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刺非织造布微生物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

2021-09-11 02:10雍园园王远富刘双营
山东纺织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织造布紫外线防范措施

雍园园,王远富,王 静,刘双营

(山东省永信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200)

水刺非织造布产品具有手感柔软、吸湿性好、透气性好、无化学粘合剂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护理和美容用品等领域,如防护服、口罩、一次性纱布、卫生巾表层、面膜布等。此类产品对水刺非织造布的卫生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必须杜绝水刺非织造布的微生物污染。

1 微生物的特点

微生物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它们无处不在,环境适宜时能够快速繁殖。其特征:(1)繁殖速度快: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细菌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可以繁殖一代,例如大肠杆菌20 min可以繁殖一代;(2)分布广泛:有高等生物的地方均有微生物生活,动植物不能生活的极端环境也存在微生物;(3)数量多:在局部环境中数量众多,如每克土壤含微生物几千万至几亿个;(4)容易变异:采用物理化学因素处理后,微生物容易发生变异[1]。

细菌、真菌依据GB 15979-2002《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卫生标准》进行检测,蜡样芽孢杆菌依据GB4789.14-2014《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孢杆菌检验》进行检测,水刺非织造布微生物的主要测试指标有:细菌、真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蜡样芽孢杆菌。

2 微生物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影响产品微生物主要有六个因素: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测量。本文通过微生物影响因素鱼骨图(如图1所示)进行具体的分析。

图1 微生物影响因素鱼骨图

2.1 人员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人员是最大的污染源,也是生产管理中的难点。操作者的质量意识,对微生物管控的认识,对工作的态度等因素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由人员引起的微生物污染原因:责任心差、消毒不规范、质量意识弱、操作不熟练、不遵守操作规程等。

防范措施:操作工勤洗澡、勤换衣服、勤理发;进入车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和帽子;双手酒精消毒,戴手套,鞋底消毒等;定期进行质量培训,提升员工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定期进行操作使用培训,提升员工操作规范和操作水平。

依据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300 cfu/只手,并不得检出致病菌[2]。一线操作人员的手直接接触产品,其微生物状况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微生物情况。表1是员工使用消毒液洗手前后手表面细菌检测结果表。结果表明,消毒后人手菌落总数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表1 员工消毒液洗手前后手表面细菌检测结果

2.2 机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机器指生产设备及工艺专件,产品从纤维除杂、喂料、成网,到水刺布加固、烘干、分切、包装等过程中均与设备接触。影响因素有:机器消毒不规范、清洁不彻底、保养不及时等;烘干机温度太低,排湿不及时,烘干不彻底,布面发潮也会导致微生物滋生;管道表面不光滑,挂花、积花严重;设备漏油,出现疵点,带病作业等。

防范措施:在生产过程从原料投入到铺网,整个过程应在一个密封的设备和管道系统中进行,所用的生产设备泵和管道应采用不锈钢材质[3];机台表面定时清洁、消毒;烘干机设定合适温度,及时排湿;设备定时定点检维修,杜绝带病作业。表2是机器表面微生物检测结果表,通过每月跟踪检测表明,机器表面微生物较少,符合卫生标准。

表2 机器表面微生物检测结果

2.3 原料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2.3.1原料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水刺非织造布所用的原料包括纤维、辅料和机物料,纤维包括涤纶纤维、粘胶纤维、竹纤维、玉米纤维等,辅料包括纸管、纸板、编织袋、缠绕膜等,机物料包括黄油、机油等。影响因素:原辅料本身微生物超标;运输储存不当导致原料二次污染;存储时间过长滋生微生物;外表面擦拭不干净污染纤维;在暂存室消毒不彻底进入车间使用。

