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30例临床观察

2021-09-23 10:59王绮云陈文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1年9期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

王绮云 陈文滨

【摘 要】 目的:对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例数均为30。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联合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胆热脾寒型糖尿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对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关键词】 柴胡桂枝干姜汤;胆热脾寒;慢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575.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7-0120-03

慢性胆囊炎发病率较高,病因较多,四分之一的患者存在细菌感染[1]。以往研究[2]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效果明显提高。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多年前就有记载,在中医范畴该病属于“胁痛”范畴,主要表现为肝气郁结、肝胆湿热、肝阴不足等证,本病发作具有反复性,长时间无法治愈的患者,考虑为胆热脾寒型[3]。研究[4]显示,采用柴胡桂枝汤在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探究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采用西药联合柴胡干姜汤治疗的效果,本文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间来我院就诊的胆热脾寒型胆囊炎,展开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30~62(48.9±7.4)岁,病程0.5~6(2.1±0.8)年;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31~61(47.5±7.6)岁,病程0.5~5(2.0±0.9)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可以比较(P>0.05)。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5]的诊断标准:①有右上腹疼痛且持续时间较长,肩胛区同时伴有疼痛;②出现腹胀、泛酸、嗳气症状,对油腻食物有厌恶感;③缓慢急性交替发作;④轻压或扣击胆囊有明显疼痛;⑤胆囊造影结果显示胆囊体积缩小或有结石;⑥超声诊断结果显示胆囊壁增厚、粗糙。符合①~④ 中任意两项或满足⑤或⑥中任意一条即可确诊。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6]中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的辨证分型:①少阳本证,右上腹疼痛、腹胀不适,恶心呕吐;②太阴脾寒证,大便溏泻、肢冷;③舌苔白,舌胖有齿痕。

1.3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②患者的年龄≧18岁;③经过伦理审查,患者对研究内容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其他消化系统疾病;②合并肿瘤、感染、严重心脑肺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③对研究药物过敏;④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阿莫西林胶囊(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44021518),每次0.5 g,每天2次;曲匹布通片(江苏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540),每次40 mg,每天3次;均于饭后进行服用,连续治疗2个月。

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上加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组方:炙甘草、干姜各6 g,桂枝10 g,柴胡10 g,黄芩10 g,瓜萎根10 g,生牡蛎(先煎)30 g;伴严重腹痛症状者,加延胡索10 g、川楝子10 g;脾虚严重者,加白术12 g;泄泻日久、完谷不化兼腰膝酸冷者,加淫羊藿10 g、肉豆蔻10 g;舌苔黄腻、湿热严重者,加藿香10 g,茵陈18 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

1.5 观察指标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价,包括纳呆嗳气、大便溏泄、肢冷、舌质淡嫩、右上腹胀痛或不适等6个方面,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明显。

1.6 疗效判定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治愈:经治疗,患者疗效指数为95%或以上;显效:经治疗疗效指数超过70%,低于95%;有效:经治疗疗效指数高于30%,低于70%;无效:经治疗后疗效指数低于30%,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痊愈与有效之和。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之间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两组之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作为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慢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发生了炎性病变从而引起的疾病,大多数慢性胆囊炎患者为结石引发[8]。该病的发生可能是慢性起病,也可能是由急性胆囊炎发作反复引发。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症状表现不明显,缺乏典型性,多数患者会出现右上腹及心窝部位的疼痛,在饭后出现强烈的腹胀感和嗳气等症状,多数患者在食用一些油脂较多的食物后会出现呕吐和恶心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及学习[9]。所以临床上有必要选择有效、安全的方法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各种症状[10]。西醫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主要方法包括手术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影响较大;阿莫西林、曲匹布通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常用药物,阿莫西林属于抗菌药物,能够对慢性胆囊炎的细菌感染起到治疗作用[11];曲匹布通能够促进胆汁的分泌及胆囊的收缩,对于慢性胆囊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2];但是西药的长期效果不够明显,且不良反应多。

在中医学范畴中,认为慢性胆囊炎虽然经肝胆部位发病,但在其发生的过程中受到脾胃的影响较大,因此脾胃不和在慢性胆囊炎的发生过程中也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作为一种慢性疾病,该病往往反复发作,且病程长,久治不愈,严重危害了患者身心健康。在临床中认为治疗慢性胆囊炎最关键的是要苦寒疏利,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疏肝利膽、温寒通阳、解结化饮[13]。本次研究对观察组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进行治疗,药方中的柴胡和黄芩能够和解少阳之热;干姜驱寒效果显著;桂枝能够补阳益气;瓜蒌能够散结化痰;炙甘草能够调和诸药;牡蛎软坚散结,联合使用能充分发挥其利胆疏肝之功效。柴胡桂枝干姜汤性温寒,利胆和中及温脾化湿效果明显,在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各种症状,临床价值显著[14-15]。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改善,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表明西药联合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疗效显著高于常规西药治疗。但本研究因研究时间有限,因此选取的研究对象数量较少,范围较窄,因此希望在日后的研究中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西药联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对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对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田学昌.胆乐胶囊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1):100-101.

[2]蒋平.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5):65-67.

[3]任逸东,韩旭,石立鹏,等. 慢性胆囊炎中医治疗研究现状[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7):882-884.

[4]顾瑞,陆瑶瑶,戴洪山,等.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疗效及对炎症因子、胆囊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17):64-69.

[5]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J].中华消化杂志,2019,39(2):73-79.

[6]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25(4):241-24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281-285.

[8]陈勇. 胆石片联合头孢唑林钠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8):1978-1981.

[9]张留龙.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分析[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5):554-555.

[10]夏三继.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7):119-120.

[11]朱丽萍.西药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3):142-143.

[12]钱小洲,常宁甫. 化瘀愈胆汤联合曲匹布通,阿莫西林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2):3519-3521.

[13]王小琴.柴芩舒胆汤对慢性胆囊炎患者炎性因子及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0,35(4):476-479.

[14]郑鹏飞,屈会化,等.《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浅析与临床应用[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7,32(5):11-13.

[15]李霞.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4):87-88.

(收稿日期:2021-01-23 编辑:徐 雯)

作者简介:王绮云(1987-),女,汉族,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学。E-mail:3571792934@qq.com

猜你喜欢
慢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
蒙医治疗慢性胆囊炎44例临床观察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一贯煎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