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嵌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法及路径研究

2021-09-10 19:45刘燕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路径研究人工智能

刘燕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项先进技术已经逐渐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加强对人工智能嵌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能把握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及教师角色多样化等教学新特征。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高校思政課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主动适应并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改革领域中的应用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的理论与实践水平,确保充分发挥出人工智能技术优势,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本文将从深度学习、自适应学习及机器人三个角度出发,根据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求,系统分析人工智能嵌入高校思政课的方法及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3-0151-02

国务院发布的智能发展规划对于推进教育智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主要指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教学方法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智能化的新型教学体系[1]。2019年8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强调重视思政课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发展及人工智能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一、人工智能嵌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法及路径

(一)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嵌入

高校思政课的核心是“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课程应为当代大学生的生存发展赋能,使其能够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具有个性化功能。虽然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但仍然有部分学校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功能与主体地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崛起,诸多高校在思政课上以MOOC、SPOC与翻转课堂等形式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但课堂上学生被动学习与参与度较低等问题仍然无法得到改善,即无法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随着人工智能进入国家战略并在教育领域得到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以教师为中心”的问题将会逐渐得到解决。

1.反馈真实数据

自适应技术作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核心应用技术,主要通过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交互教学设备,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及反馈协调人力与资源分配。计算机能够通过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问题、任务及经验反馈,反映出需要调整的教学材料,以此形成以真实数据为导向的个性化教学模式[2]。自适应技术与传统大班授课有着显著区别,它会将常规的教学内容细化为更小的单位,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将小单位进行重新组建,为学生提供更合适的知识模块。自适应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应用,主要依靠学校智能系统中所嵌入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根据可穿戴设备、App终端设备及情绪感知等智能化技术,对学生思政掌握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如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最后在大数据基础上为学生进行实时推荐,确保学习材料与策略能够最适合学生,以此实现对学生思政课学习模式的优化。

2.个性化教学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应借助自适应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仍然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教师同时进行几个不同专业的大班思政课教学已成常态化现象。在自适应技术的支持下,高校教师能够轻松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在常规教学中大胆运用,并吸引学生使用相关软件。当代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强,所以教师不必过多担心学生对自适应技术的接受能力问题,而需要将精力更多放在如何增强自适应技术有效性方面,如何高效运用自适应技术等[3]。高校思政课教师还需要认真处理自适应技术下教学改革的变化与当代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之间的关系,避免西方自由主义及极端主义的侵袭。

(二)深度学习技术的嵌入

Wi-Fi等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极大地推进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教师在此基础上纷纷开始探索问题驱动、线上线下结合等教学方式,但在课堂上学生被动做笔记应付考试的现象仍然十分常见。人工智能的嵌入能够有效改变“教”的全过程,既可以轻松实现智能化教学,又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自主化。

1.教学智能化

深度学习技术是实现教学方式智能化的重要路径,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正是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极大推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度学习源自人们对人工神经网络的探索与研究,它主要以模仿人类的大脑结构及运行状态为核心,在联结学生计算机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在深度学习技术的支持下,计算机能够实现智能认知,系统也能够了解每位学生的状态及学习可能,为自适应技术的开展奠定基础。深度学习可解析每一位学生的外在行为及内在心理特征,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及教师精准教学提供服务。高校思政课在开展教学改革过程中,既可以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开展智能备课、阅卷、评估及反馈活动,又能够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帮助教师收集与整理教学资料,辅助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4]。目前,智能穿戴设备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已经具有很强的可能性,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些技术,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及道德法制教育活动,例如,开展虚拟实践活动,利用智能化设备使学生可以随时参观革命纪念馆,抑或使学生“进入”某段模拟的历史场景。这些方式对于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及体验感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同时深度学习技术还能够采集学生的活动数据反馈至教学系统。

2.学习自主化

深度学习技术是实现学习方式自主化的重要路径,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理念。当深度学习技术嵌入后,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深度学习技术与自适应技术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点及其自我学习模式,还可以使学生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快速对学习困难点进行诊断与解决,持续优化学习路径。此外,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深度学习技术与自适应技术进行自我评价与总结,师生的关注点也不再是分数,而是教与学的全过程。在即时反馈下,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思政课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增强学习信心。

(三)机器人技术的嵌入

在自适应技术与深度学习技术相互作用下,机器人技术逐渐诞生并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得到应用,教师可将开发成熟的机器人运用于“教、讲、练、评”等活动,使思政课教学改革朝着人机共教的方向发展,教师的职能由传统的以台前工作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课堂设计及课堂辅导”为主的幕后工作,教师角色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1.人机共教主导者与辅助者

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成为人机共教的主导者与辅助者,认真钻研机器人教师的特点及应用方式。机器人技术主要利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与思政课教学大数据,融合优秀思政课教师的知识经验及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工作。虽然机器人技术在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高校思政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独特性,也决定了思政课教学不可能完全取消教师的主导地位,机器人只能代替教师的部分工作,如答疑讲授、检查测试及阅卷等,在价值引领、政治认同及意识形态转化等方面仍然需要由教师开展。在人工智能嵌入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并非单纯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制订培养计划,而需要基于社会发展需求及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积极运用社会意识形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帮助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在运用机器人技术时,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扮演好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坚持新时代下的各种政治理论并将其纳入教学体系[5]。

2.个性化学习构建者与数据分析者

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构建者与数据分析者。在机器人技术支持下,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唯一的“传道授业”主角,而需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帮助学生构建个性化学习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具备为学生提供多课程学习资源的个性化教学能力,除了需要增强常规的专业化知识学习外,还需要持续学习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目前,相关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如Knewton自适应教育,教师需要对此项应用进行研究与探讨,结合教学实际寻求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途径。当机器人获取学生数据后,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担任好辅助者的角色,以保证机器人技术嵌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嵌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教师应加强对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研究,运用自适应技术进行数据反馈及实现个性化教学,运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教学智能化及学习自主化,运用机器人技术转变自身角色定位,成为人机共教的主导者与辅助者,以及个性化学习构建者与数据分析者,确保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于一群.新时代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难题与对策[J].高教学刊,2020(26):167-169.

[2]孟祥瑞.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供给:内涵、维度与路径[J].高教学刊,2020(28):99-102.

[3]王冰丽.应用型高校思政课“中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思考[J].高教学刊,2020(28):139-142.

[4]胡金富.智慧课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04):176-179.

[5]张光哲.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启示[J].南方论刊,2020(08):91-93+108.

(荐稿人:桑雷,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路径研究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