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微信融合艺术教育的研究

2021-09-13 08:54李若洋肖月明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微信平台艺术教育大数据

李若洋 肖月明

摘 要: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的艺术教育需要结合时代向前发展。微信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其对诸多手机应用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存在教师专业储备不足、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并基于上述问题提出构建基于数据反馈的微信艺术教学模式,希望以此来解决当前高校艺术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同时,本文还以大数据背景下的微信艺术教育为出發点,为高校的艺术教学发展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此来不断推进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微信平台;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0.014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移动终端等各类信息通讯手段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交类应用软件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手段。由此,社交类应用软件逐渐开始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交流通讯、信息传输的重要工具。以微信为例,该软件于2011年1月面世,2013年用户数量突破6亿,2016年注册用户超8亿,截至2019年,微信的月活跃数量为11.51亿。可以看出,微信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微信通过有效的更新迭代,不断推出新功能、完善原有的不足,使其愈发人性化,受众程度也愈发广泛。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扩充,其对各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其中,微信与教育产业的融合是当前教育领域发展的热门领域。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手段的快速发展,极大改变了各行业的发展模式、体制构建甚至是运行理念,并且逐步使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电子化、智能化的发展阶段,教育行业也不例外。目前,大数据时代的教育主要具有教学数据规模大、教学数据形式与来源多样化、教学数据体系动态化且复杂、数据提供了价值巨大的服务四大特点。因此,随着大数据与教育产业的逐步融合,教学数据所能发挥的作用与功能将越来越强。而在教育领域当中,艺术教育目前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在多种科技手段融入教学的过程中,也在积极探索如何打造具有自身学科特色与符合时代的艺术教学体系。

在高校的教学内容体系当中,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确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艺术教学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当中,很多学生在初高中时期的艺术学习水平不够、对艺术教学的认知与定位不准确,导致对高校艺术教育重视程度不高。进而使高校在开展艺术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艺术教育边缘化现象逐渐显现。综上所述,如何改善艺术教育现状、怎样构建合理的艺术教育体系已然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艺术教育现状

1.1 教师专业储备不足

随着移动终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知识的获取途径越来越多,且获取方式十分丰富、成本低廉。由此导致学生通过各类信息渠道所获得的信息愈发丰富,而在高校的艺术教育过程中,则会导致教师的教学难度随之增加。具体来说,随着智能化、数据化时代的到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受的外来信息越来越多。而学生在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中,总会无意识关注自身较为感兴趣的内容,其在潜意识中形成了个性化发展。对应在教学方面,面对吸收了种类繁杂、内容丰富信息的学生,教师需要广泛了解学生的对艺术的总体走向,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当中,再利用高校的教学体系将相关课程知识传授给学生。

目前高校的艺术教育教师队伍,主要是由专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组成,其各自都有自身所专长的领域,同样也存在其不熟悉的专业领域。而对于高校的艺术教学来说,课程主要包括音乐鉴赏、影视鉴赏、美术鉴赏、艺术导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和创造能力,并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关注学生的身心素质成长。由于高校艺术教学的领域十分广泛,使得高校很难将各领域的专业人才整合起来作为艺术教学的教师队伍。这就需要艺术类专业教师广泛涉猎多领域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高校艺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则是高校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存在不足,一方面是因为艺术教师很难掌握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走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生对艺术教育认识不足导致教学工作开展困难,进而造成教师无从下手。所以,改善学生对高校艺术教育的认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推动高校艺术教学的关键之处。

1.2 教学内容与时代融合不足

艺术的发展与时代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在不同的时代,艺术都有其时代的特征,高校的艺术教学也不例外。在高校的艺术教学体系当中,目前大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均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加以实行,而且相关的参考书目也较为传统。而针对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然形成了固定的认识思维,认为高校的艺术教学就是完成课时、修取学分,而并没有真正重视或是理解高校艺术教学的内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艺术教育的内容对学生吸引力不够,导致学生对高校的艺术教育难以产生足够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是艺术教学内容较为孤立、融合程度不高。具体来说,在当前高校的艺术教学体系当中,由于各专业教师所擅长的专业领域不同且互相之间的融合较少,使得教师过于重视艺术课程的完整性,忽视了各个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由此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片段感,难以将自身的兴趣爱好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并形成知识体系。因此,面对上述情况,高校教师应当探索如何将固定的教学内容与时代主流的文化信息相融合、相比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关注,进而改善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认知,由此逐步实现艺术教育对高校人才的培养。

1.3 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高校的艺术教育过程中,由于我国的教育体系正经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使得目前高校的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所接受的艺术教育少之又少,由此导致其对艺术教育的认知十分不准确。在其进入大学之后,对待艺术教育,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与爱好,仅将其视为完成学业的一项任务。难以达到通过艺术教育提升个人精神气质、培养哲学思维的教学目的。基于学生在学校学习情况的反馈,高校艺术教学的教师也由此受到了影响,导致专业教师难以展开计划中的教学任务,仅以完整讲述教学内容为主要目的,并最终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艺术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由此,艺术教育在学生与教师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导致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认知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传统思维和僵化。

猜你喜欢
微信平台艺术教育大数据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实施方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