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2021-09-22 03:26郗厚军康秀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成逻辑师德师风建设教书育人

郗厚军 康秀云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并多次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其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该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刻的生成逻辑:承续马克思主义教师队伍建设思想的重要原则是其理论逻辑,对中国共产党师德师风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其历史逻辑,回应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内在要求是其现实逻辑,习近平总书记的贡献同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交互作用是其主体逻辑。其中,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交互影响决定了其生成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主体逻辑决定了其形成的现实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就熔铸于这种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统一中。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强国;教书育人;生成逻辑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4.011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4-0052-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对建设教育强国和培养时代新人迫切渴求的政治高度,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特别强调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并围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遵循“新时代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师德师风、为什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及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逻辑理路,生成了内容丰富和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由主客体要件的多重生成逻辑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一、理论逻辑:承续马克思主义教师队伍建设思想的重要原则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未曾直接使用“师德师风建设”这一概念,但他们通过对道德本质、职业选择、爱护教师等内容的分析,并结合他们对教育事业发展一般规律的发现、思索与理解过程中,创造性提出并深刻阐述了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观点,建构了无产阶级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石,构成人民教师坚持和增强无产阶级立场与意识的万里长河之源泉。其中,所包含的道德理论、职业使命、尊师重教的若干重要原则,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生成的理论逻辑。

第一,教师从事的是一项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的职业。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道德作为意识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劳动是其起源的首要条件,伴随劳动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分工与协作不斷增强,各种劳动关系逐步明确,各种社会职业渐序形成,而“‘使命、职责、任务、理想或者是……对于通过分工而分到各种不同行业中去的那些个人的活动方式……只是这些社会关系的表现和征兆”。[1]就教师队伍建设而言:在职业理想方面,马克思深刻阐释了人们在职业选择中该有的职业理想和人类情怀,特别强调要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2]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是为人类而工作的一个职业,“教师大军应该向自己提出巨大的教育任务,而且首先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主力军。”[3]在教书育人方面,恩格斯在剖析英国教师队伍素质不高问题时指出,一些人“只是为了生活才来当教师,大多数连自己也没有具备最必要的基本知识,缺乏教师所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4]“根本没有能力教书”,也“不会记课堂日志”。[5]这对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职责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恩格斯还明确指明,“书还有一个使命,这就是同圣经一样使他们有明确的道德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和自己的自由,激发他们的勇气并唤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6]在自由写作方面,马克思指出,“作者当然必须赚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7]列宁也强调写作“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8]在人才培养方面,列宁明确提出“这就是你们在教育、培养和发动整个青年一代的事业中应当执行的任务。你们应该是千百万共产主义社会建设者的带头人”。[9]这些重要观点都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教师无上光荣”等重要论述提供了理论依循。

第二,共产主义教师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政治方向。从道德的本质属性上来看,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提出“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10]另外,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把私法和道德诠释为一种权利与人格的抽象,指出“人们想使道德进一步同国家分离,想使道德进一步得到解放!他们这样做证明了什么呢?只是证明:现代国家同道德分离是合乎道德的,道德是非国家的,国家是非道德的。”[11]可见,道德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色彩,道德始终是服务于国家需要。从教师师德上讲,列宁在揭露资产阶级所谓学校可以脱离政治而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撒谎骗人技巧时鲜明提出,“学校的真正的性质和方向并不由地方组织的良好愿望决定,不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也不由‘教学大纲等等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12]如果“教师群众接受了资本主义文化遗产,全身沾染了这种文化的缺点,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可能是共产主义教师”,[13]因此,“我们要培养出一支新的教育大军,它应该同党和党的思想保持紧密联系,贯彻党的精神,它应该把工人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教育他们,使他们关心共产党员所做的事情”。[14]这些重要思想都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教师要做“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教师要“为党育人、为国造才”、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等重要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机关部门要优待和团结广大教师。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从教环境和教师的生活待遇不尽如人意。例如,马克思批判了当时资产阶级社会对教师的不尊重现象,明确指出“身为农民阶级的专门人才、代言人、教育者和顾问的学校教师受省长任意摆布”,“身为学者阶级中的无产者的学校教师从一个乡镇被赶到另一个乡镇,就像被追猎的野兽一样”。[15]再如,列宁就沙皇俄国对教师的“最放肆、最无耻、最令人厌恶”的态度进行了愤慨的批判,对教师身处恶劣生活环境表达了同情,希望机关部门“把我国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16]给予教师关爱和帮助,优先照顾教师,“学会尊敬他们(专家),把他们当人看待,而不是把他们当做你们暂时需要的牲畜和工具”。[17]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列宁十分重视做好教师的团结工作,使广大教师成为苏维埃制度的支柱。这些重要观点都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等重要论述提供了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意蕴,提出了事关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性、根本性和保障性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方针,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二、历史逻辑:对中国共产党师德师风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逐步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积累了党领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宝贵经验。

