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对出院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影响

2021-09-16 09:39黄根林周伟坤丘燕娇李又佳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6期
关键词:执行力出院康复

黄根林 周伟坤 丘燕娇 李又佳 黄 燕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肇庆 526000

由于三甲医院床位紧张且住院费用相对较高等问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常需要在院外进行,这意味着患者本人及主要照护者对自我调理、康复训练及疾病监测等方面的需求增加[1-2]。而通过出院随访可以将对脑卒中患者的医疗服务延伸到患者家中或者患者康复场所,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这对普及医疗知识、加强对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发挥了重要作用[3-4]。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微信已成为人们交流常用的工具之一。目前已有报道利用微信平台开展脑卒中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指导其自我管理行为,取得较好的疗效[1]。基于此应用微信平台对出院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进行延续护理且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前瞻性分析选取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从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的脑卒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版制定的脑卒中疾病诊断标准[5],通过头颅CT或MRI诊断为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及脑梗死);②会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微信交流;③Barthel指数计分≥40分。排除标准:①脑卒中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而要求出院者;②伴有严重的其他影响康复的心肺功能等疾患;③合并有精神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100)和对照组(n=100)。两组患者出院后,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通过微信管理平台对出院脑卒中康复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和指导。出院当日对患者进行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等资料的评估。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做好患者信息登记,发放脑卒中健康宣教护理手册,并告诉患者可通过健康宣教手册里面的联系方式咨询和获得咨询信息。出院后由随访中心每月随访一次,了解出院患者的恢复状况,然后给予对应的建议。干预组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出院之前关注我科建立的微信公众号:①科室工作人员(含2名医师、1名康复理疗师和4名护师)建立微信公众号,邀请患者及主要照护者进行关注;②工作人员每周1次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上传相关医学知识,包括脑卒中国内外最新发展、最新趋势,健康宣教、医学治疗指导、康复治疗、护理指导等;③主要照护者在照料患者过程遇到的护理问题可在微信平台进行提问,医护人员统一回复,并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也可以语音交流,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1次,每次30 min,出院后3个月每2周1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于出院前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和1年进行康复期功能评价。评价指标包括:①患者主要照护者执行力评价。该项目涉及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饮食调理、康复训练及疾病监测5个项目。每个项目4分,1分为做不到,2分为偶尔做到,3分为基本做到,4分为完全做到,总分2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主要照护者执行力越好;②以Rivermead运动指数[6-7]评价脑卒中康复患者的运动能力。总分15分,分数越高,运动能力恢复越好;③采用Barthel指数计分法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0~40分:严重功能障碍;41~60分:中度功能障碍;61~99分:轻度功能障碍;100分:ADL自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越好;④疾病管理情况评价:评价患者的感染、压疮、疾病再发住院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干预组出院后6个月和出院后1年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x ± s,分)

2.2 两组患者Rivermead运动指数比较

干预组出院后6个月和出院后1年的Rivermead运动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Rivermead运动指数比较(x ± s,分)

2.3 两组患者主要照护者执行力评价比较

干预组在出院后6个月和1年患者主要照护者的执行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主要照护者执行力评价比较(x ± s,分)

2.4 两组患者疾病管理情况比较

干预组出院后1年的感染发生率和疾病再发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后6个月及出院后1年的压疮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疾病管理情况比较[n(%)]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幸存患者出院后需要继续进行康复治疗,但脑卒中幸存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心理应激及情感交流障碍,这对患者自身的生活状态造成负性影响。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主要照护者缺乏医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忽视对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障碍进行康复训练,这导致患者的康复进程变慢[8]。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脑卒中康复微信平台”,可向患者及其家属传递大信息量医疗科普知识、专业的指导措施和心理支持[9],并在平台进行互动,为患者直接作出个性化指导方案,有效提高患者本人自我服药管理[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Rivermead运动指数评分在出院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因为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幸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也可能是干预组患者刚开始对通过微信平台指导康复治疗的这种手段还处于适应阶段,未熟练掌握,从而影响了康复效果。到了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Rivermead运动指数评分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通过微信平台对患者及家人进行康复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11]。到了出院1年后,干预组的患者运动功能基本无障碍,生活基本能自理。研究指出对卒中患者家属和主要照护者进行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知识传授和技能指导,具有显著的正性支持作用,表现为主要照护者的延续性护理在改善脑卒中恢复期的功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12-13]。因此本研究评估了两组患者主要照护者的执行力评价(含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5个项目)以得知主要照护者的护理执行情况。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出院后6个月及出院后1年患者主要照护者的执行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通过微信平台模式的指导治疗和随访可以提高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主要照护者的药物管理、饮食调理和疾病康复能力。在临床上吞咽困难、留置导尿管和长期卧床等因素均可引起感染[14-15],主要照护者的护理能力和工作态度等差异可导致压疮的发生和疾病再发住院。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出院后1年的感染发生率和疾病再发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及出院后1年的压疮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是因为通过微信平台主要照护者可以随时咨询护理问题,然后及时得到正确解答,这样有利于对脑卒中康复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降低脑卒中再发住院率。

综上所述,通过开通“脑卒中康复微信平台”可解决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因其及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和缺乏有效的医患沟通渠道而导致其康复治疗效果下降的相关因素,以达到加强患者出院后的康复管理,减少致残率及脑卒中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执行力出院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儿子,未来需要你的执行力
你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吗?执 行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