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实践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2021-09-10 07:22文杰刘华阳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文杰 刘华阳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在重视学生主观体验的前提下推行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由于在性质上具有比较典型的主观性,无论是心理问题的解决还是教学方法的应用,都需要将大学生个体作为主体引起充分的重视。本文重点分析了体验式教学模式与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明确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融合教学方法应用的预期效果,并进一步提出明确教学工作目标、丰富完善教学组织方式、科学规定教学评价指标三个有利于提升两者融合教学效果的建议性措施,力求通过改革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教学效果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7-0092-02

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教师首先对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原理和侧重点有一个明确的认知,随后再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课程内容应用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与体验式教学具备一定的适宜性。

一、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总体概述

所谓的体验式教学,是指在课程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积极结合学生的主观需求和基础学习能力水平,在教学切入点的选取以及教学方法的应用上更加注重有效性和合理性,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运用能够达成互动并且给学生带来真实的教学体验的课程教学方法。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言,学生的主观感受对课程教学效果所带来的影响较其他学科更为突出,更应当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获得真实的教学效果反馈,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大学生群体实际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依托课程教学和其他辅助措施促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1]。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体验式教学法融合的意义

(一)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特征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大学生群体在特殊的成长阶段应当重视的关键性问题,更是大学生群体思想和精神教育层面应当接受的一项重点教育内容。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群体既是教育的接受者,又是这方面教育的服务对象。应用适当的方法开展好这方面的教育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体验式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主观感受作为教学开展的观察目标和追求指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感受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会受到高度的关注。这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关注程度有一定的匹配性。

(二)利于丰富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于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来讲,其中包含了较大比例的理论性课程,相对固定的理论课程与实践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个体差异缺乏适应性。如果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开展这部分课程的教学,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主观积极性会受到影响。且学生个人对于理论知识内容的理解也会存在全面性或准确性不足的问题[2]。另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工作开展中应当明确的一个主要教学模式和目标,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实践教学体验不足,在教学中的实践参与度也是相对较低的。有了体验式教学法的融入,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不仅能够在客观上丰富教育教学形式,更能够取得更为切实的教学效果。

(三)获得学生更为真实的学习效果反馈

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主观性上更强,且来源于真实体验的学习状态反馈和问题反馈更具可信度和真实性。这是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对于学生来说,这种主观性会促使其获得更为真实的教育教学感受,教師只要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重视为学生搭建更为切实有效的师生交流平台,注意与学生交流时方式方法和态度的正确应用,就可取得更为切实的课程教学效果。这也便于教师在教学开展中获得更为真实有效的学生反馈信息,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教学组织方式和执行方式提供参考[3]。

三、基于体验式教学方式辅助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提升的路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育教学目标是整体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且实践课程的组织实施效果也容易受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影响,在具体的教学实施效果上存在差异,教学目标的制订在客观上难度相对较大[4]。这就更反映出设置科学的前期教育教学目标对于取得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对于教师来说,在正式的课程教学组织开展前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好教学目标的分析是进一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主观上的学习需求,教师一方面可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对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初步评估,并且针对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隐患或已经出现的问题为教学目标的规划提供参考。只有首先结合学生的需求和课程教学的要求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为进一步的课程教学开展提供保障。体验式教学本身也需要教学资源条件和教学组织模式的支持。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需要结合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预期效果分析并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确保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完成教学目标起到辅助作用。

(二)丰富教学组织模式

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为真实有效的教育教学体验,合理应用不同类型的教学工具和教学组织形式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目标的实践,从学生的主观感受入手进行观察可知,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本身就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激发其主观上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当学生主观上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升,学生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体地位也就更加突出。

不同的课程内容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教育教学素材与工具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要求教师在教学形式的具体组织实施的方式方法上要注重合理性,结合实际引入一部分具有先进性的教育教学工具和教学模式,为学生获得更好的互动体验提供帮助[5]。

另外,关于教学互动平台的搭建工作开展方面,多媒体教学工具和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系统融合应用也有利于整个教育教学流程更加生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到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对于其个人的事物判断结果造成的影响。或者通过环境的营造,引导学生说出外部环境因素对其心理状态变化的影响。

(三)科学规划教学评价指标

在融入了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后,教学评价的方法和维度也会同步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评价效果,教师应当积极结合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征分析合理实施教学评价的有效切入点。基于学生的主观教学体验和问题反馈等环节设置相应的评价项目环节[6]。具体来说,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从课程教学的客观要求角度出发对课程教学范围内的教学目标要求进行分析并观察学生的落实情况,更要重视体验式教学效果的实施情况。例如,设置学生主观教学评价反馈通道,将其结果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相关指标,或者针对学生参与体验式教学方式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反向参照指标,切实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对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最终为此种教学方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提供更为切实的保障。

四、結语

综合分析可知,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先进性和学生参与程度的深入性为这种教学方法与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融合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应正确认识两种教学方式融合应用的正面意义,并结合具体教学环节中的前期目标设定环节、中期教学实施环节以及后期教学评价环节,运用更为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为取得更好的课程教学效果提供支持,同时也及时发现体验式教学方法在进一步应用过程中的改进和优化方向。

参考文献:

[1]邓湘穗,李赢.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实践———以人际交往为例[J].新一代:理论版,2020(03):17.

[2]张微.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视界,2020(12):49-50.

[3]张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设计———以《生命的意义》为例[J].科技资讯,2019(29):166+168.

[4]刘钊乐,尹海兰.基于“体验式”教学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课程设计———以“人际交往”单元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32):73-74.

[5]唐桂梅.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究———以“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为例[J].教育进展,2020,10(04):6.

[6]申权威,张丹丹,尹磊,等.“翻转+体验式”课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创新与实践[J].医学教育管理,2020(02):90-96.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