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茎类蔬菜农药残留色谱质谱分析中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2021-09-23 00:41罗俊霞赵建波申战宾段鹿梅宋晓爽张启成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1年5期
关键词:正己烷鳞茎乙酸乙酯

罗俊霞 赵建波 张 刚 梁 爽 申战宾 段鹿梅 宋晓爽张启成 马 蕾 潘 玲

(1. 郑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 郑州 450006; 2. 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郑州 450002; 3. 河南恒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新郑451100; 4.郑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郑州450000)

葱蒜类蔬菜是一类具特殊香辛味的蔬菜, 又称香辛类蔬菜或鳞茎类蔬菜[1]。 这类蔬菜在我国栽培较广, 具有较好市场发展前景, 主要包括大蒜、 洋葱、 韭菜、 大葱、 分葱、 香葱、 胡葱、 韭葱及薤等。 同其他蔬菜一样, 该类蔬菜生产过程中要使用一些化学药物防治病虫草害[2~4]。 我国加入 WTO后, 国际上对进口农产品在安全品质方面设置的门槛越来越高, 限制了鳞茎类蔬菜的发展, 提高农产品品质、 特别是提高农产品的安全品质迫在眉睫。

检测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鳞茎类蔬菜是一类较为特殊的蔬菜, 其中含有硫醚类、 硫代磺酸甲酯、 亚硫代磺酸甲酯等硫化物[5~8]给农药残留的色谱质谱检测分析造成很大的困扰。 国际分析化学家组织 (AOAC)、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专家联席会议提出的 《有机化学物痕量分析方法单实验室验证指南》规定, 在验证残留分析方法时对大蒜须单独评价[9]。 因此, 该类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分析方法成为行业内的难点、 热点。 农药残留的一般分析过程为提取-净化-检测[10]。 为了消除有机硫化物对该类蔬菜的色谱质谱法检测带来的干扰, 在制样前或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多引入特殊的处理, 或对分析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 以减小此类物质带来的影响。 目前对该类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面已有诸多研究, 主要涉及制样前钝化酶的方法, 对常规前处理中的提取、 净化步骤的优化改进及其他方法的应用等。 本文对该类蔬菜的色谱质谱法检测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 以期为此类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和研究提供思路。

一、 钝化酶处理方法

钝化酶的目的是去除鳞茎类蔬菜中有机硫化物的影响。 因为在完整的细胞内, 鳞茎类蔬菜中含有的杂原子和活性酶与底物分隔存在, 在粉碎样品的过程中细胞受损伤, 酶作用于底物产生大量硫基干扰物, 对其中农药残留的定性和定量产生影响[11~15]。 酶的钝化一般在制样或者样品未被彻底粉碎前进行, 否则不能有效去除硫化物的干扰[12~16]。目前研究较多的钝化酶的方法有加热处理法、 低温冷冻法、 磷酸处理法、 硫酸磺化法等。

(一) 加热处理

1. 加热处理的效果。 加热钝化鳞茎类蔬菜中的活性酶的方式有微波炉加热和水浴锅加热两种。使用色谱或质谱检测器进行农药残留的测定前, 将鳞茎类蔬菜样品切大段或块进行加热处理一定的时间, 可以有效钝化其中活性酶的活性, 样品破碎后不会产生大量的硫化物, 从而减少或者去除其对待检物质的干扰[13~27]。 但两种加热方式都会造成部分待检物质回收率不同程度地降低[13~27]。

