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2021-09-18 06:18张海燕孙树伟
物流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物流企业

张海燕 孙树伟

摘  要: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物流企业是实现我国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员工环保公民行为又是物流企业实现环保绩效的根基。依据现有研究文献设计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基于

1 217位物流企业员工个体的调查数据发现:第一,我国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水平偏低,员工个体绿色责任意识不强,物流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水平亦偏低;第二,物流企业男性员工及非管理岗员工的环保公民行为水平较高;第三,员工个体的绿色责任意识显著增强其环保公民行为;第四,物流企业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显著促进员工环保公民行为。因此,物流企业应强化员工个体绿色责任意识和积极主动推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关键词:员工环保公民行为;物流企业;绿色责任意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re are no substitutes fo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 we are non-conscious when we have enough to use, however, once destroyed, it will be difficult for our human-beings to recove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are the key body to achieve China's gree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economy, furthermore, employee environment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s the foundation for logistics enterprises to realize thei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literature, this paper designs a questionnaire about employee environment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its potential influencing factors. Using the survey data from 1 217 employees working in China's logistics enterprises, we find the following results. First, the level of employee environment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China's logistics enterprises is relatively low, individual employee'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ability is not strong, and the level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gre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is relatively low as well. Second, the environmental citizenship behavior level of both male employees and the non-management employees in logistics enterprises is relatively high. Third, individual employee'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ability h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his or her environmental citizenship behavior. Fourth, gre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have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ir employees' environmental citizenship behavior. Therefore, logistics enterpris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individual employee's environmental accountability awareness and actively carry out gre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Key words: employee environmental citizenship behavior; logistics enterprises; the awareness of employee environmental accountability; gre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0  引  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21年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的预期目标,十四五时期则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和18%的硬指标,充分显示出我国政府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毋庸置疑,物流企业践行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是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双指标均降低的重要保障。

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所有员工的积极参与、付出和努力,所以,物流企业纷纷制定一系列环保规章和环保(公民)行为激励条款,以引导和鼓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在工作场所践行绿色环保行为。员工个体在工作场所中的自发性和主动性环保行为,即“员工环保公民行为”。现有研究已证实,员工环保公民行为是实现企业环境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1]。因此,本文聚焦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实证调查我国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该调查研究,可为我国物流企业科学有效地引导和激励员工工作场所环保公民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实践指导。

1  调查设计

1.1  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员工个体层面的“绿色责任意识”变量和组织层面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变量,是本文探求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的两个重要假设影响因素。依据现有研究文献有关“员工环保公民行为”、“绿色责任意识”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经典成熟测量量表[2-4],设计和形成本文调查问卷,具体测量题项总结如表1所示。表1中测量题项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进行评价,即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

—不确定,4—同意,5—非常同意[5]。

另外,调查问卷亦采集被调查样本员工个体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所处岗位类别等信息。其中,性别:1—女,2—男;年龄:1—22岁及以下,2—23~35岁,3—36~50岁,4—51~60岁,5—60岁以上;受教育程度:1—高中及以下,2—大专,3

—本科,4—硕士,5—博士;所处岗位类别:1—非管理岗,2—基层管理岗,3—中层管理岗,4—高层管理岗。

1.2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以我国物流企业员工个体为调查对象,采取方便抽样方式确定调查样本,并通过问卷星网站开展问卷调研。问卷调研工作持续3个月,共计收集有效调研问卷1 217份。

如表2所示,1 217位物流企业员工个体中,男性员工占比61.13%;23~50岁员工占比71.98%;大专及本科学历员工占比72.31%;非管理岗员工占比52.26%。

2  数据分析

本文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第一,李克特五点评分(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不确定,4—同意,5—非常同意)结果显示,被调查物流企业员工个体的环保公民行为水平偏低(均值为1.82)、绿色责任意识不强烈(均值为2.18),被调查物流企业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水平亦偏低(均值为2.06);第二,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与员工个体的性别r=-0.04,p>0.05、年龄r=-0.00,p>0.05和受教育程度r=-0.03,p>0.05均不显著相关,与所处岗位类别显著负相关r=-0.08,p<0.01,与个体绿色责任意识显著正相关r=0.74,p<0.01,与组织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亦显著正相关r=0.73,p<0.01。

