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患协同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2021-09-17 17:43付雪梅杨鑫坤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6期
关键词:自我管理

付雪梅 杨鑫坤

摘要:目的 分析医护患协同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以120例接受PCI的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医护患协同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不良嗜好、症状、情绪认知、急救、疾病认知、一般生活、治疗依从性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生命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医护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85.00%,P<0.05)。结论 医护患协同模式可提升接受PCI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医护患协同模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自我管理;心血管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6-237-01

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是治疗心肌梗死有效的手段,然而PCI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无改善,且支架本身可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等[1]。故PCI后的康复治疗同样至关重要,医护患协同模式是由医生、护士、患者相互协作的护理模式,通过三者的通力合作,发挥临床管理作用[2]。本文将医护患协同模式用于接受PCI治疗患者,探究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2-2021.2收治的120例接受PCI的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1)接受PCI治疗;患者对本研究知情。排除标准:血管重度钙化者;存在出血倾向者;患有精神或心理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62.54±4.87)岁,男性38例,女性22例。对照组60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63.10±4.94)岁,男性41例,女性19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护理。观察组:医护患协同模式,(1)护士间的合作,a:入院后护士向患者耐介绍医院的环境,减轻患者的陌生感,使患者快速适应;b:安排患者入住CCU病房,监测生命体征,发放PCI相关健康教育手册,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c:介入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向患者详细介绍抗血小板药物的用药方式、剂量;指导患者合理的膳食及运动,引导患者及家属参与自主护理活动。(2)医护之间的合作,住院期间医生及护士每2天进行1次共同查房,掌握患者的病情,医师与护士共同商讨康复治疗方案;对于病情复杂患者,必要时可輕外科医师协同会诊。(3)医师间的合作,医师为每位患者提供科学、针对性的服务,建立良好的关系,出院后通过随访护士每30 d随访1次,将患者的情况反馈给医师,医师据此给予患者指导,必要时可预定复诊。保证患者在院内及院外均可得到健康指导,保证患者积极参与健康管理。(4)建立医护患协同的护理团队,通过团队间的协作,保证每月举行1次健康讲座,通过随访记录监测门诊复诊率。

1.3 观察指标 自我管理行为,从日常生活(不良嗜好、一般生活)、疾病医学(症状、急救、疾病认知、治疗依从性)、情绪认知评价,总分27~135分,分数越高,自我管理行为越好。高于90分为提示自我管理能力良好;70~90分为自我管理能力一般,需提高,低于70分为,需改进自我管理能力。利用明尼苏打生命质量表评价患者生命质量,分值越低,生命质量越高。医护工作质量,0~100分,得分越高生命质量越高。统计患者术后6、12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计数资料n(%)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 观察组不良嗜好、症状、情绪认知、急救、疾病认知、一般生活、治疗依从性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术后6、12个月随访结果 术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生命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医护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85.00%,P<0.05)。

3 讨 论

本文中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命质量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术后的预后意义重大,可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改善疾病转归。医护患模式强调医生、护士、患者三者之间的协同合作,促进患者的主动参与,且可促进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整合医师、健康管理师、营养师等协同管理,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指导[4]。对比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及再入院率明显增加,而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其原因可能为医护患协同模式的延续性可在患者出院后给予患者指导,通过长期陪伴、教育支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医护患协同模式优化医护合作的方式,护士参与医疗决策,与医生共同制定诊疗措施,提升医护默契度,提高医护工作质量。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医护患协同模式通过术后电话、视频等方式随访,简化了工作流程,减少患者往返问诊的不便,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医护患协同模式可提升接受PCI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林雪琴, 黄文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其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09):95-98.

[2]乔秋萍、徐娟娟、杨巧芳、高宁. 居家护理平台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0(8):67-71.

[3]税文运, 孙晴宏, 邹文军,等. 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影响[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0, 15(2):263-265.

[4]畅雅学, 赵轶煊, 李盼,等. 医护患协同式护理干预对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症状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4(21):140-141.

猜你喜欢
自我管理
农村初中寄宿生管理中学生自我管理策略初探
班级管理与健康人格的养成
90后中职生自我管理的对策分析初探
关于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探究
试论学生自我管理的实施及价值
试论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新形式下研究生会在研究生自我管理模式中导向作用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