生活、时代样貌和国人的渴望与需求,再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就会事半功倍。课程效果的考察也应该打破仅仅依靠考试的单一层面,加以课堂报告、课后研讨、论文写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精神和表达能力。

(三)打破学科设置的局限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新时期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程自身的知识讲授,因此打破学科设置的壁垒至关重要。《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明确提出:“文科教育融合发展需要新文科。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奔腾而至,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需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 。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二[1]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除了深入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相关内容以外,更应该了解一些文学理论、美学和社会学的知识。文学理论是学习文学史、文学批评等文学知识的前提和基础。美学则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社会学更是研究了与文学相关的一系列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结构、民族、城市、乡村、婚姻、家庭、信仰等领域。教师必须开阔学生的视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掌握文学本质论、文学发展论、文学创作论和文学鉴赏论。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美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才能够在文学作品解读的时候跳脱出零散的、片面化的个人感受,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打破培养目标的局限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的2021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完善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育人网络;指导高校全面推进文科的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因此,独立学院想要更好的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思政素养,教师必须跳脱出纷繁的创作思潮与流派,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把握文学书写中的历史主流脉络。在经典作品的赏析中,引领学生充分的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中国人民不屈抗争的毅力。学生只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课堂上装进头脑里,才能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

从独立学院当前的办学实际出发,完善新文科课堂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课堂质量是当前独立学院新文科教学工作的首位。在它转设的特殊时期,我们进一步反思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努力打造精品课程来推动学生的素质不断提升,帮助他们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强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1简介:姓名:石琦,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年2月,籍贯:江苏徐州,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职称: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讲师,学历:山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2:刘大为,空军勤务学院副教授,硕研

(1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2空军勤务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现当代文学新文科独立学院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