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的力量

2021-09-27 15:57哲学君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杰斐逊关灯路途

哲学君

哲学家伏尔泰曾说:“真正使我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途,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

和遥远的路途相比,一粒沙看似微不足道,却决定着路途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影响着行走的力度,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细节的力量。

古语有言: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人生的每一步想要走的踏实而坚定,就要学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朱子语类》有言:“君子慎其独。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

行走于天地之间,尽观万物百态。

最打动人心的不是一个人的才高八斗,也不是其富可敌国,而是行事处世之中举手投足间的细节。

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他为人处世的细节教养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天他和孙子从田间走过,看到几个正在干活的农民,本来想不动声色的路过。不去打扰工人的工作,但还是被看到了,工人取下帽子一一向他鞠躬致敬。

杰斐逊立刻停下脚步,摘下帽子,行了一个标准的回礼,态度无比诚恳谦逊。

小孙子颇为疑惑地说道:“您贵为总统,又是农场的主人,却给手下的工人鞠躬,这不是自降身份吗?”

杰斐逊听后严厉地对他说:“难道你不觉得农工比你更有教养,更懂礼貌吗?要学会尊重他人。”

听了祖父的话,男孩羞愧不已,赶紧鞠躬还礼。杰斐逊的脸上这才露出了微笑。

人生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注重细节的人,会更加懂得顾全他人。品现于事,心藏于身。

《道德经》中有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舌尖上的中国》自开播以来就受到大众的喜爱与追捧,我们不仅垂涎于各地的菜肴,更是被背后的故事和制作工艺所打动,从而明白“伟大来自平凡,而细节之中见真章。”

其中印像最深的是有一期介绍灌汤包的制作,看起来简单的包子,背后的制作却大有文章:包子,面皮要经过三次贴水,三次贴面,反复拍打,拍打的次数,也要严格把控;当包子捏成型时,厨师需要在短时间内捏出不多不少十八道褶子,这样制作出来的包子才能既美观又美味。

作家杨玉萍曾说:“细节,就像是汇成浩瀚大海中的无数小水滴,它们以不耀眼的存在成就了整体的耀眼。”

生活亦如此,无论做人还是做事,细微之处见真章。

生活千姿百态,但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细致入微的善意,让这个世界明亮而美好。

央視发过的一个公益广告《留一盏灯温暖他人》中,有个片段令人难忘。

一位男子下晚班回家,看到阳台上的灯没关,就询问妻子是否忘记关灯,并准备去关灯。而妻子制止了他,将他带到阳台,指向楼下三轮车上坐着的一对环卫工夫妻,原来这对夫妻借助楼上的灯光,一边说笑一边吃着东西。

看到这里,男子瞬间明白,原来妻子留着灯是为了给楼下的夫妇照明。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个貌似不起眼的举动,让我们倍感温暖。

从细微处生发的善意,才是我们平凡人生中最真诚的善良。

朱自清先生说:“细节就是一言一行一之微,一沙一石之细。”人的一生,不是思考沉静的结果,而是百般经历的沉淀。往往决定一个人高度的,不是际遇,不是运气,而是那些毫不起眼的小细节。

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更要学会注重路途中遇到的每一粒沙子。脚踏实地,才能轻装奔赴生命中下一个远方。

猜你喜欢
杰斐逊关灯路途
临时改变
回归相遇
我以为你会吻我
把这张报纸给人看
男人的友谊
睡觉时要开灯,这是一种病
路途乐 路路熊A
不接待副总统的小旅馆
梦里不关灯
床摆放在关灯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