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痛风方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1-09-13 11:19黄志彬彭克坚吴小茶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4期
关键词:血尿酸痛风

黄志彬 彭克坚 吴小茶

【摘要】目的:探讨以朱良春痛风方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门急诊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之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相同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治疗(方药组成主要取自国医大师朱良春痛风方)。对比观察治疗至症状完全缓解所需天数、治疗前后血尿酸值、1年内随访痛风是否复发。结果:治疗后尿酸值达标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1年内的痛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朱良春痛风方治疗痛风,既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尿酸,又可明显减少痛风的复发。

【关键词】朱良春痛风方;痛风;血尿酸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4-0001-03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Zhu Liangchun gout prescription

Huang Zhibin,Peng Kejian,Wu Xiaocha

Wuy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ngmen 529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Zhu Liangchun gout prescri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gout.Methods:a total of 100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gout arthritis in 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August 2020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method,with an average of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sam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mainly from the gout prescription of Zhu Liangchun,a mast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days from treatment to complete remission of symptoms,serum uric acid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nd the recurrence of gout within 1 year were recorded.Results:After treatment the rate of uric acid reaching standard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gout within 1 year recurrence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Using Zhu Liangchun gout prescription to treat gout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lood uric acid of patients,but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ecurrence of gout.

【Key words】Zhu Liangchun’s gout prescription;Gout;Blood uric acid

近幾十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社会物质日益丰富,老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饮食结构、生活规律有了很大的变化,痛风发病率日趋增高,且趋向年轻化,临床十分常见。中医之痛风即广义之历节病,西医称为痛风,系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高尿酸血症并发“痛风性关节炎”及其继发症。在临床上有明显特征,多见于中老年,形体丰腴,或有嗜酒,或喜进高粱肥甘者;关节疼痛常以夜半为甚,且伴结节,甚则溃流脂液。究其病因,受寒、受湿虽然是诱因之一,却不是主因。湿浊瘀滞内阻,乃其主要病机,此湿浊之邪,并非受之于外, 而是生之于内。患者多为体胖、痰湿之体,并多有嗜酒,急发疼痛时多夹瘀,国医大师朱良春经过实践验证,提出痛风的病因病机乃“浊瘀痹”使然,遂自拟痛风方[1],为后辈指明疗法。

痛风乃危害国人健康的第四高,近年来发病人数明显增多,年龄段趋向年轻男性,发病诱因主要为饮酒、高嘌呤饮食,这值得相关部门引起重视、进行及早期干预健康教育,建立国家层面上的痛风防治联盟或管理组织,将防控痛风和其并发症的工作抓好。定期开展痛风健康教育有益于高危人群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认知水平,可减少痛风的发病率和有利于尿酸水平的降低,中医治未病在这方面有很大优势。但目前我国对痛风疾病关注不够,迟迟未将痛风纳入慢病管理,而纵观欧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发展,对痛风进行规范化综合治疗、将痛风纳入慢病管理乃大势所趋。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效果明显更理想,临床上应结合中西医各自优势、特长,取长补短以提高疗效,故中西医联合治疗痛风必将成为趋势。

现以朱良春痛风方加减开展临床研究,在朱老的“浊瘀痹”指导思想下随证加减,应用与临床实践,探讨其作用机理,或可补前人之未逮也。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门急诊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之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平均每组50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37∶13,年龄为19~85(56.82±3.17)岁,病程为(7.28±1.35)年;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9∶21,年龄为24~74(53.91±3.56)岁,病程为(6.32±1.67)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全部入选患者均符合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拟定的诊断标准。中医方面归属于祖国医学中“历节”“白虎历节”“痹症”等范畴。

纳入标准:(1)患者意识清晰; (2)轻症、门急诊治疗为主;(3)入组的患者需知情同意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用药及随访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1)既往有其他风湿病、肿瘤、肾衰竭、心衰等严重疾病者;(2)妊娠或哺乳期女性;(3)消化性溃疡甚至出血活动期;(4)关节严重受累畸形者;(5)对研究相关药物过敏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教育。告诫患者勿热敷患处、每日需大量饮水(2000 mL以上)、控制高嘌呤食物及酒的摄入。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分急性期、间歇期,依据患者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急性期首选秋水仙碱、布洛芬(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洛索洛芬、吲哚美辛、塞来昔布等,注意既往有阿司匹林过敏性哮喘者禁用),暂缓使用抑制尿酸生成或促排泄药。间歇期可酌情选择抑制尿酸生成药和(或)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如非布司他、别嘌醇、苯溴马隆等。

