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创新性书写*
——试以鲁迅文学创作论为理论指导

2021-09-16 03:25林依晴解舒雅王葳葳
大众文艺 2021年16期
关键词:文学创作粤港澳大湾

林依晴 解舒雅 王葳葳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广东珠海 519000)

基于艾布拉姆斯在其著作《镜与灯》中提出的“作品、作者、读者、世界”四个重要文学理论研究对象,及中国现代文学灵魂人物鲁迅先生文集所蕴含的极其宝贵且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文学理论资源,尚待后人发掘整理、研究利用。由以上启发,尝试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未来的创作和发展提出以下理论指导。

一、历史视角:挖掘优良传统,彰显湾区特色

(一)创作论及阐释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盖今所成就,无一不绳前时之遗迹。”

湾区对于吸取世界先进思潮与优秀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且湾区文学发展是有“固有之血脉”流淌着的,可“绳前时之遗迹”。粤港澳大湾区地域的文化、历史、民俗、语言等具有显著本土特色的因素都可以纳入文学创作视野。

(二)联系大湾区文学创作

鲁迅先生作为“乡土小说”最早的开辟者和实践者,扎根故乡浙东农村,吸收地方文化浸润,创作了《故乡》《阿Q正传》《社戏》等一系列具有地方色彩的文学典范。大湾区亦有自身独有的文化特色:特殊而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的“海洋文化”以及“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的“岭南文化”。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应当利用好这些民族的,世界的,以“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早在明清时期,广东地区通俗小说就具有“海洋文化”“岭南文化”传统特色,例如《蜃楼志》《岭南逸史》《西湖小史》《警富新书》《警贵新书》《粤东繁华梦》等作品就取材于粤民日常生活状态,更有“出洋”“走沪”“买办”等“海洋化”生存形态,彰显广东地区与众不同的地域风情。

而在现当代,历史的、“民族的”海洋文化与岭南文化同样具有文学创作价值。作家可将海滨生活的场景、意象以文学创作封存,以折射湾区生活的今昔变迁,在时代发展过程中赋予人文关怀。澳门作家陈志峰在小说《朱仙宝诞》中挖掘民间妈祖、朱仙等具有传统特色的海洋文化元素,历久弥新;广东作家洪永争《摇啊摇,疍家船》,关怀以船为家、世代捕鱼为生的、“沉默”的疍家群体在当代的命运悲欢,小说融入传统疍家渔民亲情、环境和风俗的变化,文化底蕴独特而深厚。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广东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出现了欧阳山、秦牧、陈残云、黄谷柳等一批文学大家,以及《三家巷》《虾球传》《香飘四季》《艺海拾贝》等著作,唤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力。从这些作品的文学创作经验来看,作家在歌颂新时代新生活,书写新主题新人物时,还注重表现岭南风土人情和地域特征,正视岭南地区复杂的文化生态语境。这些作品的成功也为如今的大湾区文学创作提供启示。

二、当代视角:立足现实生活,书写城市文学

(一)创作论及阐释

“作者的创作,于其中之事,虽不必亲历,最好是经历过:所遇,所见,所闻,并不一定是所作。伟大也要有人懂。”

“批评与创作都是实际工作。我们所要的,不是作品后添上的口号和矫作的尾巴,而是当下最真实的生活,生龙活虎的战斗,跳动着的脉搏,思想和热情。”

由是观之,鲁迅先生重视文学创作的生活观察,从当下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书写所见、所闻、所思,强调对现世生活的体验认知。灵魂是虚幻的,能让作家对当下社会作出的深刻创作源自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因而大湾区作家在创作时,突显个体观察视角与生活体验,不失为一种高效可行的书写方式。

(二)联系大湾区文学创作

改革开放后,新移民文学、底层文学和新市民文学异军突起,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真实的文学史,也是作家群体立足社会变革、近距离接触现实生活后所书写的当代文学。

