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礼赞——徐匡版画艺术展》策展路径探析

2021-09-26 01:22肖露璐
中华手工 2021年7期
关键词:礼赞策展展厅

肖露璐

摘 要: 徐匡先生是一个时代艺术趣味的引领者,是当代中国版画大家,从事艺术创作60余载,他以充沛的情感和不断推出的力作在中国美术史上刻下了浓重的一笔。他的创作始终执着于生活,关注人民,讴歌新中国广大人民和普通劳动者,表达对美和生活的无限热爱。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平静的精神力量和品格,一种对高原的热爱和对人性的礼赞,能感受到中国版画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本文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高原礼赞——徐匡版画艺术展》的策展及实施过程。

关 键 词: 徐匡;版画;高原礼赞;策展

《高原礼赞——徐匡版画艺术展》于2020年9月25日—10月25日在中国版画博物馆展出,至今已经大半年了,现在回顾这个展览带给我们的仍然是精彩的作品和感动的瞬间。徐匡先生是我国著名版画家,是四川黑白木刻的代表艺术家,他的作品影响了很多美术家及艺术爱好者,并且他的高产、勤奋,以及乐观、执着在那一代版画艺术家中是不多见的。此次展览是徐匡先生艺术生涯中的第四次个展,在深圳展出颇为难得,展览完整系统地梳理了徐匡先生的版画创作脉络,展出了先生60余年笔耕不辍的木刻版画、独版画以及素描原稿作品共计149件,其中大量素描作品的展示尚属首次。

一、策展的理念

徐匡先生是一个时代艺术趣味的引领者,是当代中国版画大家,从事艺术创作60余载,他以充沛的情感和不断推出的力作在中国美术史上刻下了浓重的一笔。他出生于战争年代,接受过新中国成立后美术学院附中系统的美术教育,又投身于四川版画的创作队伍中,他的创作始终执着于生活,关注人民,讴歌新中国广大人民和普通劳动者,表达对美和生活的无限热爱。不管处于任何阶段,徐匡先生没有迷茫,他始终坚定地贴近生活,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早期的主题创作他能把抒情性和主题性有机结合,通过人物塑造表现辽阔的意境,富有诗意和生活感。文革结束后他刻画的阳光高原,藏族人民,准确地表达了藏族同胞独特的精神性,一种对抗严酷生存环境的精神力量,一种超脱于苦难的生命价值和幸福观念。徐匡先生擅长使用精细的素描造型,刀法细腻而流畅,他所塑造的藏族人物形象充满阳光感,没有任何色彩表现的黑白木刻,反而能更强烈地衬托出高原的气候、空气、阳光和皮肤的质感。在古稀之年他仍然与时俱进,在刀与版的关系上不断探索,开创性地进行独版画创作,用刀和版塑造更为立体和厚重的人物形象。

二、丰富展陈方式

美术馆的展览形态早已在悄然发生改变,美术作品不再是孤零零地挂在墙上,而是要在策展人的策展理念支撑下,通过展陈设计、科技手段等方式更好的传递展览的内涵,让观众与展品产生互动,达到更丰富的观展体验。首先在展览海报的设计上,我们选择了徐匡先生1984年创作的代表作黑白木刻《高原阳光》作为主体,以白底蓝字突出主体形象,阳光下斜着身子,穿着藏袍露出肩膀的藏族中年男人,细腻的刀法丰富的色调,呈现真实健康的美感。特别是做成5米乘3米的大幅海报张贴在展厅二楼外墙上,从任何角度看都非常美和震撼,并且和整个户外的景观相得益彰,(详见图1)。

从三楼展厅中部出口往外走,中央坡道上四楼展厅,出来就能看见这幅巨大的海报,顺着台阶往上走的时候会有一种朝圣的心情,让人的心灵得到洗涤。从四楼展厅主入口进去就能看见展览的前言,紧接着右手边就是徐匡艺术大事记,整整一面墙51张照片和文字,从1938年出生到2018年的艺术家重要的艺术和生活经历。文字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基本内容从以往徐匡先生自己写的文字、博客以及采访中摘录,记录了他从走上美术创作的道路到年逾七旬仍坚持藏区写生这不平凡的艺术生涯,这些生动鲜活的照片和文字很好地诠释了他自己所说的创作的来源“生活是源泉,无止无尽”。(详见图2)