2.加热处理的弊端。 (1) 微波加热。 将样品切大段或块进行微波处理, 样品难以准确定量称取,不好解决称样的精确度与采样的代表性之间的矛盾[13]; 且微波处理受制的因素较多, 处理的时间和微波炉的功率、 处理时所使用的玻璃器皿的大小、所处理样品量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同时微波加热处理对部分农药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使其回收率下降[13~25]。 微波处理对百菌清的影响较大, 微波处理后百菌清的回收率最多达到30%左右[14~15]; 当微波处理时间超过40 s 时, 毒死蜱和对硫磷的回收率明显下降, 其他农药回收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7]。 在固定功率且最优的条件下, 微波处理对99 种农药的降解率可以控制在30%以内, 但是随着条件波动, 该步骤对某些农药的降解率达到50%左右[19]。 使用不同功率的微波炉、 不同的检测器测定不同鳞茎类蔬菜中不同种类的农药时, 对样品进行微波加热处理一定时间, 待测农药的回收率无显著变化, 微波加热的时间超过一定时间之后,部分待检物质的回收率降低[21~24]。 久效磷、 对硫磷、 毒死蜱、 敌敌畏、 马拉硫磷等5 种有机磷农药经过微波炉加热后降解率为21%~41.5%[25]。(2)水浴加热。 采用水浴加热法钝化韭菜中的活性酶, 分别在破碎前和乙腈相吹干后, 在80℃条件下对其进行水浴加热处理。 样品破碎前加热处理6 min、乙腈相吹干后继续边加热边用氮气吹, 时间在30 s~4 min, 均可以有效去除样品本底硫化物的影响, 获得较好的净化效果[26~27]。 甲胺磷、 乐果、 三唑磷、 杀螟硫磷、 毒死蜱等5 种有机磷农药在不同的蔬菜介质中经过高温水煮过程有不同程度的降解[28]。

(二) 磷酸处理

1. 磷酸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为了钝化鳞茎类蔬菜中的酶, 在称好的100 g 样品中加入6 mL 浓磷酸和12 mL 水后, 用组织捣碎机破碎样品可以有效去除此类蔬菜中有机硫化物在质谱检测器上对待检物质的干扰, 洋葱样品加磷酸处理后, 待检物质回收率均≤120%[18]。 在样品提取过程中采用磷酸(1+1)溶液钝化鳞茎类蔬菜中的活性酶, 百菌清的回收率随着磷酸(1+1)溶液增加而提高。 当磷酸(1+1)溶液的使用量至2 mL, 百菌清的提取效率为30%~100%[29]。 在样品破碎之前加磷酸处理可以去除鳞茎类蔬菜中的含硫化合物, 解决上机测定时的高背景干扰问题, 有助于定性定量[30]。 在磷酸酸性溶液中打碎鳞茎类蔬菜样品再进行提取及净化(10%的磷酸效果最佳), 硫化物的干扰减少很多,利于百菌清、 氟菌酰胺等在中性到弱酸性介质中比较稳定的农药的定性和定量[31]。

2. 磷酸处理的弊端。 采用磷酸处理对不锈钢均质器会产生腐蚀, 不宜采用[11]。 苏建峰等[13]认为, 在多残留分析中引入磷酸这种中强酸适用范围较窄。 王祥云等[29]、 洪萍等[32]认为, 磷酸是一种黏稠的, 不挥发的中强酸, 在230℃以上会脱水而形成焦磷酸, 它的存在会对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口和毛细管柱产生损伤, 并影响进样重复性, 在检测中用磷酸处理检测有机磷农药, 如果不去除残留磷酸,对实验仪器及结果重复性产生较大影响, 即使利用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也很难去除。

(三) 低温冷冻

1. 低温冷冻的处理方法和效果。 王连珠等[11]、苏建峰等[16]分别将大葱和大蒜样品在-18℃的冰箱中进行冷冻处理不同的时间后取出制样, 进行后续处理, 分别用气相色谱-FPD 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进行检测, 发现这种方法可钝化大葱中的活性酶,从而减少基质干扰, 使所得到的谱图杂峰明显减少; 黄志强等[33]认为, 将鳞茎类蔬菜(荞头)样品进行冷冻处理后,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提取、 处理样品净化效果较好, 可以有效减少有机硫化物的干扰。

2. 低温冷冻处理的机理和条件。 苏建峰等[16]在试验中继续延长冷冻时间至4 d 与1 d 相比, 结果没有明显变化, 认为低温冷冻处理只能暂时抑制鳞茎类蔬菜中活性酶的活力, 不会使其永久失活;所得到的色谱图杂峰明显减少的原因是冷冻造成细胞内外渗透压发生改变, 引起细胞部分脱水, 从而改变细胞内蛋白质的理化特性, 间接导致部分酶失活, 引起基质干扰减少; 冷冻处理可以减少基质干扰, 但不能阻断硫基干扰物质的生成。 冷冻后进行提取的温度条件对待测物质的回收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2℃的条件下进行提取效果好, 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 (25℃、 30℃) 进行提取, 未能得到理想的色谱图[33]。

