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思政”工作格局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2021-09-10 07:22王明磊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大思政高校辅导员

王明磊

摘要:“大思政”工作格局是根据新时代发展以及高校教育教学工作革新应运而生的新型工作格局,有助于实现对学生全面培养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此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就成为加强辅导员队伍能力的重要路径,想要高效发展壮大辅导员队伍,应对辅导员岗位的职责、工作等内容具有清晰认知,并通过专家化发展等途径扩展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大思政”工作格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前言:随着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目标的提出,各大高校对辅导员队伍结构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提升辅导员队伍学历水平,部分高校对此更是引入了博士、教授等高学历、高资历辅导员,为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工作起到重要作用,相关机制建设在整体上呈现逐渐递进的发展态势。然而由于传统理念过于根深蒂固或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原因,致使部分高校的辅导员职业化工作仍存在阻碍,这时“大思政”工作格局的提出又为辅导员队伍发展工作提供了方向。

一、现存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道路的阻碍

(一)辅导员自身专业与岗位工作脱离

我国高校辅导员存在的统一弊端就是自身所学专业与实际岗位工作不对口,大部分辅导员为理工科或是文学科毕业生,专业知识与教育背景的不同,致使其不能将专业知识有效运用于工作岗位中。高校辅导员工作更加重视政治修养和职业工作能力,然而大部分辅导员在正式上岗前并未接受相关专业的岗位能力培训,致使学术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或者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多为对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保障工作,这需要高校辅导员对此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开展与学生的交流、会议活动等,缺乏学术内涵的相关活动,即便辅导员在日常在工作中重视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活动的反思,但仍缺少对自身学术和专业能力的促进。若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自我提升能力弱,势必会影响工作效率和情绪,进而不利于工作进行。

(二)缺乏明确的职业标准

岗位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工作评价等方面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规范标准的重要体现,特别是辅导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水平。针对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任职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高校在聘请或招聘辅导员时更加重视人员本身的学历背景,要求是党员的同时必须具备是高校毕业生的优秀条件,而对应聘人员的性格特点、心理强度等方面较为忽视。除此之外,在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方面也存在不良现象,高校将侧重点落于学生学习、就业等方面,却忽视辅导员为班级定制的相关管理体系、教学理念创新等工作进展情况,这无疑会影响高校辅导员对岗位工作的态度[1]。

(三)缺乏合理的辅导员工作评价机制

优化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机制是推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完善的工作评价机制会让辅导员感受到更加公平的待遇,有效引导辅导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开展岗位工作。然而,部分高校忽视关于辅导员工作评价机制的重要性,缺乏相关认知,致使辅导员在工作中缺少岗位认同感和职业价值观念,这种情况会对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工作造成巨大的阻碍。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路径

(一)高校应加强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工作的认知

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辅导员队伍本身和相关政策、措施进行优化和改革。在此过程中,應首要重视高校与教育教学部门有相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加强对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工作的认知,进而高效推进相关工作。普遍情况下,拥有领导或上级层次人员重视的工作通常能够有效进行并完成。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工作也是如此。只有高校重视这一工作的开展,并提出相关举措,会有利于保障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工作落到实处,减少因各种因素导致的工作实施阻力。国家对高校的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发布了相关文件,高校应重视这类文件的发布,并根据其内容对相关工作进行改革。高校应对构建辅导员队伍的意义和重要性有明确的认知,并意识到辅导员具备优秀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和高校正面形象起到的积极作用。总而言之,高校应重视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工作的开展,注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而完成高校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2]。

(二)加强辅导员对职业化发展工作的认知

当高校提升自身认知,加强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后,就应加强辅导员本身对岗位工作的认知,只有辅导员具备正确的思想认识才能保障国家或高校提出相关措施的有效实施,并发挥其最大价值。根据对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了解和调查后发现,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具备优秀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在专业课学习中多是表现优异的学生,这有利于辅导员为岗位工作投入积极饱满的热情。但不得不承认,部分辅导员对岗位工作的认知较为片面,侧重点过于偏颇,只重视学生的生活管理方面或是对学校下发工作的完成情况,缺乏对学生全面管理和培养。对此,高校应重视加强辅导员对岗位工作的全面认知,并引导辅导员产生岗位认同感,并引导其将辅导员工作视作学习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并为自己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详细计划,促进个人发展[3]。

(三)加强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性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已经不再仅限于对学生学习方面的管理,而是从学生生活、学习、素质教育等多个方向抓起。辅导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在校期间不可或缺的管理体系。然而部分高校辅导员并没有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知识体系进行创建,而仍是沿用以往传统的教学工作体系,这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因此辅导员应重视构建一套优秀的教学知识体系,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站在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和辅导员工作的意义角度上,加强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性,明确辅导员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能够有效促进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高校还应重视创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辅导员工作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学习管理情况、生活管理情况、素质教育、教学制度创新、构建科学知识构架等多方位辅导员管理工作都纳入评价机制的范围中,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提升辅导员工作的公平性、客观性,还可以有效提升辅导员的工作动力,引导辅导员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工作。

结语: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工作顺利进行,是“大思政”工作格局下的重要建设目标。高校和辅导员应加强对此工作开展重要意义的认知,并对出现的辅导员自身专业与岗位工作脱离、缺乏明确的职业标准、缺乏合理的辅导员工作评价机制等问题予以充分重视,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并积极落实,从而推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工作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刘蜜.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径探究[J].河北企业,2021(03):137-138.

[2]李万波,赵翠.“大思政”工作格局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3):94-95.

[3]唐琳玲.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径探究[J].轻工科技,2020,36(10):110-111.

猜你喜欢
大思政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探究
“大思政”视野下高职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