艺术大事记对面是评论墙,展示了艺术评论家、专家学者对徐匡先生版画艺术的评论,穿插着他的代表作局部图的喷绘。其中有两个版块的评论比较特别,采用的是微博上的网友评论,真挚生动,因此特意摘选了两条放在评论墙中一起展示。这些朴实感人的话语证明了艺术作品情感传达的魅力,真善美的艺术不管在哪个时代,始终具有心灵的深度和人性的魅力,能唤起人们普遍的心理共鸣。在评论墙的旁边还设置了触摸屏,展示一些没有展出的素描稿、速写以及创作笔记等等资料,供艺术爱好者查阅。整个展览空间我们以三个板块分区展示,即:木刻版画区、素描原稿区和独版画区,并以徐匡先生自己写的三段文字作为展览分区间隔,同时用暗线的时间线索串联各板块的作品。(详见图3)。

这个区域展示了徐匡先生从1990年至2018年的独版画作品20件。独版画是徐匡先生独创的一种艺术形式,“以版入画”,即将刻过的板子作为作品而不再用来印刷制作。“这种创作形式既保留了版画的黑白关系,又因创作者以刀代笔,心手相连,增添了画面的肌理感和随机刻画的趣味性。” [1]

最后在展厅另一个出入口附近的大投影视频区,我们设置了两个循环播放的视频,一个是展览预告时推出的展览宣传片;第二个是展览开幕视频,因为疫情的原因展览不能举办开幕式。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我们邀请了20位版画界的专家每人录制一个一分多钟的短视频,然后剪辑在一起,作为一个“云开幕”的视频。(详见图4)

三、提升展览推广

除了报刊杂志上展览的推广宣传外,仅仅在观澜版画公众微信号上关于此次展览,前后一共做了四个相关的推送,第一个是展览预告,预告展览的展出时间及基本内容介绍,包括一分多钟的预告小视频;第二个是展览开幕,以“‘生活是源泉,无知无尽——从《高原礼赞》看徐匡艺术之路”为题,开头放置了艺术家开幕致辞的视频,并结合展厅里徐匡艺术大事记以及展厅分区展示的主要内容,呈现了徐匡先生60多年版画生涯的艺术成就;第三个是“VR云看展|走进徐匡”,这里面除了点击海报可以“云看展”,可以随时观看展览现场的任何角落,甚至是展厅播放的每一段视频,更重要的是推出了从策展阶段就一直想找机会让更多人看见的徐匡先生博客文章摘录,希望这些内容的摘录可以让公众更加了解这位多才多艺、乐观豁达、执着追求艺术的帅老头;第四个推送是美术馆课堂活动,由中国版画博物馆公共教育推广部手艺工作室和广培小学合作举办,活动以“向经典致敬”为主题,以“高原礼赞”展览为契机,让一众师生一同感受徐匡先生的版画艺术世界。

徐匡先生是四川版画流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版画作品反映出他极高的素描功底和艺术修养,并且他木刻刀法的灵活自由,每一根线条的潇洒流畅,也是别人模仿不来的,是属于他独一无二的特色。有些人只看到了他作品中的“细”,却并没有像他一样极强的概括及造型能力,模仿也只能流于表面,而远远达不到他的艺术高度。并且徐匡先生几十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追求和改变,在现实主义题材的表现上不落俗套,他对作品艺术情感的深入挖掘和深刻表现力上是很少见到的,艺术家掏出了他的真心和热爱给观众看,不管哪件作品你观看原作的时候都能感受到深深的震撼和感动,这就是徐匡先生的作品带给我们的平凡的感动和真挚的情感。

四、结语

现代美术馆的展览已经进入到从重藏品逐渐转变到重人的阶段,从强调知识输出转变到重视人的观展体验,因此站在普通大众的角度,尽可能地看懂展览并且在美术馆获得更多不一样的体验。徐匡先生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正是普通大众能看得懂的作品,那就需要我们美术馆人从策展及学术的角度多一些解读和延展,让观众对艺术家和他的艺术追求了解得更深入更全面,这也是这个展览带给我们策展团队的启示。

生活是艺术作品情感的根源,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基于内心的情感表达,我们从徐匡先生的作品中能感受到的坚持的力量,乐观豁达的阳光,这个展览让我们再一次重新认识到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艺术家如何坚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诗意的艺术表达,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还能看到如此动人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刘霄.展览预告|“匠心独行——徐匡独版画艺术展”将于3月17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EB/OL].https://www.sohu.com/a/225554796_391325.

[2]李百灵.徐匡:对“独版画”寄予深情[N].中國文化报,2018(6).

[3]尤艺.刀与木的世纪情怀——散论徐匡独版画构建的艺术魅力[J].美术,2018(6):54-59+158.

猜你喜欢
礼赞策展展厅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关于策展
BESPOKE ROMANCE展厅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脱贫礼赞
礼赞40年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