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介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1-09-17 01:53曾艳
医学概论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术后护理临床护理路径肝癌

曾艳

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肝癌介入术后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成效。方法:采用奇偶分组表法,从2019年4月到2020年6月选出8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并分成各40例,分为只用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和加上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将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以及护理满意度在两组中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和平均护理费用都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肝癌介入术后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可以被广泛采纳应用。

关键词:肝癌;临床护理路径;术后护理

作为我国最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的肝癌,患者多数因为饮酒、病毒感染和环境污染等造成肝癌[1]。肝癌的并发症很多且多数患者发现病情蔓延已经处于晚期,目前处理晚期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能够大幅度提升患者生存率[2]。所以术后护理的选择至关重要,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不同情况患者所推出的全新的护理模式,能够以一套完整的流程让患者从被动合作到主动合作。我院引入临床护理路径后,取得显著效果,主要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审批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后,将2019年4月到2020年6月期间的80例肝癌介入患者采用奇偶分组表法分成各4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患者26例、女患者14例,年龄区间在44-64岁,平均年龄(54.4±4.1)岁;参照组有男患者28例、女患者12例,年龄区间在45-67岁,平均年龄(56±4.7)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其中排除心脏等重要器官有重要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应用正常术后护理流程。

1.2.2观察组

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分为三部分:①前期团队:合理配备人员,保持人手充足,选择经验、水平处在上游的护士带队,保证分工明确。②操作培训:将护理团队带到前线,从前期的理论讲解开始,让团队明确操作流程,理解操作理念,学会操作技巧。③后期护理: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会按照流程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对心理状态差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讲解疾病的情况,并实时联系患者家属,让其有更多参与感,降低患者焦虑,对护理团队更加信任。

1.7判定指标

①将护理后的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进行对比;②制定患者满意调查表,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三个等级,并计算护理满意率,在患者护理完成出院时邀请填写。

1.8统计学分析

试验各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5.0检验,卡方比对计量资料(%)率;t值比对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如组间数据有差异(p<0.05)。

2.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比对

经过对比,参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明顯多于观察组,平均住院费高于观察组(P<0.05)。

2.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经过对比,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

3.讨论

肝癌依旧是现今世界上棘手的疑难杂症,不正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直接导致肝癌的发病率逐年递增[3]。虽然现在我们有很多很好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的侵蚀,但术后的不稳定恢复依然会导致肝癌患者被感染致使病情加重,所以一个合理的临床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4]。相比以前的护理模式,最新的临床护理路径更加细致的能帮助每个患者得到他们真正需要的治疗,从前期的知识宣传到后期的满意度回访方案,都是以个体患者为中心展开的全方面护理模式,能够做到消除患者恐惧心理,让患者有信心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经过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不管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还是满意度都比接受常规护理的参照组的实施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常规护理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负担,促进医患关系更进一步,值得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希玲.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9):288.

[2]颜楠.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160-161.

[3]张堤. 护理临床路径在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东方药膳,2019(19):233.

[4]翟燕珍.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2017,24(8):1173-1174.

猜你喜欢
术后护理临床护理路径肝癌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重视家族史 预防肝癌
循证护理在胆结石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骨科术后疼痛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缓解效果分析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