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善享”妇女微家:赓续红色基因,绽放巾帼芳华

2021-09-24 01:10
莫愁 2021年25期
关键词:红领妇女志愿者

“红领芬芳”巾帼宣讲员

扶弱帮困

江阴市长泾镇蒲市村绿水环绕,粉墙黛瓦,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小村。抗日战争时期,覃震林曾带领新四军六师在这里驻扎一年多,与日伪顽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此播下了红色的种子,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

蒲市村建立妇女微家时,充分考虑到村里的红色资源优势,起名为“红袖善享”妇女微家,通过编写新四军在蒲市里的故事,建设红色微家活动阵地,培养红色故事宣讲员,组建“红领芬芳”巾帼宣讲队,在弘扬革命传统、扶弱帮困、抗疫救灾、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红袖善享”妇女微家整合蒲市里原新四军六师驻地红色遗址资源,开设了“小兵学堂”“红色书房”“草垛阅读”三个主题活动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传播、实践活动。“红袖善享”妇女微家向妇女儿童传播红色精神,培养优秀巾帼志愿者,鼓励巾帼志愿者自觉加强学习;组织村妇女学习《民法典》,普及婚姻法律知识;组织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提升孩子们的逆境抗压能力,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个挫折和困难,感受更多的美好和快乐。

为把红色精神传播开来,深入人心,“红袖善享”妇女微家组建了主题为“红色阵地凝聚宣讲群团,巾帼声音传播精神文明”的“红领芬芳”巾帼宣讲团,吸引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村民巾帼志愿者加入宣讲队伍。她们利用蒲市里的红色阵地,宣讲红色革命事迹,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热点时政要闻、惠民利民政策等,用最接地气的声音,传播最坚韧的精神文明。她们在田间地头、红色书房、亲水平台进行宣讲,每次宣讲时间约30分钟,宣讲内容会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宣讲结束后,宣讲队会收集村民想要收听的内容和村民的微心愿,并反馈给蒲市村委,在下次宣讲中进行答复。

“红袖善享”妇女微家既是广大妇女的知心朋友,更是全村妇女工作联系的桥梁和纽带。2020年年初,妇女微家组织12名巾帼志愿者、32名妇女代表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巾帼志愿者逐户上门发放防疫知识宣传单,引导村民做好自我防护、科学防疫,为湖北返程人员测量体温,代购生活物资。巾帼志愿者唐茂碧拍摄的抗疫视频《平凡的天使》在美丽长泾、江阴党建上发布,传播防疫正能量。一个多月时间,“红袖善享”妇女微家用情抓宣传,用心管防控,让蒲市村在疫情面前依然美丽如名,让群众真正明白什么是“巾帼不让须眉”。

观看红色视频

红色书房

“红袖善享”妇女微家还深入推进女性关爱工程,宣传妇女“两癌”免费检查惠民政策,推广拓展女性安康保险工作,深化贫困“两癌”妇女救助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困境家庭幸福感。踊跃发动身边人投身公益事业,在腾讯公益“99公益日”捐款活动中荣获优秀团队奖。

在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态宜居工作中,“红袖善享”妇女微家也不甘落后,发挥出积极作用。2020年,“红袖善享”妇女微家组织妇女助力村庄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等工作。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了“养成劳动好习惯,与环境整治同行”活动,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一个村庄为目的,开展劳动实践,培养大家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妇女在建设宜居美丽家园中发挥模范作用,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中坚持不懈做好文明创建工作,讲述好家风文明故事,让妇女群众体会到自己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所担任的重要角色,提高自身价值。

学党史

小兵学堂

图片由江阴市妇联提供

猜你喜欢
红领妇女志愿者
志愿者
小小志愿者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红领:首创男装定制流行趋势
绥芬河市“红领工程”助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档升级
当代妇女的工作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
走进“红领”群体
妇女的脚变大了
妇女应注意“自行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