研究组则在相同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予中医治疗,方药组成主要取自国医大师朱良春痛风方:土茯苓30 g,萆薢20 g,威灵仙15 g,薏苡仁30 g,泽兰15 g,泽泻15 g,虎杖20 g,秦艽15 g,桃仁15 g,地龙15 g,赤芍15 g,土鳖虫12 g,苍术15 g,黄柏10 g,牛膝15 g,每日1剂,水煎两次取汁4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临床辨证加减,例如关节红肿热甚者加金银花15 g;疼痛剧烈者予醋延胡索12 g;口干舌燥者酌情加玄参20 g、生地黄20 g;大便干结者考虑加大黄5 g、枳壳15 g;缓解间歇期扶正可加桑寄生15 g、黄芪20 g、狗脊15 g。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治疗至症状完全缓解所需天数、治疗前后血尿酸值、1年内随访痛风是否复发。

治疗至症状完全缓解标准为受累关节恢复正常活动功能,红肿热痛症状完全消失。

治疗前后血尿酸达标值为<300。

1.4.统计学方法.

制定表格,对研究记录的数据应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其中,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组间比较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并以(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时,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时,采用卡方检验,均用百分比(%)表示。以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至症状完全缓解所需天数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组所需治疗天数为(3.24±0.65) d,对照组所需治疗天数为(3.26±0.72) d,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至症状完全缓解所需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后尿酸值达标率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尿酸值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1年内痛风复发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组1年内通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痛风为炎症性关节炎的常见表现,原因是高尿酸血症产生的尿酸单钠结晶,过度沉积于关节腔内或关节周围。而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是痛风最早期的症状,也是迫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痛风患者世界各地均多发,根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物质条件丰富,我国的痛风患病率已经非常接近欧美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是1%~3% ,其中男性为1.42%~3.58%,女性则为0.28%~0.90%,各个地区之间有明显差异,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布了中国痛风诊疗指南[2],用于应对日益增多的痛风患者的管理。指南中强调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痛风患者对于饮食起居应格外注意。宜戒烟戒酒,不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豆制品、菠菜、海鱼等;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适当控制饮食与体重,坚持适量运动,情志愉快,均有助于巩固疗效。

两组入选病例均严格按照上述指南进行治疗,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在西医的痛风指南里,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临床上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或)秋水仙碱,并提出应当及早干预,然而这些西医治疗都常伴随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肾功能不全、免疫抑制等。近年来,尽管许多副作用小的痛风新药[3-7]被广泛应用,但不良反应的存在仍让临床医生头痛。

痛风之名始于李东垣、朱丹溪,祖国医学于此优势明显。现代大量临床报道表明[8-10],中西结合治疗对比单纯西医治疗,在缓解痛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缩减病程、减少肾功能不全发生率等方面均有明显的疗效和优势。而现代治疗痛风最出名的医家就是国医大师朱良春老师。朱老以“浊瘀痹” 理论创制了痛风方。痛风患者多见形体丰腴,痰湿明显,并有嗜酒、肥甘之好,日积月累则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加上痰湿滞阻于血脉,难于泄化,与血相结转化为浊瘀,闭阻经脉,则见骨节肿痛,硬结畸形,甚而溃破,渗脂溢膏;又或郁闭生热,聚化成毒,损伤脾肾,初仅仅腰痛、尿血,久而久之壅塞三焦而出现“关格”危候,即“痛风诱发肾炎”而导致出现腎衰竭。凡此种种悉皆浊瘀内阻使然,而非风邪作祟,朱老称之谓“浊瘀痹”,十分契合痛风病机。

治疗后尿酸值达标率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朱良春痛风方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朱良春痛风方中,土茯苓、萆薢、薏苡仁、威灵仙、泽兰、泽泻、秦艽是泄浊解毒之良药,伍以赤芍、?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之品则可促进湿浊泄化,溶解瘀结,推陈致新,增强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浓度。蕴遏化热者,可加清泄利络之葎草、虎杖、三妙丸等;疼痛甚者佐以全蝎、蜈蚣、延胡索以开瘀定痛;漫肿偏盛者,可加予僵蚕、陈胆星等化痰药,可明显消肿缓痛;若关节明显僵肿、结节坚硬者,辅以蜣螂、炮甲、蜂房等,破结乃开瘀,既能软坚消肿,又利于迅速降低血尿酸。若是急性发作期,酌情加重君药土茯苓、萆薢的分量,并依证候偏热、偏寒之不同,辨证加予知母、水牛角、生地、寒水石等以清热通络,或添川桂枝、细辛、制川乌、制草乌、仙灵脾、鹿角霜等以温经散寒,即可消肿定痛、控制发作。对于体虚者,考虑辅以补骨脂、骨碎补、黄芪、熟地黄等以补肾壮骨。合并腰痛血尿者,酌情加海金沙、芒硝、金錢草、小蓟、茅根等,以止血通淋,化石止痛。

