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职业女性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现状调查

2021-09-16 09:39田文静刘元芳田翰林余柳玲陈凤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6期
关键词:职业女性铜仁市母乳喂养

田文静 刘元芳 田翰林 余柳玲 陈凤霞

1.贵州健康职业学院护理系,贵州铜仁 554300;2.贵州省铜仁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贵州铜仁 554300;3.贵州省铜仁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贵州铜仁 554300;4.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河南郑州 450066

母乳喂养对母婴双方的益处是其他喂养方式无法取代的[1-3]。2019年《中国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报告》显示,婴儿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9.2%[4],状况不容乐观。女性是母乳喂养行为的实施主体,也是职业女性的最基本属性,这一特征决定职业女性在劳动参与的同时需要承担人口再生产的重责。研究表明,职业女性的母乳喂养行为与其自身、家庭及工作环境息息相关,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工作场所对职业女性母乳喂养的影响,报道所见多是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并且以一线城市研究为主[6-7]。在西部中小城市的社会人文背景下,工作场所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如何值得探讨。本研究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旨在调查了解工作场所对职业女性母乳喂养的支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能够为西部中小城市创造母乳喂养友好型的工作环境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以铜仁市两所综合性医院儿保科门诊作为调查现场,在母亲带孩子来做健康体检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职业女性,年龄满20周岁;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已返回工作岗位;返岗后至少母乳喂养1个月;沟通交流、理解能力正常,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因疾病或缺陷不能进行母乳喂养者;从未或返岗前已停止母乳喂养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预调查后进行正式调查。对符合标准的职业女性,在健康宣教时,由调查员使用统一指导语向调查对象解释本研究的目的、意义,获取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填写。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4份,有效回收率为91.33%。

1.2.2 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编制。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工作类型、工作单位性质、日工作时间、产后返岗时间、返岗后喂养方式等。②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量表。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量表(workplace breastfeeding support scale,WBSS)由 Bai等[8]于 2008年编制,为自评量表,用于评估职业女性在工作场所感知到的母乳喂养相关支持情况。暂无中文版,在本调查前,首先对该量表进行汉化及跨文化调适,形成具有环境支持、设施支持和同事支持3个维度,共12个条目的中文版WBSS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20。同样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1~7分,总分为12~84分。得分越高表明职业女性在工作场所获得的母乳喂养支持越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有效回收的问卷进行双人录入。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釆用[n(%)]进行描述,计量资料以()表示,并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F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职业女性274名,年龄20~43岁,平均(28.31±4.35)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34人(85.40%),家庭月收入8000元以下者169人(61.68%)。全职工作者 244人(89.05%),126人(45.99%)工作单位性质为机关事业单位,140人(51.09%)每日工作时间为8 h。返岗后采取纯母乳喂养 39人(14.23%),混合喂养235人(85.77%)。174人(63.50%)在产后4~6个月返岗。

2.2 铜仁市职业女性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得分情况

274名职业女性的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得分总分为(52.25±10.96)分。同事支持维度得分为(21.72±4.95)分,环境支持维度得分为(19.88±4.61)分,设施支持维度得分为(10.66±4.66)分。

2.3 不同特征职业女性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得分比较

不同特征职业女性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得分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职业女性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得分比较(x ± s,分,n=274)

3 讨论

3.1 铜仁市职业女性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铜仁市职业女性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总分为(52.25±10.96)分,处于中等水平,与张新慧[9]对郑州市职业女性的调查结果类似。其中,得分最高的3个条目来自同事支持和环境支持维度,分别是“我的同事们会和我谈论母乳喂养经历”“当我溢乳到衣服上时,我的同事们不会取笑我”和“我有一个支持母乳喂养的上司”。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均来自设施支持维度,分别是“在我的工作场所,有特定的地方(如哺乳室)可以用来给孩子喂奶或者挤母乳”“在我的工作场所,有储奶袋供哺乳的职工使用”和“在我的工作场所,有就地日间托儿所”。该结果与王慧等[6,10-11]对上海、济南、北京等地区的研究结果类似。工作场所环境和同事对母乳喂养的支持较好,而相关设施设备支持的缺乏已成为不论大中小城市的普遍问题。

3.2 铜仁市职业女性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个体因素的影响 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在12 000元以上的职业女性,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总分及环境支持维度得分要明显低于家庭月收入不足8000元者。王岳等[12]对天津市不同地区母乳喂养行为的调查发现,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母乳喂养率呈下降趋势。李沛霖等[13-14]的研究也证实家庭收入较高对母乳喂养时长产生负性影响。此外,良好的经济基础能够支撑职业女性选择高品质代乳品喂养来代替母乳喂养。因而,高收入家庭的职业女性,母乳喂养行为发生率较低或持续时间较短,自然对于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的整体感知不如低收入家庭的职业女性,对“上司是否支持母乳喂养”“能否在工作时间休息几次挤母乳”等工作场所母乳喂养的环境支持也不太在意。

