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主阵地 打好“主动仗”

2021-09-10 21:47周柱成纪敬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学校

周柱成 纪敬

【摘要】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党在十九大提出的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学校目前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这个任务不是靠一个人、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需要学校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是每一个人责无旁贷的责任。我们要以新举措对标新要求,以新探索推动新发展,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任务,奋力开创学校教育的新局面,为国家提供更多优秀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民族地区;学校;意识形态

一、提高政治站位,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

学校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把传播党的思想、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第一职责、第一担当,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种好“责任田”,巩固、发展和壮大主流意识形态,守好前沿阵地。要坚持党对教育的领导,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动力和活力所在。要充分利用思政理論课、社会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国情教育,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谱写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和谐共生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要深刻认识到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特点,深刻把握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牢固树立“一条道路”“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和“五个维护”的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视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在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担当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同使命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成就梦想、体现价值。

二、坚持正确导向,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

好的教育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铸魂育人之“盐”融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做到化于无形、融于细微,既“润物细无声”,又“细品有回味”。

要注重深化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将学校2800多名各族师生参与建党100周年各项重大任务的过程,打造成一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殊思政课,通过总结凝练思政教育工作的经验和模式,利用扶贫走访、“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开展等契机开展宣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传递给师生群众。要注重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育人体系,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充分结合各族学生的鲜明群体特征,将“有意义”和“有意思”相结合、思想性和普遍性相结合、“喷灌渗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做好学生成长“拔节孕穗期”的“田间管理”,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团结和睦校园氛围。

三、强化守正创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第九中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回答好“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时代命题,担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要位置。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和基础,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一体”的教育体系,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永葆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以铁的担当扛起新时代使命。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在广大师生中组织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精神,引导各族师生深怀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力践报国之行。要不断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学习好、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宪法规定的公民责任,推广好、普及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而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于个人来说,是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有利于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舞台和成就事业的平台;对民族来说,有利于促进民族的发展进步;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

总之,学校要守好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守正创新,坚决扛起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与责任。

参考文献:

[1]李福岩.如何做好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0,10(04)

[2]徐素秋.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J].中小学校长.2020,(08)

[3]唐晓玲.宗思韬.浅谈新时期校园意识形态安全工作[J].河北农机. 2020,(07)

1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第九中学 2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第十中学 新疆 喀什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学校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学校推介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