第一,从抗战时期到新中国建设时期,毛泽东一直关注师德建设的发展。1937年,毛泽东对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师生提出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并要求广大教师根据革命斗争的形势和任务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才。1950年,毛泽东在给湖南第一师范大学的题词中,明确了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基本原则——“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1958年,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强调人才培养的“又红又专”规格与标准。1961年,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指出,“高等学校必须继续努力培养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高等学校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认真教好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团结、教育和改造教师以适应新中国的需要,通过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在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组织政治实践活动,提升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

第二,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一個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8]面对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使命任务,面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负面影响,邓小平进一步明晰了“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无产阶级政治的要求,并“希望广大教师努力在政治上、业务上不断提高,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前进。”[19]另外,邓小平还特别倡导全党全社会要尊重教师,“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而且“各级党委和学校的党组织,应该热情地关心和帮助教师思想政治上的进步”。[20]在此基础上,1994年,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肯定了教师职业的地位和价值,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职业是崇高而又艰辛的,应该受到全党全社会的尊敬。”[21]另外,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广大教师要率先垂范,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推动者,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始终做到“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22]这一教师角色定位和师德要求,为明晰师德师风建设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的价值依循。此外,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更加尖锐的价值之辩、愈加凸显的人才争夺,胡锦涛明确将“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3],作为人才培养、教育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工作,提出广大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24]这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规范化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实践指导。

第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中国共产党教师队伍建设有益经验基础之上,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25],并聚焦师德师风建设这一重要抓手,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颁布实施一系列事关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文件,着力培养造就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精湛和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正是在对中国共产党师德师风建设经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现实逻辑:回应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并特别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26]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应当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相契合,建设教育强国必先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当然,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与新时代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对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还并未完全适应,迫切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第一,兴国必先强教,强教迫需强师,强师就要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在教育所有的财富中,教师和其他各类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在学校所有的资源中,好老师和优秀人才是最急需的资源。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重大变局和战略全局“同镜同框”,亦在深刻影响着“教育之变”。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27]继言之,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和国家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越来越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前沿阵地,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的培养和争夺日益成为焦点。面对大变局和新使命,如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如何建设教育强国,成为必须审慎之与明辨之的时代课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站位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立足于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着眼于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明确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希望广大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努力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28]可见,时代的使命要求呼唤广大教师要更加努力发挥价值作用,成为推动新时代伟大梦想实现的重要力量。

第二,教师肩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教育使命,育新人需要广大教师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新时代是一个充满美好生活理想而又必须为之付出艰辛奋斗的时代。时代赋予责任,责任体现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9]的发展方向。当然,从根本上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而育新人就需要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使他们认清责任、紧跟时代、肩负使命、锐意进取,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为蓝图任务变成美丽现实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30]我们“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考虑大学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人员构成、培训体系”。[31]