(四) 硫酸磺化

1. 硫酸磺化的方法和效果。 高志杰[34]发现, 制样时, 在样品未完全破碎的状态下, 按照样品∶硫酸为2∶1 的比例加入10%的硫酸溶液后进行样品破碎, 在样品提取步骤按照提取液∶浓硫酸为10∶1 的比例加入浓硫酸进行提取净化和后续处理, 气相色谱-ECD 测定韭菜中五氯硝基苯残留时不仅取得了较好的去除硫化物的效果, 而且获得较好的回收率。 SUZUKI 等[35]在前处理过程中加入高锰酸钾-硫酸溶液, 使样品中的硫化物在酸性条件下经高锰酸钾氧化成极性更强的醇、 酸或砜类物质而溶于水, 农药溶于正己烷, 正己烷与水不能互溶的原理使它们彼此分离达到去除硫化物干扰的目的。

2. 硫酸磺化的局限性。 因为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因此此类处理只适合性质相对稳定的农药如有机氯等的检测[32]。

二、 常规前处理方法的优化和改进

(一) 样品提取

在农药残留的色谱质谱法检测的前处理中, 可以选择的提取溶剂有乙酸乙酯、 乙腈、 正己烷、 丙酮、 二氯甲烷等。 这些溶剂迥异的理化性质是色谱质谱法检测前处理过程中选择提取溶剂的理论基础。 乙酸乙酯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和水较易分层,但作为提取溶剂容易提取到较多的色素、 脂肪等非极性干扰物, 对大部分极性农药提取效果不佳; 乙腈极性极强, 能溶解多种物质, 干扰物质较少, 通过盐析较易与水分层; 正己烷基本不溶于水, 和水易于分层, 但其是非极性溶剂, 对有机磷类农药溶解性差; 丙酮可以从样品中很好地提取出农药, 但是其与水互溶, 很难与水形成分层[36]。 由于鳞茎类蔬菜样品和待检物质种类繁多, 在提取步骤选择相同的溶剂得到了不同的提取效果。 (1) 乙酸乙酯。朱涛等[12]在利用质谱检测器测定大蒜中的嘧霉胺、噻螨酮残留量时, 采用乙酸乙酯进行提取, 获得满意效果, 不仅基质干扰小, 而且回收率满意; 但乙酸乙酯对甲基嘧啶磷、 甲基对硫磷的提取效果欠佳。 黄志强等[33]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荞头中13 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时用, 2 mL 乙酸乙酯提取1 次,二者的回收率在50%以下, 用1∶1 的乙酸乙酯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进行第2 次提取, 除敌敌畏以外的其他12 种农药回收率为65%~120%, 多数在85%左右。 徐宜宏等[37]用气相色谱、 串联质谱检测器检测韭菜中34 种农药残留时发现, 乙酸乙酯对多数农药可以获得满意的提取效果, 对少数农药(如百菌清) 未获得满意的提取效果。 许天钧等[38]认为, 测定洋葱及洋葱调味汁中二嗪磷农药残留时, 当样品为洋葱时, 用乙酸乙酯做提取溶剂较好。 王雯雯等[39]采用乙酸乙酯进行样品提取, 利用质谱检测器实现了1 次进样同时检测大葱中170 种农药残留, 农药的添加回收率能满足要求。 陈克云等[40]在对蒜苔中咪鲜胺及其代谢物残留检测中发现, 采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 目标物有较好的回收率, 但色素较多。 (2) 乙腈。 徐宜宏等[37]发现,乙腈对如百菌清等农药的提取效果比乙酸乙酯好。王雯雯等[39]利用三重串联四极杆气质联用仪1 次进样同时检测大葱中170 种农药残留时, 采用乙腈进行样品提取, 农药的添加回收率也能满足要求。 陈克云等[40]在对蒜苔中咪鲜胺及其代谢物残留检测中, 综合考虑提取效率及提取液的干净程度, 认为选择乙腈作为提取剂较合适。 李萍萍等[41]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含硫蔬菜中46 种农药残留量时, 将提取溶剂乙腈改为1%乙酸乙腈时, 乙酰甲胺磷、 百菌清的回收率从低于10%提高到69%~120%。 周昱等[42]利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 有效提取了植物源复杂基质中70 种有机磷农药, 并能降低复杂基质中的部分干扰。 (3) 丙酮。采用丙酮提取杂质多且含有大量水分, 需增加液-液萃取步骤, 且容易发生乳化[12,39]。 陈克云等[40]在对蒜苔中咪鲜胺及其代谢物残留检测中, 采用丙酮作为提取溶剂, 获得了乙酸乙酯同等的回收率, 但提取溶液中色素较多。 徐宜宏等[37]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器检测韭菜中34 种农药残留, 蒋施等[43]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确证姜中120种农药残留量中都发现丙酮的提取效果最差。 (4)其他提取剂。 朱涛等[12]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大蒜中的嘧霉胺、 噻螨酮残留量时, 用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 嘧霉胺、 噻螨酮的回收率较低。 王雯雯等[39]、 陈克云等[40]分别利用二氯甲烷提取大葱中170 种农药残留和蒜苔中咪鲜胺及其代谢物残留,发现二氯甲烷提取大葱基质杂质多, 对测定的干扰大; 提取咪鲜胺及其代谢物残留回收率低。 徐宜宏等[37]、 蒋施等[43]为了兼顾多种农药残留检测的需要, 分别采用体积比80∶20 和体积比80∶15 的乙腈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提取韭菜中34 种农药残留和姜中120 种农药残留, 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器进行检测, 提高了农药的回收率, 获得了不错的检测效果。 苏建峰等[44]、 许天钧等[45]在测定大蒜中农药残留时, 为了提高乙腈对大蒜基体组织的渗透性, 在乙腈中加入适量水进行样品提取, 获得比较好的提取效果。

