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知识建构如何促进深度学习

2021-09-26 20:51沈丹丹
教育家 2021年34期
关键词:协作深度建构

沈丹丹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深度学习旨在通过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掌握专业内容,发展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协作知识建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是教学过程中亟须探索的重要问题。

深度学习及协作知识建构

深度学习理念

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探究式的学习,关注学习者知识迁移和建构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意等方面向更高维度发展。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提出,深度学习应包括学习者在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感知能力方面的发展。从实践层面来看,很多中小学校对什么是深度学习、如何开展深度教学,还存在诸多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深度学习的核心理念包括知识学习的广度、深度和关联度,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是逐渐深化的,教师的深度教导和引导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基本前提。

协作知识建构过程

学习是一种内部发生的、不易被观察的过程,知识建构既包含过程又包含结果,是一种认知的方式。知识建构理论源自社会建构主义,推崇的是“深层”建构,适用于学习者的深度学习,目前已在加拿大、美国、西班牙、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18个国家和地区推行实践,且涉及多门学科教学,被应用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协作知识建构是个体在共同参与某种活动时互相协作,最终形成一致的观点、思想和方法等智慧产品的过程,一般包括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和反思五个阶段。学生在协作知识建构的过程中需积极开展各种高级认知活动,这意味着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路,将协作知识建构作为混合学习环境下教学改革的焦点,以适应学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深度学习。

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设计

创设真实学习情境

情境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要在教师提供的情境脉络中主动感悟,最终获得知识。这种情境脉络反映了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应用方式,能促进学生在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之间产生有意义的关联,为学生学习的意义建构和问题解决提供支持。真实情境的创造可以让学习案例和活动设计更具真实性,利于学生转化抽象知识。例如,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程学习“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中声音传播的视频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供多元化教学交互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的交互性。教学交互主要包括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和各种学习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核心是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多元化的教学交互能帮助学习者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交流与沟通的能力。科学课程中的教学交互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合和意义建构,其形式不仅包括教室中的面对面交互,如课堂中的教师评价、同侪评价和自我评价等评价交互,还包括多种技术支持的在线交互,如在学习视频中嵌入提问互动、在线讨论、线上互评等。

开展“做中学”项目体验

体验学习强调学生知识与经验的外化,如任务驱动、案例分析、问题研讨、项目实训、亲身实践等形式的体验,能有效辅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师可积极设置“做中学”的体验项目或任务,如分组进行“声音的强与弱”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声音的大小,掌握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另外,课后为学生布置实践任务,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应用与迁移知识的能力。

推动学生反思性学习

反思性学习注重自我认知、洞察和反省的学习能力。反思应贯穿深度学习的整个活动过程。如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提问或辩论环节,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鼓励学生主动发现、解决和反思问题;同时,让学生通过记录课堂活动进行反思,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调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另外,还可对小组作品开展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对问题的全面理解,及时弥补不足,促进元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协作知识建构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

小学科学课程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科学探究,学生需完成每节课相应的项目任务,实现对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小学四年级上科学课为例,协作知识建构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设计需从理解新知、小组讨论、协作探究、评价与反思四部分切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理解新知

上课期间,教师首先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征及其知识水平,导入问题情境和教学视频,对学习内容进行10分钟左右的详细讲解,为学生提供完整清晰的学习框架,并随机进行课堂提问;学生认真听讲,可随时向教师提出疑问,进行讨论,理解新知识,并与已有知识建立关联。

小组讨论

为深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6—7人,并给出与新知识相关的讨论问题。小组内学生自主推选组长,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10分钟的讨论交流,并写下讨论结果,深化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教师在学生讨论遇到困难时,应适当给予提示,辅助學生进行知识建构和深入理解,培养学生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

协作探究

讨论结束后,由教师布置具有一定挑战性、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学习任务;小组成员自主分配角色和任务,根据讨论结果协作探究。学生用10分钟时间查阅资料后,形成个人观点,并通过讨论形成一致意见,达成共同目标。在协作完成作品的过程中进行辩论、思考,并不断修正成果。进行协作探究时,教师可针对每组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化指导,以保障任务顺利完成。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生生之间的协作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评价与反思

本环节用时10分钟,每组派一名学生上台分享作品的构思和创新点,并将协作完成的作品拍照录制视频上传到智慧学习平台,每个学生都要在平台上对其他6个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教师根据线上评价结果,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每个作品的优势与不足,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批判性反思。评价与反思活动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与元认知能力。

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中,协作知识建构的课堂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目标,在协作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研究总结了在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形成了小学生协作知识建构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模式,以期为相同教学环境下的小学科学课程设计提供参考。未来教学实践中应更加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加强协作探究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强化深度学习为导向的协作知识建构的效果。

【本文为高等师范院校基础教育工作研究会2020年度一般课题“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促进小学生深度协作知识建构的实施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曹霁

猜你喜欢
协作深度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天等脱贫号角铿锵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录)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