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目标,创新衔接课堂

2021-09-24 12:59陈居盛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8期

陈居盛

摘 要 本文以思维角度为分析点,从命题者思维、答题者思维及讲评者思维三个角度入手进行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分析,解析比较命题者思维及答题者思维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失分来指导评讲者的授课思维,进而在全面分析认清2021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基础上,实现对高考题型及相关知识点的深入掌握,引导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

关键词 命题思维;答题思维;思维差异;纠偏策略

原题再现: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滋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古代诗歌阅读题,延续前几年交际应酬题画诗的选材风格,仍是一首交际用的诗歌。整体来说,本首诗在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教考衔接上,都有顾及,很好落实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有关要求,特别是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注上,有着很好地渗透作用。试题难度适中,能照顾到大部分考生,也能突出个别优秀学生的能力,很好完成高考命题的要求。下面笔者试着从命题者的思维、答题者思维及讲评思维几个方面对本次的诗歌阅读题进行分析。

一、命题的思维

1.考什么

本次诗歌题第一小题考的是对诗句内容、表达技巧以及作者情感的把握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对高中教材内容的延伸拓展的能力的分析,第二小题考的是对赏析诗句的能力,主要是对本首诗所要表达内容及情感的分析。

2.怎么考

本次考试选材上,仍以交际用诗为主要选题方向,突出语文学科的生活实用性。本次共设两题,第一题为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A选项为教材知识的延伸,B选项是在手法考查的基础上结合内容分析,C选项是在对意象的理解上,加入对整首诗主旨的把握,D选项为整体首思想情感的理解分析。第二题为简答题,引用前人的观点,提供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让学生结合自身对诗歌的理解,对题干所引用前人观点进行分析。虽然属于开放题,但因命题的指向性需要,仍约束在一定的前提下,是考查学生在一定条件限制下的一种自我探究。

3.为什么这么考

在题型与难度设置上,本次两道题的设置,分别是一个客观题,一个主观题,既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进行参考,又能对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进行一个筛选。在能力层级方面,选择题四个选项包含了对记忆、理解、鉴赏等方面的能力,简答题主要考查了理解与鉴赏评价能力。难度上,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设置,符合学生考试思维过程,同时把难度值较低的选择题,特别是有记忆能力特点为选项设为A选项,更能充分化解学生考试的紧张,符合考试中心要求的平稳、平实设题的要求。

在选材方面,主要遵循教育部立德树人教育目的的要求,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①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古诗本身就是我国传统文化,本诗的写作对象——白居易,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人物,阅读跟白居易有关的诗歌,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在本诗的分析中,出现用典及意象的运用,这些手法也是我国诗歌中的典型手法,出现在选项中,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统。②在教考衔接方面,注重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并注重融会贯通,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本次选材,特别选与白居易相关的诗歌,就是为了与教材中出现的诗歌进行有机衔接,特别是A选项,不仅让考生回顾了教材的知识,实现了对记忆知识的考查,更巧妙提示了本诗的写作背景,一箭双雕,十分用心。因本诗为寄信类诗,是交际用诗,在实现文学性考查的同时,对诗歌的社会实用性也进行了普及,是对语文生活化的一次有意识地落实与运用。③在育人目标方面,本詩着重对思想品德与人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考查,本诗是朋友间的安慰与劝勉,是对失意、不得志朋友的关心与不离不弃与发自内心的鼓励,特别是简单题的设问,更是直接指向本诗的思想主旨,让考生能重点关注到朋友间的脱离物质的友情,是种纯粹的关心与仁爱精神,这是从作者角度出发,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与益友品德;从寄信对象白居易角度来看,我们能解读到杨巨源对白居易含蓄地劝诫,希望白居易不要轻易产生逃避、厌弃官场的情绪,应该坚信可以在未来官场上仍青云直上、前途无量。这种挫折后不气馁、不言败、不消沉的人生态度,正是青年人应该具有的昂扬斗志与精神面貌,这是本题最可贵之处,也是设题者故意在简答上进行“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提示的用意所在。

二、学生解答思维

1.思维过程

学生先对诗歌进行整体阅读,从诗的题目、意象及相关注释获得关键信息,按做题习题,先做第一题选择题,在四个选项的帮助下,对本诗有了更充分的理解,接着才做第二题简答题,并结合题干设置的答题限制条件进行规范答题。