各自变量对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的层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如表4中模型一所示,关于个体差异性变量对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的影响,它们仅解释了1%的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变异R■=0.01,p<0.05,并且,仅有性别和岗位类别显著影响员工环保公民行为β=0.06,p<0.10;β=-0.05,p<0.01,表明(相比物流企业女性员工)物流企业男性员工的环保公民行为水平偏高,以及(相比物流企业管理岗员工)物流企业非管理岗员工的环保公民行为水平较高。

在控制了个体差异性变量对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的影响后,将员工个体层面的“绿色责任意识”变量纳入对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的回归分析模型,进而获得模型二。模型二的分析结果显示,“绿色责任意识”变量单独解释了54%的物流企业员工环保行为变异,并且,“绿色责任意识”变量显著正向影响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β=0.56,p<0.01,表明员工个体的绿色责任意识是影响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的重要因素,员工个体绿色责任意识越强烈,其工作场所环保公民行为水平将越高。

在控制了个体差异性变量对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的影响后,将组织层面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变量纳入对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的回归分析模型,即获得模型三。模型三的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层面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变量单独解释了54%的物流企业员工环保行为变异,并且,物流企业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变量显著正向影响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β=0.54,p<0.01,表明物流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水平越高,物流企业员工个体的环保公民行为水平将越高。

在控制了个体差异性变量对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的影响后,模型四继续将员工个体层面的“绿色责任意识”变量和组织层面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变量同时纳入对员工环保公民行为的回归分析模型。模型四中的回归系数显示,员工个体层面的“绿色责任意识”变量和组织层面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变量一起解释了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变异量的63%,并且,两个变量均显著正向影响物流企业员工環保公民行为β=0.33,p<0.01;β=0.31,p<0.01,表明这两个变量是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3  研究结论与管理实践启示

3.1  研究结论。本文以我国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 217位物流企业员工个体样本的工作场所环保公民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问卷调研,实证探讨了员工个体差异性变量(即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岗位类别和绿色责任意识)和组织层面变量(即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揭示:(1)我国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水平偏低,员工绿色责任意识不强,物流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水平亦偏低。(2)性别和岗位类别是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员工和非管理岗员工的环保公民行为水平偏高。(3)员工个体层面的“绿色责任意识”,是影响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的重要因素,员工绿色责任意识越强烈,其环保公民行为水平越高。(4)组织层面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亦是影响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的重要因素,物流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水平越高,员工环保公民行为水平将越高。

3.2  管理实践启示。本文研究结论,可为我国物流企业科学有效地引导和激励员工工作场所环保公民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实践指导。具体来说,员工环保公民行为是实现企业环保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然而,我国物流企业员工环保公民行为水平偏低。因此,物流企业应着重强化和提升员工环保公民行为:(1)由于个体性别和所处岗位类别变量显著影响员工环保公民行为,所以,物流企业应特别关注女性员工和管理岗员工的环保公民行为,重点思考如何提升他们的环保公民行为;(2)由于员工绿色责任意识显著正向影响其工作场所环保公民行为,所以,物流企业可考虑通过在员工招聘环节科学甄选出绿色责任意识较强的应聘者和常态化员工绿色培训,来主动培育和强化员工绿色责任意识;(3)由于组织层面推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会显著促进员工环保公民行为,所以,物流企业可考虑将绿色环保公民行为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或考虑在晋升决策和薪酬设计中考察员工工作场所环保公民行为,或考虑通过开展绿色环保培训来提升员工践行绿色环保行为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张佳良,刘军. 环保组织公民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38(10):35-48.

[2]  Paillé P, Raineri N, Boiral O.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n and off the Job: A Configurational Approach[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9,158:253-268.

[3]  Hannah S T, Jennings P L, Bluhm D, et al. Duty orientation: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construct testing[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14,123(2):220-238.

[4] 周金帆,张光磊.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绿色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35(7):22-32.

[5] 张海燕. 水平薪酬差距与团队成员绩效:基于形成基础和妒忌情绪[M]. 北京:中國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218.

猜你喜欢
物流企业
基于风险防范的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思考
供应链物流企业主要风险及控制策略
物流企业系统控制中的并联与串联控制比较研究
物流企业成本管控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企业营销管理与创新
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