(二) 样品净化

1. 净化柱填料的种类、 作用及应用效果。 在农药残留的检测过程中固相萃取是常用的净化手段, 常用的吸附柱填料有碳材料、 弗罗里硅土 (硅镁吸附剂、 Florisil)、 氧化铝和硅胶等[36]。 (1) 碳材料。 活性炭和石墨化炭黑 (GCB、 Carb), 对植物色素都有强烈的吸附作用, 脱色效果较好[46-49]; 但活性炭对多数农药的吸附能力也较强[48~49], 导致农药回收率下降[49], 且对硫化物等干扰物质吸附性较差, 净化效果不好[33]。 Carb 对样品中的极性和非极性平面环状有机化合物吸附能力强, 可除去具有平面芳香环结构的杂质, 对色素的去除效果显著[44],使用Carb 净化对农药的回收率无影响[37]。 使用GCB净化, 多数农药回收率为90%~110%[49], 但GCB对噻菌灵、 抑霉唑等农药的吸附性较强, 导致其回收率偏低[54]。 (2) 硅胶。 是将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得到的溶胶沉淀物进行部分脱水制得的多孔固体, 能有效去除糖等极性杂质[46], 如提取物中的长链脂肪酸以及大分子甾醇类物质[47], 通常需要活化去除水分, 使用前加入适量水分调节吸附性能[46]。在大蒜中嘧霉胺、 噻螨酮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中, 采用硅胶柱进行样品净化可以有效减少样品杂质, 降低基质干扰, 减少离子源污染[12];黄志强等[33]结合低温处理的方法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测定荞头中13 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结果显示, 硅胶柱净化效果最好, 优于单用石墨化碳黑、 Florisil 和氧化铝。 利用C18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净化, 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异菌脲等10 种农药残留, 回收率普遍偏高[50]。 (3) Florisil。Florisil 是将硫酸镁和硅酸钠作用生成的沉淀物经过滤干燥而得到的硅酸镁, 是一种表面积极大的、具有高选择性的、 多孔性的固体吸附剂, 正相条件下能够从非极性基质中强烈吸附极性分析物, 在应用中根据需要可以添加一些表面活性剂, 使其吸附能力增强[51]。 林静等[50]利用 Florisil 净化, 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异菌脲、 三唑酮等10 种农药残留,发现近半数农药回收率偏低。 (4) 其他材料。 PSA的化学名称是N-丙基乙二胺, 离子交换能力比氨基柱强, 可与金属离子产生鳌合作用, 用于提取金属离子, 去除有机酸、 色素、 糖类和金属离子等极性杂质, 配合使用合适极性的溶剂可达到吸附杂质而不吸附分析物的目的, 在蔬菜中多农药残留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17,44]。 氧化铝, 有酸性、 中性和碱性之分, 可根据农药的性质选用, 其活性较大, 在使用前须去活处理[46]。 张智超等[12]以失活的氧化铝(0.4 mL H2O 和 200 g Al2O3) 涂敷一定的硝酸银(500 mgAgNO3、2.5 mL 丙酮、0.6 mLH2O) 为填料,建立了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大蒜中二甲戊灵残留的方法, 获得满意的色谱图和回收率; 使用1 000 mg/6 mL 的PSA 小柱净化后, 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 从谱图上看净化效果优于Carb/NH2(石墨化炭黑 / 氨基复合柱,500 mg/6 mL)、Florisil(1 000 mg/6 mL)[17]。无水 MgSO4是中性化合物, 吸水快, 和各种有机物均不起化学反应, 常用作干燥剂, 除去水份。 