按:土茯苓入肝、肾、脾、胃经,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本草纲目》记载“土茯苓,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按《中山经》云“鼓镫之山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恐即此也”。又云“土茯苓能健脾胃,去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本草正义》曰:“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滇南本草》亦用其治“大毒疮红肿”;《万氏家抄方》载土茯苓酒,用于“治风气痛”。朱老验之临床用于痛风的治疗,证实土茯苓有“泄化浊瘀”之功,可谓发皇古义,独具匠心。现代药理学研究亦表明[11-16],朱良春痛风方中的多种中药富含秋水仙碱等生物碱,具有免疫调节功效,可明显抑制炎症,止痛同时降低血尿酸指标。朱老深谙其道,并据此发掘出食疗之法,每日用百合40 g、车前子30 g,纱布包裹,煮熟,去车前子,吃百合及汁对痛风有疗愈作用,因百合含秋水仙碱等生物碱,有抑制炎症功效。

1年内痛风复发率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了朱良春痛风方能明显减少痛风的复发。西医治疗只能止痛,血尿酸水平降低,病患的体质却未变,代谢紊乱未纠正,犹如体内之火苗未熄,稍有风吹草动,痛风必然容易复发。而按朱老之治法,由于痛风之发生乃浊瘀痹为患,故临床上应坚守“泄化浊瘀”这一法则,辨证加减,浊瘀之邪即可逐渐泄化,而血尿酸也必然随之明显下降,促使分清泌浊之功能恢复,脏腑功能得以协调,阴平阳秘,而趋健复,则痛风之复发概率大大降低。在这方面,现代西医做了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降低复发率[17]。

综上所述,本研究探讨揭示了朱良春痛风方的作用机理,该方备受推崇,临床已应用数十年,然而现代医家均未深入发掘其作用机理。要阐明其机理,首先当读懂朱老组方之精辟,该方以土茯苓、萆薢、威灵仙为君药,三药联合,以奏清泄浊毒、通利关节、通络止痛之效。方中臣药乃泽兰、泽泻、薏苡仁,均具利尿作用,泄利浊毒,从小便出;方中加入桃仁,活血化瘀,使瘀毒得散。朱良春以妙用虫类药而著称,方中配伍土鳖虫、地龙等虫类药,进一步泄化湿浊,化瘀散结,增强疗效,能有效改善症状,大大降低血尿酸水平。读懂朱老的组方是建立在理解其“浊瘀痹”之辨证思路的基础上,结合药理学阐明其机理后,应用起来则更得心应手,疗效显著。

运用朱良春痛风方治疗痛风,既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尿酸,又可明显减少痛风的复发。源自国医大师经验方,组方严谨精辟,临床使用安全、经济、高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良春.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临证治验卷[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5:51-54.

[2]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2016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11):892-899.

[3] 梁菁菁,辛雷,李浩然.苯溴马隆或非布司他分别联合依托考昔治疗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痛风患者86例疗效观察及成本-效果分析[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12):1153-1156.

[4] Chou HW,Chiu HT,Tsai CW,et al.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allopurinol,febuxostat and benzbromarone on renal functio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a 13-year inception cohort study[ 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8,33(9):1620-1627.

[5] 段丽文,曹立新,高静.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100):193.

[6] 张琰.非布索坦治疗痛风疗效及安全性的 Meta 分析[J].华西医学,2009,24(10):2699-2602.

[7] 杨君义.治疗痛风新药—尿酸盐阴离子转运蛋白-1 抑制剂来西雷特[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6,35(9):639-642.

[8] 朱君,谭立夫,林扬.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1):42-43.

[9] 戴伟春,林启有,欧阳东亮.泄浊除痹汤结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9,35(1):23-25.

[10] 伍慧慧,吕雄,郭丽珍,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急性发作[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1):73-75.

[11] 郭淑云,张薇,张琰,等.土茯苓对高尿酸症小鼠作用的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2):165-167.

[12] 邢增智,陈旺,曾宇.泽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7,23(15):75-78.

[13] 刘雨晴,梁婧,杨梓晨,等.薏苡仁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78.

[14] 赵永见,牛凯,唐德志,等.桃仁药理作用研究近况[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4):888-890.

[15] 陈冲,曾臣红,张斯琪,等.萆薢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8):3488-3496.

[16] 张静,彭海燕.泽兰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5,3(37):460-463.

[17] 李敏,张本忠.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7):1301-1303.

猜你喜欢
血尿酸痛风
痛风患者饮食要注意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什么是痛风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精神压力大可诱发痛风
女性血尿酸高,糖尿病风险大
痛风治疗血尿酸需持续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