2.思维结果

第15题,考生在A选项的帮助下,结合诗题“江州白司马”,与所学的《琵琶行》里的地点、官职一致,很容易得出本选项上正确的,同时知道本诗的写作背景;通过C选项,也是“病鹤”意象的理解,跟《琵琶行》当时所理解的白居易情况差不多,并以此为背景,推测处于失意、不得志等状况下的白居易,应该有的一些消极情绪,如避世、厌倦等,最后结合D选项,可得出D选项的理解是正确的,因为有“青云依旧是前途”为证。对B选项的理解上,因似“衣带”而想到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问题不大,但如果由此而理解说“朋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则会显得生硬,因为通过“滋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两句句式的判断,可以得出两句都是写景类的,是对江西风景的想象,不能因此就牵强附会到朋友间的“若比邻”之意,由此判断B为错误的。

第16题,学生在思考题干时,会先看限制性语句,如“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观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第二句的反复研读,针对“委婉劝告”进行解析,如对“惠远”“东林”“住得无?”,在第15题的理解基础上,结合注释,能够知道“惠远”“东林”是指高僧,是避世之情,再提示的限制语“劝告”,就能得出作者用问句形式,询问白居易是否有遁世之情。考生写到这里,可能就此忽略了题干中的“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中的“已”字,从而忽视了对结尾句的再强调。因为“已”强调的是先有伏笔,后面要有与其应和,并且更明显的“委婉劝告”之意,即对“莫谩”“青云依旧是前途”再解释,就是对本题的完整解答。

3.思维障碍

第15小题的出错,主要源于学生平时对教材的不理解,无法与《琵琶行》中白居易的形象与情感想结合,同时,由于对手法作用的盲目迷信,形成惯性思维,总感觉用了手法肯定要表达更深层次的意思,进而觉得B选项所说不无道理。

第16小题的出错,则源于思维不够灵活,较为死板,在知识点的调用和转移上的能力不够,特别是阅读能力不强,不仔细,没有读懂“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观点的理解”等几个重点字词,只是停留在对诗句的解释上,无法形成一个前后响应的答题。

三、教师讲评思维

1.学生应答思维和命题者思维间的差异

第15小题考的是旧知识与新题的结合能力,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特别是教材上的现有知识,不仅要会记忆,还要能懂得迁移,而部分学生要么平时忽略对教材知识的研读,要么无法做到知识的迁移,学以致用,对于新题的结合能力及知识的间接运用,由于缺乏思维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出现答题缺漏。第16小题考是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第一步则是阅读能力,但学生由于思维的灵活性及探究度不够,特别是对题干的限定性词语,没有解读到位,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2.纠偏策略

针对第15小题,应该多训练学生新旧知识的结合能力,并强调目前高考对教考衔接方面的重视,多落实经典文章的学习,不能停留在背诵记忆层面,需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理解与把握,最终才能落实到迁移上;同时,要破除一些固化的答题模板,像本次“用典”,就不一定往高大上去答题;针对第16小题,要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特别是阅读的细心与文字敏感性,把握题干的限制性词语形成的答题条件,在框架内找准方向答题。同时因开放性试题的要求,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要有自主学习能力。而新高考,更强调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与落实,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全国发展目标的有机融入、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与引导,也强调语文学科素养的学以致用,注重教考衔接,强化试题的创新。这都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课堂授课时,不能只强调知识的死记硬背,更需要进行情境化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整体性及灵活性。

四、试题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创新

考查点的创新。诗歌作为必考的一道题,由于已出现太多经典题型,故历年出采者甚少,想要有所创新不容易。本次诗歌题的考查点,重点在于对第二句的理解,特别是“?”号的理解,这是突破以往只考查词句的慣例,创新性地对标点符号所表达情感的考查。再者,在第16题题干的设置上,强调对“已”字的理解,需要考生用结尾进行应和,虽然考第二句,但需要用其他句来解答,这也是一种考查方式的创新。

出题形式的创新。本次的出题形式创新,并不是真正题型的创新,而是利用选项,特别是A选项,把平时放在注释里的写作背景放在选项中,即实现对旧有知识的考查,又巧妙提供了诗歌的写作背景。

教考衔接的创新。语文试卷历来为人诟病,就在于一般不考教材上的知识,也就是课堂所讲内容让人感觉无用,导致很多学生上课不听,但也能拿高分,教师十分尴尬。本次A选项的这种对课文教材内容的有益尝试,有利于语文课堂内容有效性的强调。

2.不足之处

(1)提示过于明显。本次设题,可能怕考生无法准确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在15题D选项直接把本诗的主旨说得一清二楚,这样对第16题的回答,起到明显提示的作用,没有很好的区分限制,建议应该在D选项时说得隐晦点,或不全部说出。

(2)主观题字眼扣得太细。本次诗歌主观点考查点较多,有“第二句”“已”“委婉劝告”“观点的理解”几个点,对优生来说影响不大,但对中等及以下考生,可能就无法解读出来,虽然这样能起到筛选作用,但考查点过多,区分度也会随之下降,同时无法对平时教学形成典型性指导作用。

[作者通联:福建厦门海沧实验中学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