复合柱, GPC+PSA填料的净化效果优于GPC 小柱和PSA 小柱[17]。 王雯雯等[39]利用NH2/Carb 的串联柱进行净化,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 实现了大葱基质中的170种农药残留的一次性测定, 获得较好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 Carb/PSA 复合柱的净化效果优于Carb柱, 回收率也高[42]。 使用 Carb/NH2柱和 Cleanert TPT(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专用柱)净化,多菌灵、 咪鲜胺的回收率较低[50]; 使用Waters PRiME HLB 柱净化, 异菌脲、 咪鲜胺的回收率较低[50]。 凝胶色谱(GPC) 能有效地去除色素和油脂等大分子杂质[17],在鳞茎类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应用中可以选择环己烷-乙酸乙酯(1∶1)为流动相[43,52]。 阳离子交换柱, 根据目标物的性质, 许天钧等[38,45]在测定洋葱及洋葱调味汁中二嗪磷农药残留和大蒜中甲基嘧啶磷和乙基嘧啶磷残留量中, 均使用阳离子交换柱进行净化, 获得良好的净化效果。

2. 洗脱剂的选择。 选择洗脱剂应该综合考虑净化柱的填料和农药的性质。 (1) Florisil 柱的洗脱。 测定鳞茎类蔬菜中氟环唑残留时采用体积分数8∶2 的正己烷∶丙酮的混合溶液洗脱2 次 (每次10 mL)[13]; 测定大葱中百菌清和三唑酮残留量时采用体积分数1∶1 的石油醚∶丙酮的混合溶液[29];在测定韭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时, 选用体积分数为9∶1 的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溶液, 使用量为5 mL; 乙酸乙酯与正己烷的二元溶剂中随着乙酸乙酯比例的增加净化效果降低[47]; 测定葱属蔬菜中二甲嘧菌胺和吡氟禾草灵残留量采用体积分数为1∶19 的丙酮: 正己烷混合溶液效果好, 目标物在10 mL 内基本完全回收[53]。(2) 硅胶柱的洗脱。 增加丙酮的用量, 将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的体积分数由1∶99 改为 10∶90, 用量 25 mL, 大蒜基质中噻螨酮、 嘧霉胺的回收率从0 升至100%[12]; 测定荞头中13 种有机磷农药时用体积分数1∶1 的乙酸乙酯∶正己烷作为洗脱剂, 既能减少干扰物质, 农药残留的回收率也较高[33]。 (3) 碳材料柱的洗脱。 测定含硫蔬菜中46 种农药残留时, 采用体积分数为3∶1 的1%乙酸的乙腈和甲苯的混合溶液洗脱Carb/NH2柱, 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器测定, 46 种农药在0.1 mg/kg 的加标水平下回收率高于69%[41];测定葱属蔬菜中二甲嘧菌胺和吡氟禾草灵残留量采用乙腈洗脱C18 柱可以除去大部分弱极性的杂质[53]。 (4) 其他材料柱的洗脱。 测定大蒜中二甲戊灵残留, 洗脱敷硝酸银的碱性氧化铝柱时选择体积分数1∶2 的乙酸乙酯∶石油醚的混合溶液。 郭永泽等[18]认为, 硝酸银对含硫农药有很强的吸附, 回收率不能达到要求[20]。 而采用阳离子交换柱净化,根据目标物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活化和洗脱, 测定二嗪磷时先后用甲醇和甲酸-甲醇-水溶液 (甲醇-水体积比1∶1,含体积比2%甲酸)活化小柱, 上样后依次采用体积比为1∶1 的甲醇-水 (含2%甲酸)溶液淋洗杂质、用0.5%的氨水-甲醇洗脱目标物[38]; 测定甲基嘧啶磷和乙基嘧啶磷时, 依次用体积分数为1∶5 的1%甲酸∶甲醇混合液、 3 mL 甲醇溶液淋洗杂质, 用含有0.5%氨水的甲醇溶液洗脱目标物均获得良好的净化效果和回收率[45]。