第五届鲁迅文学散文奖获奖者,熊育群先生在谈道他的散文创作时表示:“哪怕历史,也不是来于书本,而是来源于现实的存在,哪怕只是一物一景,都是一个时空的物证。”他通过散文《路上的祖先》在审美与文化的基础上将书写作品的心灵扎根于身体经历,所谓体验就是强调创作主体的亲身体验,把个体生命意识放入现实生活中张扬出强烈的个性色彩。这一创作追求即可以说是对“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获奖者、著名打工文学作家王十月的《国家订单》生动再现了社会改革进程中广东打工阶层的现实境遇和生存困境。作家深入底层,基于自身打工经历进行打工文学创作,以深刻的自我生存体验奉献出“血和肉”铸成当代文学新的色彩。从观察的视角出发,用“真实的生活,生龙活虎的战斗,跳动着的脉搏,思想和热情”迸发出了强烈的生命色彩和追求自我价值认同的主体意识。

广东地区的城市文学同样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书写可能。大湾区作家立足现实生活,从湾区独特的地域精神风貌中汲取写作素材,通过无限扩张生活体验来创作新文艺,增添新活力。

三、未来视角:放眼世界文学,打造发展前沿

(一)创作论及阐释

“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且写出他血和肉的时候早到了,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

“欲扬宗邦之真大,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校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

“但就文艺而言,我们实在还知道得太少,吸收得太少。”

作为融汇中西、博古通今的思想家,鲁迅先生对中西文化一直持批判性审视的立场,主张突破传统因循守旧的藩篱,洞察世界大势,博采众长,建立多元的世界文化观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西方文化是使我们“打破盲目性,增加自觉性”的“他者”存在。要充分认识多元文化,创造性地汲取西方文化精髓。而借鉴不能代替作家自身创作,要通过转化、发挥以及个人创造,建设符合大湾区迈向世界文学发展前沿的新格局。

(二)联系大湾区文学创作

大湾区的历史造就了其独特的文学发展面貌: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移民文化与海外文化、商业文化与精英文化等交融共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一环,其发展有着面向海外、世界的广阔空间。粤港澳作家在创作时应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一文化和地理优势,不拘泥于传统,树立全球视野、不断开拓创新,在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激发文学发展新势态。

以香港诗歌创作为例,一些诗人打破了语言的界限:如喜欢语言文字实验的诗人黄裕邦,他的诗集《Crevasse》以打破传统为显著特征,获得美国LGBTQ文学奖Lambda男同志诗组首奖。作为诗歌创新的试验,其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稚嫩的特点。但不可否认,作为文学革新主力军的新一代创作者,黄裕邦的诗歌自觉面向世界,汲取多元文化营养,对传统诗歌题材格式、语言文字、思想内涵等领域都进行了大胆突破与创新尝试,呼应了鲁迅先生“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创作理念。香港诗歌自觉的外向型特征,无疑为我们展示了一条与世界文学接轨的创新道路,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国际化发展意义重大。

四、结语

正如吴志良先生所言:“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同体的建设,需要岭南文化的共通性与粤港澳文化发展独特性的有机结合,更需要文学走在前面。”新时期建设“粤港澳人文湾区”需要发挥粤港澳在文学上拥有的巨大潜力,继往开来,将文学创作扎根岭南独特宝贵的文化传统、关注当下社会飞速发展之际人们的生活与精神状态、树立未来文学发展创新的国际化视野,“外不后于世界思潮,内仍弗失固有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由是实现邦国之兴,充分彰显大湾区得天独厚的地理、文化优势,打造别具一格的文学创新发展前沿。

注释:

①鲁迅.《鲁迅全集•卷一•坟 文化偏至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卷一•坟 文化偏至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卷六•且介亭杂文 叶紫作<丰收>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卷六•且介亭杂文 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3页.

⑤鲁迅.《鲁迅全集•卷一•坟 论睁了眼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5页.

⑥鲁迅.《鲁迅全集•卷一•坟 文化偏至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⑦鲁迅.《鲁迅全集•卷七•集外集 <奔流>编校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

猜你喜欢
文学创作粤港澳大湾
诗画里的中国 首届京粤港澳青少年儿童诗歌节暨第三届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儿童艺术交流周
2022DMP大湾区工业博览会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编读往来
粤港澳大湾区:差异就是最大的价值存在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聚力文学创作 服务武功大局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