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第一师在抗战中的贡献

2021-09-17 14:49陈国华
铁军 2021年9期
关键词:苏中伪军根据地

陈国华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新四军第一师成立80周年的重要时刻,让我们回忆新四军第一师在抗日烽火中的光辉历程。

坚持原地斗争,创建稳固的抗日根据地

1940年10月黄桥决战胜利以后,新四军苏北部队乘胜追击,直取海安、东台,又占盐城,使苏北抗日根据地西接皖中,北连山东,成了华中抗战的中坚阵地。但是,随着皖南事变的发生,新四军不仅军部受到重创,而且皖南、苏南等抗日根据地也相继遭受破坏,从而对整个华中抗日带来了影响。为了实现中央的战略目标和新四军军部关于建立稳固的南大门的指示精神,新四军第一师自1941年3月组建之后,便把创建巩固的苏中抗日根据地作为首要任务。在此之前,陈毅和粟裕已派新四軍苏北指挥部三纵(后改为第一师三旅)陶勇、刘先胜率领部队挺进通如海启地区,扩大了苏中根据地范围,打开了与上海等地连接的东南大门。4月,第一师二旅王必成部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张星炳的保三旅,进入兴化、泰县地区活动,开辟了苏中西北部新区。9月,粟裕又命一旅二团参谋长张藩和二团廖政国以“挺进支队”名义进入高邮、宝应地区,攻克澄子河以北、子婴河以南地区。10月,粟裕指派二旅参谋长杜屏率六团以“淮宝支队”名义进入高邮、宝应交界的临泽地区活动,使苏中抗日根据地西进北拓近百公里。同月,新四军六师奉命由江南转战江北,其十八旅在旅长江渭清和政委温玉成率领下进入江都地区,打通了与扬州、江都地区的连接。至此,苏中根据地南至长江,西临运河,北接盐阜,东至黄海,全由新四军一师掌控,成了苏北抗战的稳固基地。由于苏中地区属水网平原,无山可依,无险可据,为了防止敌伪的“扫荡”“围剿”和“清乡”,新四军第一师在粟裕的指挥下,又把苏中根据地分为中心区、基本区和拓展区三个层次。以中心区为基点,作为党政军的核心活动区域加强保障。以基本区为回旋,作为部队与敌人周旋的空间加以巩固。以拓展区为跳板,作为部队、地方武装和民兵打击敌人的前哨阵地,从而做到进而有据,退而有依,守而有地,为党政军坚持原地斗争奠定坚实基础。从1941年初至1944年底近4年的时间内,日伪军出动兵力近万人,组织数十次大规模扫荡和围剿,但苏中抗日根据地却始终坚如磐石,成了华中抗战的“钢铁长城”。

粉碎清乡绞杀,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

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第一师除配合军部开展反扫荡,反围剿斗争之外,最为艰苦卓绝就是1943年3月至1944年10月历时1年零7个月的粉碎日伪军1万多人对四分区的清乡绞杀行动。他们不惧伤亡、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其战斗之激烈,时间之长久,环境之艰苦是新四军一师抗战史上空前绝后的。

苏中四分区东濒黄海,南面长江,北西两面与苏中二三分区接壤,呈犄角形,扼长江下游要冲。日伪军认为只要封锁住四分区的北面、西面,当地的新四军就成了“瓮中之鳖”,继而就可以摧毁苏中抗战阵地。因此,日伪军采用“军事清乡”和“政治清乡”相结合的毒辣手段,集中苏南、扬中地区优势兵力对四分区实行“扫荡”、围剿,以消灭一师主力和地方武装,达到绞杀根据地军民的目的。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新四军一师和苏中区党委将主力部队化整为零,并抽出大批骨干,充实地方武装,组织短小精干的政治护卫队和锄奸队,分散在“清乡”圈内打游击,打破日伪军寻找新四军主力决战的阴谋。同时,又把四分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转移到日伪“清乡”圈的外围策应,大力破坏敌人的后方补给,牵制“清乡”圈外敌人的增援,使日伪军首尾难顾。特别是“清乡”区内的武工队、短枪队和锄奸队,神出鬼没地出入在敌人的据点和家属区,随时随地处决和策反敌伪人员,使他们不敢与新四军为敌、不敢伤害区乡干部、不敢公开开展伪化宣传,让日伪军的清乡保甲制、连坐法难以实施。敌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在四分区与三分区之间构筑300多里长的竹篱笆墙,企图封锁“清乡”区军民与外界的联系,以困死新四军。为此,1944年7月1日,苏中区党委和一师机关动员数万民众,分成几十路声势浩大的突击大军,在东起南坎,西至岔河,北起丁堰,南至平湖镇的300多里长的封锁线上锯电杆,割电线,挖公路,烧篱笆,火趁风势,风助火威,不到一夜的功夫,就把敌人苦心经营3个多月花了100多万根木竹筑成的篱笆烧成灰烬,敌人“清乡”计划破产。苏中区党委和一师师部号召军民乘势打击,先后组织了曹家埠、三阳镇、悦来镇和如西等反“扫荡”战斗,使日伪军在苏中地区的“清乡”“围剿”计划全面破灭。根据史料记载,仅1943年一年,新四军第一师主力和地方武装共歼敌伪军15054人,生俘日伪军11949人,缴获步马枪30914支,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立足军民所需,千方百计发展经济