三、 其他前处理方法的应用

1.溶剂转移技术。 基于丙酮对绝大多数的农药具有极佳的溶解性能; 除油脂外的杂质在正己烷中溶解的较少, 且正己烷与水进行两相分配时大部分杂质在水相中; 丙酮同时具有亲水和亲脂的特性,当亲水和亲脂同时满足时, 优先表现出的是亲脂性,所以正己烷能够从水相中萃取出丙酮相这3 个实验现象, 苏建峰等[13]提出在前处理过程中溶剂转移的思路, 构建了鳞茎类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实验模型, 建立了溶剂转移-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选择洗脱-气相色谱法测定大蒜中289 种农药多残留的方法。

2.QuEchERS 方法。 QuEChERS 法是 2003 年由美国化学家提出的, 由于其简便、 高效、 快速、 价廉等优点迅速用于食品方面的农药残留分析[37], 也广泛应用于鳞茎类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44,49~52,54~55]。QuEChERS 法主要涉及一定量的无水MgSO4、 PSA、C18 和GCB 等几种试剂, 在应用中根据样品的特点和待检物质的性质对各试剂的用量进行优化。 根据样品和待检物质的不同, 学者们通过对QuEChERS法中净化剂进行优化, 给出了最佳组合(见表1)。

表1 QuEChERS 法中净化剂的优化组合

四、 总结与展望

目前色谱质谱技术是农药残留检测的主流方法, 在鳞茎类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广泛应用, 但是高通量的检测方法依然难以建立。 鳞茎类蔬菜都含有含硫化合物, 但每种蔬菜各有不同的性质, 韭菜、 蒜薹、 大葱等色素含量高, 大蒜粘度大, 等等。 在建立检测方法时, 不仅应该考虑目标物的性质, 还要兼顾样品的特点。 在所调研的文献中, 高通量的检测方法所检测的多种农药因农药结构不同、 性质各异, 以同一种前处理方法上机测定后往往不能满足所有农药对回收率的要求[43~44,52]。

前文所述的各种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通过钝化酶的方法去除样品中硫化物时, 在制样时应该充分考虑试验过程中样品的整体使用量及其特点, 将样品切大段 (葱、 韭菜、 蒜薹等) 或去除表皮 (蒜、 洋葱等) 后整体进行加热, 之后再行破碎以解决准确称量的问题; 加热处理导致农药降解而使回收率降低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或者根据不同的基质对检测结果进行校正[56]。 目前QuEchERS 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笔者认为, 溶剂转移技术同QuEchERS 方法进行对接, 将会实现鳞茎类蔬菜中农药残留高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猜你喜欢
正己烷鳞茎乙酸乙酯
百合鳞茎的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
百合
迷你文心兰养护手册(下)
密蒙花乙酸乙酯萃取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正交试验方法探究乙酸乙酯水解反应
淮安地区野生薤繁殖技术研究
萃取蒸馏法提升乙酸乙酯的品质分析
基于传感器的正己烷检测与风险评估系统的设计
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的再改进设计
哨点监测对预防LED行业中正己烷中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