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体燕:倾注爱心与创新,课堂灵动有智慧

2021-09-12 08:23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文市级公开课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缪体燕深有体会,中师毕业的她,通过函授完成了大学专科和本科的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从教30年,缪体燕在三尺讲台上挥洒着汗水和智慧,为教育事业奉献着青春和热血,无怨无悔。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缪体燕深有体会,中师毕业的她,通过函授完成了大学专科和本科的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缪体燕积极投身课改,大胆探索“四习”教学模式。她的课堂灵动、智慧,同事们都说:“听缪老师的课,就是一种享受!”作为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一员,缪体燕带头上示范课、开展课题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她负责的两个课题获得了省级二等奖,市级一、二等奖。在教学中,她大胆创新,紧跟时代脚步,采用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对他们进行思维及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上,她力求思路清晰,教法科学,学法先进,活动安排合理,教学效果显著。

她大胆改革,让学生走到了講台的中央。到了中年级,她所带班级的学生就能够自主完成第一课时的学习。四人小组分工合作,针对课文的朗读识字、主要内容、质疑提问等方面进行交流学习,老师就重难点进行点拨。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她总是格外用心,做到了多谈心、多帮助、多鼓励,努力寻找并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一年级时,一位小女生胆小害羞,从来不举手发言,一轮到她上台表演儿歌或者讲故事就要躲、要哭。缪体燕提前帮她找儿歌,背儿歌,鼓励她说:“小文,你的声音真清脆,比很多小朋友都好听。这次也准备得很好,老师期待你的表现哦!”还送给小文一颗糖和动物橡皮擦。终于,小文鼓起勇气走上了讲台。

爱心成就教育。从教30年,缪体燕做了20多年的班主任,孩子们亲切地叫她“缪缪老师”“缪缪妈妈”。她总是能把所带的任何一个班级凝聚成一股绳,迸发出鲜活的力量。缪体燕班上曾有一个天生没有上颚的孩子,即使做了上颚再造手术,发音还是很难让人听清。为了让孩子树立自信,融入集体生活,缪体燕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爱和鼓励。缪体燕跟她一起吹小气球,锻炼口腔;郊游野餐,亲近大自然……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和鼓励下,她渐渐阳光自信起来,还当了体育委员、班长。

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科骨干教师,缪体燕始终将引领的职责担负在自己的肩上,热情鼓励与指导青年教师,不断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青年教师们上公开课、参加竞赛、进行课题研究,缪体燕都热心帮助,悉心指导每一个环节。

作为市级名师工作室导师,缪体燕认真指导青年教师,经常给青年教师上示范课,与他们一起听课、评课,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艺术水平,所带的教师逐步成为区、市级教学骨干。她还多次到农村学校和民族地区进行“送课下乡”“专题讲座”活动,受到老师们的好评。2018年4月,她到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金河学校助教交流,不仅给贫困山区的儿童送去图书、书包、橡皮筋等慰问品,还上了一节充满思辨魅力的公开课,把山区儿童的视野引向更加广阔的天空。

“拳拳爱心献教育,愿做红烛照人间。”这便是缪体燕忠诚和献身教育事业的最好写照。

猜你喜欢
小文市级公开课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天门石
七步之才
事半功倍
我家的小文(2)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重庆首次授牌市级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