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民歌发展现状和艺术特色

2021-09-11 08:01肖磊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民歌特色艺术

肖磊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当涂民歌作为安徽地区的文化瑰宝,见证了当涂人民发展史,以其极具底蕴的歌词、曲调向当代人诉说着劳动人民经久不衰的精神与品质,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成为了当涂特有的明信片,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融合等因素的影响,当涂民歌面临着发展瓶颈,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一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即将淹没于时代发展浪潮中。而此次对当涂民歌发展现状进行重点分析,阐述了当涂民歌艺术特色,并且给予几点微薄建议,以期望能够为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寻求一条崭新的发展路径,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进步,人们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歌艺术的发展面临着较大挑战,也有诸多民歌因为失去了生存空间被永久保存下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涂民歌以其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形式、浓郁的地域特色、特有的文化价值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而不同时代的当涂民歌又体现了不同的社会现状,成为了当地劳动人民历代社会史变迁的“活”艺术,但是在社会文明发展浪潮中,当涂民歌原生态被弱化,发展窘迫,急需寻求更好的发展路径。

当涂民歌艺术特色

当涂民歌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极具当地特色,多以句为主要单位,每一个句子往往有长有短,长句可达三四十句,而短句为四句、六句、八句,在这些民歌中大多数是独唱、对唱、伴唱。而排歌在当涂民歌中也是重要的形式,通常按照时间与季节演唱,讲述的故事是完整的。同时,三、五字句以及复句民歌在当涂也存在,但是并不是很多。当涂民歌中方言较多,同一民歌中,多的时候达到了十个以上,虽很难读懂,但是却为民歌增添了较为浓厚的地域色彩。

(一)歌词

当涂民歌中,歌词是必不可少的,文字与旋律有效结合,体现了民歌的完整性,大多数是当地人民口口相传而成,所以具备了非常明显的口语化与即兴性。衬字衬词的运用也是当涂民歌的一大艺术特色,突出了地方音乐形式,衬托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哪个要你宝和珍》中称呼语“妹妹”的贯穿,使得民歌歌词内容更具风趣与幽默。

(二)方言

当涂民歌是以方言为基础的,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这也体现出了民歌的风格,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当涂方言语风绵、柔,同时又不失粗犷、豪放风格,民歌中方言的运用,使得演唱清新脱俗,极具热情[1]。例如在声母的发音方面,当涂民歌中便体现出了不同之处,鼻音在读的时候以边音为主,而舌尖后音则读为了舌尖前音,舌面音则转变为了舌根音,具体如下表所示。

?

(三)曲调

对于当涂民歌而言,曲调是其核心,同歌词、方言共同形成了民歌。因为当涂地区属于江南水乡,自然环境优美,特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风,人文环境的影响进而造就了当涂委婉、细腻的民歌曲调。例如在音阶与调式中方面,五声音阶由宫、商、角、徵、羽组合而成,偏音清角、变徵、变宫以及润很少出现,较窄的乐汇音域,舒缓的旋律都是当涂民歌特色。

当涂民歌发展现状

(一)生活方式的变更使民歌失去生存土壤

当涂民歌来源于农业社会,其不管是题材,还是体裁都体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及劳作。但随着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当涂民歌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生存土壤发生了变化。当涂民歌源于农耕,流行于田间、山头、湖边、林间,劳动号子是人民在集体劳作时为了缓解疲劳而歌唱的曲调,其节奏感强,以此来激发人们劳作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但在现代化的田间地头再也听不到这样的号子了[2]。

(二)外来文化和流行音乐的冲击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各国间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频繁,文化的融合,一些外来文化开始涌现,正逐渐使我国的社会流行趋势发生变化,流行音乐的出现,人们喜欢的音乐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流行、古典、摇滚、港台歌曲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人们的听觉神经。在文化融合背景下,民歌要想更好的发展就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发展方式,积极应对挑战,从困境中走出来。

(三)受众审美取向和娱乐方式的转变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对于那些方便快捷、通俗易懂的音乐类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满足了大众娱乐需求,很多人不愿意去花费太多的时间去体验高雅的艺术形式。当涂民歌是区域文化审美的一种体现,是劳作时的闲情雅致,但是却被淹没于现代流行大潮中,大量的综艺节目、电影、抖音、快手等新颖的娱乐形式分散了大众的注意力,使得民歌落入尘埃之中,民歌无法满足当代大众审美需求,难以得到较高关注度。

当涂民歌发展建议

(一)提高民歌传承人的社会知名度吸引年轻群体的加入

在当涂民歌发展中,保护与传承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传承人作为民歌传播、传授、传承、宣传重要载体,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为此当地政府不仅要加大扶持力度,还要紧跟当前时代发展以及市场变化,为这些传承人提供创新性路径,通过多样化渠道加大宣传与引导,将传承人打造成以民歌为主的“明星”,增强其社会影响力,这样便会吸引一部分年轻群体,这与当前人们所追求的娱乐明星又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其所赋予的社会正能量是非常大的[3]。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拓宽当涂民歌的宣传渠道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当涂民歌要想更好的发展,就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作用,将宣传的渠道拓宽,以政府为主导,构建专业的宣传团队,以微信、微博、官网等平台,将当涂民歌视频、音频、文化知识等进行推送,引发受众探讨,提高知名度。当涂地区地理环境优美,人杰地灵,有很多可以供影视剧取景的地方,当涂地方政府可以鼓励拍摄组来这里拍摄,将当涂民歌、自然风光巧妙地融入其中,以民歌作为重点进行宣传,一方面将当涂民俗节日知名度提高了,另一方面也为民歌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三)当涂民歌进校园扩大影响力

当前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当涂民歌发展,已经逐步实施了民歌进校园项目。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实现民歌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将其影响力扩大。第一,在中小学音乐课中可增设当涂民歌内容,使学生感悟其魅力。第二,可将民歌融入到音乐教材中,使学生充分感受民歌文学价值。第三,举办以民歌为主题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寻觅民歌足迹,感受家乡文化,不但可以使知识面拓展,而且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也可以邀请民歌传承人来校为学生教唱,让当涂民歌继续在学生身上得到传承。

(四)当涂民歌融入精品旅游项目提高知名度

当涂地区的旅游景点有很多,例如李白文化旅游景区、太白公园、甑山生态园等,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游客来这里参观。当涂旅游景区可以借助旅游载体,融入当涂民歌,不仅使旅游业更具特色,还可以推动民歌发展。当涂民歌是文化的活态载体,可以在旅游景点进行定点表演,大型的表演剧场,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融入民歌,增强了游客体验感,使游客在观景的同时感悟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这些传统文化当中,每个地区又都具备了其地域特色,形成了独具风味的艺术形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洗礼中被传承至今。而当涂民歌便是众多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其极具区域特色,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与旅游业有机结合,为当涂民歌世代传承、发扬光大寻求一条创新之路,将民歌风采与魅力充分展示,永世传承。

猜你喜欢
民歌特色艺术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纸的艺术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完美的特色党建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