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的电气二次设备及继电保护研究

2021-09-12 15:59刘岳平
科技尚品 2021年8期
关键词:继电保护电力系统

刘岳平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方面的技术都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阶段,智能家电的普及与应用,使人们日常的生活与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力资源,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能源,对电力系统的维护进行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电力用品的不断丰富,提高了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文章对电力系统中电气二次相关设备及继电保护的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并对继电保护的运行原理和保护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能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二次;继电保护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8-0-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8.007

目前,我国对于电力供应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这一客观因素使得我国整体电力系统将要面临极为严峻且重大的安全压力,在这种压力和高需求、高运作现状下,我国的电力设备极易出现故障问题。这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且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便利性带来了威胁。电气二次设备可以有效保护我国电网的安全,同时也是保证电气设备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在电气二次设备中,最为通用的则是继电保护集成设备。对于继电保护整体设备故障的检测方式,一般都是由自检完成的,但是这样的检测方式还存在着一些弊端。针对此项现实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采用关于电气设备及继电保护技术的有效检测方式,进而能够在技术上保障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电力支撑。

1 电气二次检修的重要前提

通常情况下,电力系统的运行是不间断的,正是由于这种高强度、长时间的运行,导致了一些不可避免的运行故障发生。对于电力系统具有保护作用的电气二次设备,同时也可以称之为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设备。电力系统中的电气二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周围环境、人为因素及设备本身的运行故障。电力系统在工作的情况下,对电气一次加以检修的时间较短,因此维修主要通过电气二次检测完成[1]。一般情况下,电气二次设备的检修工作,都是依靠设备的自检功能及运行状态的相关检测技术完成。此外,电气二次设备的检修工作还可以通过人工检测完成,其依据是根据设备的通电情况进行分析。这一检修工作的实施带有一定的操作危险,因此技术人员必须充分明确每一种情况的的具体操作,才能降低检测工作的危险性,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

1.1 中断电力供应情况下对二次设备的安全保护

面对中断电力供应的情况,技术人员首先要考虑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相关的检测与维护,对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接线状况一定要加以严格检查,要保证电流不存在设备和电线中,从而保证维修过程中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除了要保证二次设备中不存在任何电流外,还要保证母线与电压互感器之间不能存在电压,通过对线路的多次检测,对设备和电路之间不再相连的情况予以确认后,才能开始对继电保护器展开检查和维修工作。

1.2 通电情况下对二次设备的安全保护

电力系统的安全检验工作,本身就具有着一定的严谨性,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保障和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工作更是具有重大意义。为了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电力部门不应轻易中断电力资源供应,因此会出现带电情况下对电气二次设备开展的保护工作。相关技术人员在带电情况下进行检修工作时,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操作标准,不断规范自身操作行为与动作,谨防出现电路接地事故[2]。同时,对于整个电力供应回路中的永久接地线来说,技术人员要时刻使其处于接地状态。当技术人员对互感器加以操作时,一定要理清自己的维修思路,避免出现导线错误缠绕事故,进而使整个线路始终维持畅通状态。为了保证技术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与操作环境的安全,一定要避免在有短路端子和互感器之间执行操作。

2 电气二次设备的结构应用

2.1 应用前的自检活动

电力系统中,对电气二次设备的应用,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优势。该设备能够实现电力的综合运转,同时还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起到完善和调节的作用,增强电力系统在开展工作前的自检能力,进而帮助维修人员在短时间内发现并排除故障隐患,使电力的传输能力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日常操作中,电气二次设备的操作与控制方式有手动、自动和停止这三种选项,当电气二次设备和上位机进入程序检测环节时,模式将自行调整为“自动”;如若程序在检验阶段发现异常情况存在,这时相应的故障问题就会被系统传输出来,就必须要借助人力对故障原因进行一一排解,以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故障问题。当问题和故障被解决后,这时程序转为“自动”模式,继续完成原先的程序检测任务[3]。

2.2 线路问题的检查与排障

只要电力系统中的电气二次设备设定好了自身程序,就会对负责区域内的线路开启程序化处理工作。其一,电气二次设备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探索和了解負责区域内电力系统的线路分布情况,这一工作重点是对变压器连接线头、电力传输电线的预埋、外部电缆的分布和连接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与考虑。其二,对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盘柜中的各项线路的连接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在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则是对焊接口处螺钉与焊接线芯的连接情况进行详细检查,从而完成电压检测的最终任务。对于线路的排查工作,是电气二次设备自检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因此对线路问题的集中排查工作必不可少。

2.3 运行线路的维修处理

作为电网中的重要部分,电气二次设备对电网智能化电路的构建和电路的全方位控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电路维修过程中,电气二次设备的主要工作是为电力维修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从而使维修工作更加科学、顺利。例如,电气二次设备能够使电力系统结构实现自动化的电力传输监控,从而使整个电力系统中的性能得到有效整合。

3 电力系统中对电气继电保护装备的分析研究

3.1 基础型继电保护设备

在整个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设备中,主要是对电流传输涉及的各个节点进行调控和电力资源在供应过程中的强适应性进行调节。在基础型继电保护设备中,是对电流传输结构的基本保留及对电流传输实施的外部机械化调节工作。

基础型继电器的主要设备包括大型电压调节设备、电流控制的转换线路和大型电阻器的相关设备。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变压器也在运行着,其首要任务就是科学控制外部环境输入的高压电流,从而能够使整体电流资源得到综合调控;之后使电流在一定控制线完成线路转换工作,这样被调节的电流就能转移到子线之中,从而使电力系统能够顺利完成电力传输工作[4]。在最后阶段,应用大型变阻器可以实现一定条件下的电力传输,这就使电力结构具备了一定的调节功能。这种层层深入的保护装置能够使电力传输保护装置得到进一步构建。基础型继电保护装备仅仅是对单向电流的保护,如果电力系统加大,继电器则会出现其他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基础型继电保护设备并不适用于网络较为复杂的电力系统。

3.2 电磁型继电保护设备

电磁型继电保护设备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此外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低压线路和高压线路中,都可以使用电磁型继电保护设备。电磁型继电保护设备由许多单元件构成,其运行原理和操作都十分简单,更易于工作人员上手操作。电力系统一旦出现故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电磁型继电保护设备在较短时间内找出系统故障所在,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由于电磁型继电保护设备不能满足人们对节能环保的需求,因此逐渐被其他继电保护设备所取代。

3.3 集成型继电保护设备与微机型继电保护设备

相比电磁型继电保护设备,集成型继电保护设备的操作需要相关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尚未达到使用要求,因此集成型继电保护设备的应用与发展受到了阻碍。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微机型继电保护设备抓住了这一发展机遇,被相关科研人员创造出来,并以其自身智能化、精细化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微机型继电保护设备主要依靠计算机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与维护工作,其检测到的线路数据和观察到的电力系统的工作情况更加精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数据曲线的分析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作出十分精准的判断,提高维修工作效率,減少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造成的经济和时间损失。

4 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电力资源的实际需求,推动着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气二次设备已成为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与此同时,继电保护设备的应用与发展,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具有巨大作用与意义,能够加强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不断突破技术难关,完善废水处理系统,提升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国栋.基于电力系统中的电气二次及继电保护探讨[J].居业,2019(11):108-109.

[2] 徐运斌.探讨电力系统中的电气二次及继电保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13-14.

[3] 王灵成.探讨电力系统中的电气二次及继电保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91-92.

[4] 王小周.探讨电力系统中的电气二次及继电保护[J].电子世界,2017(3):159-160.

猜你喜欢
继电保护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系统在10kV配电站中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研究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研究
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探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及措施探讨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常见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