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2021-09-22 01:42颜晓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9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心理健康中职

颜晓

[摘           要]  新时期党和国家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构建新时代、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针对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对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现有教学内容、形式单一,缺乏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的实践活动,中职学生往往因为生命健康意识淡漠引发异常行为等问题,同时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和民族地区中职学生的健康状况及身心特点,构建系统全面的课程体系,围绕心理健康、身体保健、疾病防控和急救处置四个内容,融合第一、第二课堂全面系统开展健康教育教学。在“四位一体、两课融合”的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应用上取得了丰厚的成果,能夠有效保障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校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民族地区;中职学生;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9-0001-03

新时期学校卫生工作与健康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是深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新时期学校健康教育是教育中的重要工作,应以预防教育为重点,以教育和育人为手段。然而,许多中职学校更多重视中职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品德修养,很少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也没有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即使有的中职学校开展了生命与健康教育,但也仅限于辅修课或日常的讲座中;有的则用安全教育代替生命与健康教育,局限于如何保护自身不受伤害;有的放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部分章节,没有系统的健康教育课程和专用的教材,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缺乏,不能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因此,本文针对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对学生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现有教学内容、形式单一,缺乏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的实践活动,中职学生往往因为生命健康意识淡漠而引发异常行为等问题,探索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四位一体,两课融合”的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学习、了解、掌握有关疾病防控、急救处置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增强民族地区中职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管理能力,帮助中职生自觉采取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一、构建“四位一体 两课融合”健康教育模式的意义

(一)构建“四位一体 两课融合”学校健康教育模式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处在15~18岁之间,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中职学校“问题学生”的群体迅速扩大,健康教育是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得体的健康教育是提升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广西是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省份,中职学生来自广西各地,因受文化水平低及生活条件落后等因素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健康意识淡薄,生活习惯不良,健康知识和技能基础薄弱,甚至行为存在偏差。因此在民族地区建立完善的学校健康教育机制,提高中职生的健康管理能力,创新四位一体教育,对于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四位一体 两课融合”健康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新时代的中职学生都是“00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他们生活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本身在家庭比较受溺爱,他们很少经历挫折,遇事缺乏耐心,不懂得与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在进入学校以后,由于面对的同学来自各地,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对待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再加上中职学生彼此之间缺乏沟通,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就业压力,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些都导致当代中职学生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通过学校的健康教育能够确保中职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的学校健康教育能够让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因此,“四位一体,两课融合”的健康教育方式,即从多方面、多角度预防影响学生健康的因素,拓宽教育途径,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让学生在知识、方法、价值观等方面都获得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为前提;以培养中职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为根本的出发点,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促进当代中职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民族地区中职学校提供可借鉴和参考的经验,推动健康教育事业发展。

二、“四位一体,两课融合”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

民族地区学校的健康教育不是学校某一个部门能独立完成的工作,也不是靠单一的课堂教学能完成的目标,需要其他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全方位开展工作,才能有效、顺利地实施。本文依据民族地区中职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尝试建构一套“四位一体,两课融合”健康教育模式,见文末图1所示。

(一)四位一体模式探究

1.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前瞻性不足,通常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仅是帮助一些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并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上,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混为一谈,认为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无法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问题除了会对个人的学业带来负面影响外,如果处理不及时,还有可能让学生走向极端,对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加严重的危害。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是学校、年级、班级和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种自我教育活动,因此,中职学校在高度重视的前提下,还要追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在缓解心结、解决问题、缓解矛盾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除了定期开展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讲座外,还应当通过组织开展多样性的实践活动,真正帮助中职学生养成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针对民族地区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更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对部分中职学生自卑、自负的心理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重点体现关于培养自信心的内容;另外,还有一些中职学生通过奇装异服来标榜个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同时利用一些特殊节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国旗下的讲话,举行“积极情绪 幸福成长”签名活动、主题讲座、主题班会、黑板报以及手抄报评比活动,朋辈心理辅导(各班心理委员)培训,心理闯关游戏等。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心理活动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成长,在全校范围内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心理健康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