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危险因素,远离血管性痴呆

2021-09-18 14:04李铮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1年9期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房颤

李铮

近年来,“沉默的流行病”一词作为认知障碍的代名词经常被引用。随着临床对认知障碍的了解越来越多,医学专家开始认识到原来痴呆不仅仅是阿尔茨海默病,还有其他各种不同原因导致的认知障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另一个常见的痴呆类型——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于脑动脉的粥样硬化、微小动脉玻璃样、淀粉样变所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脑机能障碍、精神障碍和局灶性损害等慢性脑病征群。男性多见,尤其是有脑小血管病的患者更为常见。目前并没有针对血管性痴呆的特效药物,但是大多数和血管相关的危险因素是可改变的,很多研究也显示,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

预防血管性痴呆,建议大家积极干预以下危险因素:

高血压

众所周知,心血管、脑血管、外周血管相关疾病的“头号杀手”就是高血压,血管性痴呆也不例外。因为高血压将导致人体小血管收缩扩张出现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对脑组织血管调节以及血液灌注产生影响,引发脑组织病变。其中脑白质如同电缆,负责把大脑皮层神经信号传输至中枢或者皮层,当脑白质损伤将对信号的有效传输产生影响,继而引发认知功能障碍。此外,在各种类型的高血压中,反勺型高血压(夜间血压升高)的危险系数最高,因为它对靶器官的损害更为严重。如果夜间机体分泌激素的水平和血压背道而驰,将更容易导致血管收缩性能下降,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所以,存在长期失眠、情绪焦虑、睡眠呼吸突然暂停等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应更关注夜间血压的控制。

糖尿病

糖尿病会导致机体血糖代谢异常,从而使血液黏稠度升高,改变血流动力学,导致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另外,糖尿病可能导致颅内动脉发生硬化,引发管腔狭窄,导致脑血流量、血管收缩性能大幅度下降。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其发生血管性痴呆的概率也将上升。临床统计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管性痴呆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3倍。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和血管性痴呆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因为有害脂质成分大量沉积于血管壁,导致血管出现管腔狭窄、堵塞情况,或者存在不稳定的斑块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血管引发卒中的情况。如果出现多次卒中或者斑块落至关键部位,例如颞叶、海马、丘脑等,便能够直接引发血管性痴呆。

房颤

房颤、心肌梗死等疾病均属于血管性痴呆的高危因素。房颤会导致血液输送量波动,造成脑组织低灌注;还可以导致心脏冠脉壁上的血栓脱落,或者形成大量的微栓子,随着血液循环引发卒中。同时,相关研究表明,房颤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提升也容易促使微血栓形成,引发脑梗塞。

酗酒、吸烟

长期大量的饮酒、抽烟将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也会对大脑造成直接损伤。

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因为脑神经的突触比较少,因此,脑功能的储备降低,小范围卒中就会导致认知能力降低。

综上,要想预防血管性癡呆,就要做到:及时戒烟酒或者尽量减少饮酒量和吸烟量;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加强身体锻炼,年轻人可以选择足球、篮球等运动,老年人则可以多进行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项目;多学习,以锻炼脑力,老年人可以多参与益智类的活动;平衡膳食,尽量减少油脂、盐、糖的摄入量,控制血脂、血糖和血压;如果已经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应该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猜你喜欢
血管性认知障碍房颤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血管性痴呆 早发现、重预防
日本认知障碍症对策新大纲敲定 将着重预防
因认知障碍,日本去年走丢1.6万人
六问“轻度认知障碍”——痴呆的前生前世
房颤6误区
预防房颤有九“招”
血糖和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分析
血管性痴呆,预防胜于治疗
太瘦易患“老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