苏中地区虽然是粮油棉主产区,但由于日伪军的破坏,生产和经济发展受阻。为了使苏中党政军民有足够的财政来源和生产自给,苏中根据地在与日伪军斗争的同时,还发动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新四军第一师和苏中区党委自觉主动地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战斗、生产、教育为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三大重要任务的指示,认真抓好生产建设,自觉把群众的自发生产要求转变为有组织有领导的群众运动。1942年底,苏中区党委和一师师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根据地生产建设运动的指示》,1943年7月,苏中区行政公署又在东台召开第二次行政扩大会议,专门部署生产建设工作,要求“用大力来领导和帮助人民发展农业和工业生产,进行贸易、管理和粮食调剂,并解决土地、资金、农具、肥料、劳动力等问题,以促进生产任务的完成”。1944年初,新四军第一师和苏中行署从实际出发,号召部队和人民群众大力开垦荒地,增加生产面积,提高粮油总量,一年时间就新增耕地3700多亩。4月,又专门召开现场会,积极推广兴化县廉贻合作社的经验,在全区掀起互助合作生产运动,并制订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工作细则,使生产合作社在调剂粮食、制造农具、使用耕牛、购销肥料、组织劳力等方面发挥作用,以推动生产建设。在此基础上,一师师部和行政公署还通过发放农业贷款、降低税费、赊账生产资料、加强贸易交流等办法鼓励农民和手工业者大力发展生产,以保障基本供给。经过3年努力,苏中区各业生产得到大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新开垦荒地31.94万余亩,开挖沟渠52公里,发放农业贷款489多万元(法币),开挖水塘3000余个,合作社入股农户10.2万多户,粮食生产增加540万担。仅1944年一年就达到财政收入2000多万元(法帀),使苏中抗日根据地成为最富裕的根据地。

团结共御外侮,发挥抗日统战威力

1943年,为争取和瓦解日伪军,新四军第一师针对日军与伪军彼此间的矛盾,专门成立了日伪军工作部,县、区、乡组建敌工委员会,利用日伪间、伪伪间的明暗斗争,积极开展分化、瓦解、争取工作,有力地削弱了日伪之间的协同,策应了反“扫荡”、反“围剿”、反“清乡”工作,使敌人遭受军政双重打击。1943年至1945年间,共劝降伪军7000多人,瓦解伪军数十个团营。另外还通过印发文宣品,张贴传单,播放日本歌曲,战场日语喊话等方式,瓦解日军斗志,改变敌对态度,组织反战同盟,使日军纷纷弃战反战,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士气。同时,苏中区党委和新四军第一师还针对国民党军的不同抗日立场和态度,分别在中间势力中开展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最大限度地争取中间力量,孤立打击反共顽固派。1943年初,新四军第一师针对国民党驻淮宝地区的韩德勤、东台地区的张星炳等反共顽固派,对他们采取坚决斗争的策略,严厉打击他们助敌反共的行为。而对兴东地区的陈泰运和姜堰以北地区的李明扬等中间势力,则既与他们友好相处,又在困难之时施以援手,尽最大可能团结他们成为抗日同盟军,进而壮大了苏中地区的抗战阵营和力量。此外,新四军一师还广泛团结和发动社会名流为抗战出力,让他们参政议政,宣传民众,发挥作用。如海安的韩紫石、泰兴的朱履先、泰州的陆小波、姜堰的王慎夫、东台的夏寅官和国民党左派季凯等,都在抗战中出力流汗,有的还成了共产党的挚友,不少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坚定的革命者。

新四军第一师在苏中抗战中的这些贡献,不仅在华中地区成了典范,乃至在全国也值得称颂,受到了中央的赞扬和肯定。

(责任编辑 孙月红)

猜你喜欢
苏中伪军根据地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东临楼”日常
“东临楼”日常
“苏中小延安”的由来
伪军大举进攻,绥东形势严重
窗台上的妈妈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苏南、苏北、苏中地区城乡居民贫富差距比较及对策建议
跨江融合背景下苏中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