第三,当前个别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偶有发生,迫切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一是防止教师出现道德败坏、贪赃枉法的事情。近年来,媒体报道的个别教师收受家长礼金、延期学生毕业等事件,不仅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还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回应社会关切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如果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或心在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那是当不好老师的”,对“个别老师道德败坏、贪赃枉法的事,对这些害群之马要清除出教师队伍,并依法进行惩处,对侵害学生的行为必须零容忍。”[32]二是确保教师坚持教育教学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前思想舆论领域的黑色地带和部分学校课堂上存在的“噪音”“杂音”等情况,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多次谈及教师要确保教学正确方向,处理好学术研究与理论宣传、言论自由与政治纪律的关系,并确证了教师言论“四个有利于”的重要标识,即“对重大政治和理论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一定要有利于维护党的威信,有利于维护中央的权威,有利于维护党校的尊严,有利于维护党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形象。”[33]尽管这一论述是针对党校教师所提,但却适用于所有人民教师。三是着力解决教师学风不良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教师学风问题,并针对当前学校学风存在的问题指出,“在教师中,有的对党的理论研究不深,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对实践了解不深,运用理论说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有的对社会上和来自境外的错误观点辨别能力弱,跟风转,甚至在课堂上公开传播。对学风中的不良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34]而且,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有的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35]解决这些问题,广大教师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正是在积极回应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而迫切需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内在要求以及破解当前部分教师师德失范难题的过程中形成的。

四、主体逻辑:习近平总书记的贡献同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交互作用

任何一个思想的生成都是熔铸主客体要件于一体,这两个要件决定了一个思想生成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其中,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交互影响,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生成的客体要件,决定了其生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习近平总书记的贡献、党中央顶层设计的决策部署以及人民群众对好老师的期待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生成的主体要件。三者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其生成的现实性,是该论述形成的主体逻辑。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的贡献。一是习近平总书记日常工作的责任担当。不管是在地方任职,还是主持全国工作,习近总书记平都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例如,1990年至1996年,在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特别重视學校师资水平建设工作,明确提出“高尚的职业要有高尚情操的人来从事”[36];1999年至2001年,连续三年担任集美大学校董事会主席,先后七次到集美大学,并同师生代表座谈,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05年,在浙江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立健全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师德师风教育机制,进一步完善师德评估体系”[3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特别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尊师重教的教育情怀。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全党全社会尊师敬教树立了典范。例如,1999年,在给初中老师陈秋影的回信中指出,“您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将来还是我的老师”;2002年,看望大学老师刘翠琴,并深情地讲到“谢谢您当年的教育和培养”;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邀请陈秋影、陈仲韩等教师,并强调“是老师培养了我们”。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份敢于担当的工作责任意识和溢于言表的拳拳感恩之情,为其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做出了决定性贡献。

第二,党中央顶层设计的系列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等部门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事关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文件和指导意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些系列决策部署,胸怀“两个大局”,着眼“两个关键期”,聚焦“两个制高点”,将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对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的颁布实施,是新时代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系统性战略部署。再如,《关于高校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政策文件,坚持问题导向、一线规则,为防止师德失范行为提供了制度保障。由此可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顶层设计、系统思维、协同推进,不斷将师德师风建设新鲜经验加以总结并提炼为重大决策部署,用以指导师德师风建设新实践。这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并持续完善提供了重要支撑。

第三,回应人民群众对好老师的期待要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体现。然而,当前一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部分教师素质的现实表现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和优秀教师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还存有差距,应予以高度重视并有效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直面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好老师需要,聚焦人民群众反映的师德失范问题,始终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广大教师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充分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执着坚定的人民立场。

总而言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由多重生成逻辑交互影响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在这多重逻辑中,既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客体要件,又有人的自我意识的主体要件,主客体要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这一重要论述生成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成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2][6][7][8][9][10][11] 韦冬,王小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道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51,486,76,74-75,78,363,17,1-2.

[3] 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9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95.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226.

[12]列宁全集(第四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44-245.

[13][14][16]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5,173,345.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7.

[17] 列宁全集(第三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7.〖HJ2mm〗

[18][20]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8,109.

[19] 邓小平论教育(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72.

[21]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71.

[22]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1-502.

[23] 胡锦涛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25-426.

[24] 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09-01(1).

[25] 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31(2).

[2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45、46.

[27][28][30][32]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29]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1]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33][34] 习近平党校十九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98,94-95.

[35]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36] 市五套班子领导走访慰问教师:辛苦了,光荣的人民教师[N].福州晚报,1994-09-09(1).

[37]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306.

[责任编辑:孙 皓]

猜你喜欢
生成逻辑师德师风建设教书育人
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动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逻辑理路
《教书育人》编辑部公示
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其现代境遇
浅谈小学管理中师德师风建设探究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
论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
美国政治极化的层次界定与生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