3.2.2 工作因素的影响 (1)工作类型。调查结果显示,全职工作的职业女性,工作场所母乳喂养设施支持得分要低于非全职工作者。分析原因,可能是全职工作的职业女性,工作时间、场地相对固定,如果坚持母乳喂养,特定私密的空间(哺乳室)、冰箱、吸乳器等“备奶”的设施设备对于职业女性来说属于刚性需求。而非全职工作者,在工作场所哺乳/挤奶的可能性相比较而言大大降低,对相关设施设备支持的需求则不如前者那么严苛。张良芬等[15]对北京市海淀区的研究也证实,非全职工作是母乳喂养的保护因素。另外,目前3岁以下孩子基本由家庭承担照顾责任,其中母亲承担日间主要照顾责任的比例为63.2%[16]。此时,工作场所就地日间托儿所对返岗后全职工作者,尤其是双职工家庭的职业女性就显得格外重要[17],从而导致其对母乳喂养设施支持的要求更高。(2)每日工作时间。研究结果显示,每日工作时间越长,职业女性对于工作场所母乳喂养环境支持感知的得分越低。泰国的一项研究[18]结果显示,每周工作时长不超过42 h的城市职业女性,更有可能坚持纯母乳喂养至孩子6个月。万燕南等[19]对重庆市女性的调查发现,工作时间越长,挤出喂养而不是直接母乳喂养的比例越高。每日工作时间越长,母乳喂养的职业女性在工作场所发生涨奶、溢乳的可能性增加,需要挤奶、储奶的几率也增加,对于“能否在工作时间休息几次挤母乳”就比较在意,对工作环境中的母乳喂养现象、上司同事对母乳喂养的看法等体验更加敏感,因此在环境支持维度得分上要低于每日工作时间较短的职业女性。(3)工作单位性质。研究结果发现,工作单位性质为个体户/其他的职业女性,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总得分、同事支持和环境支持维度得分均要高于其他工作单位性质的职业女性。Mensah等[20]对加纳城郊地区哺乳母亲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个体经营者比公职人员或私营企业员工更倾向于进行母乳喂养。原因可能是,个体户工作时间、地点的灵活性与便利性成为其寻找到满意母乳喂养场所的有利因素,因而对母乳喂养支持感知的得分要高于其他工作单位性质的职业女性。而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职业女性和私营/外资企业工作的职业女性相比较,总得分、同事支持和环境支持维度得分,均是前者高于后者,与张新慧[9]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职业女性,工作模式相对固定,岗位竞争压力要小于在私企/外企工作的职业女性,因而在总得分和同事支持维度得分上要高于后者。

3.2.3 喂养方式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返岗后采取纯母乳喂养的职业女性在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总分、同事支持和环境支持维度得分上要高于返岗后混合喂养者。混合喂养多指纯母乳喂养加代乳品联合喂养[21]。采取混合喂养的职业女性,多是在家中进行纯母乳喂养,上班时间对孩子用代乳品喂养。因此对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情况的感知不如纯母乳喂养的职业女性。另外,多项研究[22-24]表明,工作场所管理者、同事等对母乳喂养的支持能够促进母乳喂养率及其持续时间的提高。反之,能够在工作场所坚持纯母乳喂养的职业女性,说明其所在工作场所对母乳喂养的环境支持、同事支持度都比较高,相关得分自然会高于返岗后非纯母乳喂养的职业女性。

综上所述,铜仁市职业女性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情况处于中等水平,工作环境及同事对母乳喂养的支持较好,而设施设备相关支持较匮乏。家庭月收入、工作类型、每日工作时间、工作单位性质及返岗后喂养方式对铜仁市职业女性工作场所母乳喂养环境、同事、设施支持得分产生影响,提示相关部门、单位可以此作为着力点,针对不同特征群体,灵活实施干预措施,完善支持体系,以促进工作场所母乳喂养的成功实现。

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来源较局限,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可能有所欠缺。需后续大样本,囊括各区、县、乡等不同地区的调查来对研究结果做进一步补充与完善。某些女性职工较多的特定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情况也是后续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职业女性铜仁市母乳喂养
从蔡鸣喈之死看五四时期职业女性的困境
发现非遗之美
关于对铜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
母乳喂养进社区
我国城市职业女性体育健身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探析①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鉴赏
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八闽职业女性制服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