防范措施:原辅料在使用前应有相应的防污措施,表面清洁干净,用紫外线照射杀菌消毒,直接与水刺布接触的辅料必须无毒、无害,产品的所有包装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密封性和牢固性;使用的原辅料应无毒、无害、无污染;有特殊要求的原辅料应标明保存条件和保质期。表3是原料和辅料紫外线消毒后微生物检测结果表,从表中可以看出,仅靠紫外线照射杀菌并不能消灭所有微生物,必须经过烘干机高温灭菌才能实现无菌的目的。

表3 原料和辅料紫外线消毒后微生物检测结果

2.3.2工艺用水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工艺用水是水刺非织造布生产必不可少的辅料,由于用水量较大并被循环使用,水中容易滋生微生物。影响因素:纤维碎屑掉入水中形成污泥;循环水长时间循环使用变质变臭;水的浊度高,水中微生物超标;补充新水不及时,循环时间较长滋生微生物;杀菌剂、紫外线、臭氧使用不规范;气浮刮渣不及时;砂滤罐反复冲洗时间不够等。

防范措施:制定循环水使用管理办法、使用杀菌剂等产品方法规范;规定大清洁和小清洁时间;规范气浮和砂滤罐使用方法;水处理过程中通过杀菌剂、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灯等提高水的洁净度。目前较常用的是紫外线消毒,属绿色、高效、无毒、无害的消毒工艺,可广泛杀灭细菌、真菌、病毒、芽孢菌等。

表4是UV杀菌后水质的微生物情况统计表。从表中可以看出,细菌、蜡样芽孢杆菌、真菌均未检出,说明紫外线杀菌效果较好,保证了水的清洁度,水中微生物得到很好的控制,水针板不堵塞,布面没有水针痕。

表4 UV杀菌后水质的微生物情况统计表

2.4 方法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方法指操作法和规章制度。它包括:工艺指导书、流程标准、生产调度、产品作业标准、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等。影响因素:操作方法不当,用手直接接触布面或将布卷直接放地面上;操作不规范,没有作业指导书,按固有习惯作业;作业无标准,操作者随意生产、包装等。

防范措施:加强技术培训,使操作工熟悉每个操作步骤;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防止出现偏移和纰漏;严肃工艺纪律,对是否贯彻执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监督;严格检验标准,保证质量稳定。

2.5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环境影响因素主要为车间温湿度和空气环境:车间湿度高,相对湿度大,容易滋生微生物;空气中的微生物不会单独存在,一般都是与空气中的颗粒结合在一起,如果空气中漂浮物多,微生物就会附着在上面,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组成菌群[4]。

防范措施:生产区周围环境应整洁,无垃圾,无蚊、蝇等害虫孳生地[2];照明充足,空气消毒或净化措施齐全;做好车间现场的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地面干净、整洁、无灰尘,定时消毒;采用通风过滤系统,送风量、排风量和设备空气加热烘干过程需要的补风量,这三者需要形成一个平衡过程[3]。

依据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装配与包装车间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应≤2500 cfu/m2[2],表5为各工序空气中微生物检测结果。

表5 各工序空气的微生物检测结果

2.6 测量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测量影响因素包括:检测仪器、检测人、取样方法、检测环境等;检测平皿和琼脂污染,检测者未消毒污染试样;检测环境不符合无菌环境要求等。

防范措施:规范取样和检测方法,并做好记录;测量人需经专业培训,具有责任心和专业精神;做好平皿、琼脂、检测环境等的消毒工作;取样后及时检测,试样不得长时间放置。

3 结语

控制微生物应从源头防范,分析影响因素并采取措施。控制人员、工序、原料、环境等环节微生物,对于产品满足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国家标准,达到客户对洁净水刺非织造布的质量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织造布紫外线防范措施
2027年全球非织造布消费量将超过1,800万t
紫外线指数,提醒你保护皮肤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石墨烯材料粘胶纤维在卫生用水刺非织造布的应用
兰精维绎丝TM致力于非织造布行业可持续发展
延江股份拟定增4亿元丰富产品品类
让人又爱又恨的紫外线
跟踪导练(五)6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