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至2019年我院171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2021-09-13 04:57张彦鹏陶志远丁芳林李延武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7期
关键词:阴性菌革兰单胞菌

张彦鹏,陶志远,丁芳林,张 鑫,樊 冰,罗 勇,李延武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深圳 518000)

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是指利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人工通气,以维持其气道通畅,改善其氧合指数,防止其机体发生缺氧及二氧化碳蓄积,进而预防其发生呼吸衰竭的一种通气治疗手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VA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类型,是指在接受机械通气48 h后至撤机拔管后48 h内出现的肺炎[1]。Reignier等[2]报道称,有5%~40%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会发生VAP,欧洲平均每1000个呼吸机日(ventilator-days)会发生18.3次VAP。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在发生VAP后可加重其病情,增加其痛苦及治疗费用,延长其住院的时间或在ICU停留的时间,严重时可致其死亡。进行病原微生物学检查对临床上诊断及治疗VAP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研究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VAP是由多药耐药、泛耐药甚至是全耐药的病原菌感染所致[3]。这些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病原菌对包括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内的多种抗菌药物均耐药,给临床上的抗感染治疗增加了难度[4]。本文主要是探讨2017年至2019年我院171例VAP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期为本地区临床耐药菌感染的控制及临床医师制定针对VAP患者的抗菌治疗方案提供病原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200511007),选择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进行机械通气并发生VAP的1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VAP的诊断标准;病历资料完整;其家属知悉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在这171例患者中,有男117例,女54例;其年龄为61~80岁;其中,年龄≤20岁、为21~40岁、为41~60岁、为61~80岁及≥81岁的患者分别有4例、23例、57例、68例和19例;检测标本为痰液、肺泡灌洗液、气管吸取物的患者分别有27例、22例、122例。详见表1。

表1 171例VAP患者的一般资料

1.2 VAP的诊断标准

VAP的诊断标准是:1)患者接受机械通气的时间≥48 h。2)进行X线胸片检查可见肺部浸润阴影。3)体温>38℃。4)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10×109/L。5)气管或支气管内有脓性分泌物,需排除肺水肿、肺结核及肺栓塞等肺部疾病。患者若同时满足条件1、2及条件3、4、5中的任意两条,即可诊断其发生VAP。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鉴定卡、药敏卡(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阿米卡星(amikacin,AK)、头孢吡肟(cefepim,FEP)等药敏纸片(由英国OXID公司生产),MH平板和MH肉汤培养基(由郑州贝瑞特公司生产),DHP-9162A恒温振荡培养箱(由太仓华利达实验设备公司生产)。病原菌的培养、分离、鉴定等操作均严格参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并剔除来源于相同患者、相同部位标本的疑似重复菌株。

1.2.2 质控菌株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作为质控菌株。这三种质控菌株均来源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3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中的原始数据录入Excel,采用Stata/SE15.1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对171例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的培养、分离及鉴定的结果

对本研究中171例VAP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培养、分离共分离出179株病原菌,涵盖15种病原微生物,包括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气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菌、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霍氏肠杆菌、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木糖氧化亚种、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为革兰阳性菌,其余病原菌均为革兰阴性菌。171例患者中感染一种病原菌的患者有163例(占95.32%),感染两种病原菌的患者有8例(占4.68%);其中感染革兰阴性菌的患者有158例(占92.40%),单一感染革兰阳性菌的患者有7例(占4.09%)。在171例患者中,感染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患者的数量居前三位,分别有51例(占29.82%)、50例(占29.24%)和30例(占17.54%)。

2.2 2017年至2019年171例VAP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2017年至2019年我院171例VAP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2017年至2019年171例VAP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3 讨论

VAP是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VAP的发生机制主要是:1)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使其原来相对无菌的下呼吸道直接暴露于外界,同时增加了口腔清洁的困难,其口咽部定植菌大量繁殖,含有大量定植菌的口腔分泌物在各种因素(如气囊放气或压力不足、体位变动等)的作用下通过气囊与气管壁之间的缝隙进入下呼吸道。2)气管导管的存在使得患者无法进行有效的咳嗽,影响其呼吸道纤毛的清除功能,降低其气道的防御能力。3)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为避免其对气管导管不耐受,需为其应用镇痛镇静药物。应用镇痛镇静药物可导致其咳嗽能力受到抑制,从而增加其VAP的发生风险。VAP患者的病情若持续进展,可引起重症肺炎、脓毒血症、多器官衰竭,严重时可导致其死亡[5]。虽然近年来临床上的机械通气技术及感染控制能力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由机械通气引起的VAP依然是导致ICU患者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VAP病原谱的种类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开始进行机械通气时患者的免疫水平、ICU的微生物种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措施等[6]。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查及体外药敏试验对VAP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对171例VAP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培养、分离共分离出179株病原菌,涵盖15种病原微生物。这些患者中感染一种病原菌的患者有163例,感染两种病原菌的患者有8例;其中感染革兰阴性菌的患者有158例,单一感染革兰阳性菌的患者有7例。在171例患者中,感染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患者的数量居前三位,分别有51例、50例和30例。这与相关文献[6-9]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2017年至2019年我院171例VAP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中最常见的三种革兰阴性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猜你喜欢
阴性菌革兰单胞菌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更 正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超市手推车比厕所门把手脏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