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测度与差异分析

2021-09-27 12:35文晓梅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基尼系数测度全区

文晓梅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财务处,宁夏 银川 750021)

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矛盾变化的必然选择.与传统意义上追求经济数量增长本质不同,高质量发展是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理念基础上,追求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诸多领域可持续与内在平衡的一种全新发展观[1].高质量发展既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过程.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矛盾变化的必然选择.宁夏作为西部内陆省份,区位环境不够优越,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因此,在全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测度宁夏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理论和现实意义.

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法较多,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另一类是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通过主客观两种方法对指标赋权重后进行测度.冷崇总[2]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充分性、协调性等6个方面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孙英杰等[3]通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李梦欣等[4]从经济增长的效率、结构、稳定性等6个维度构建了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指标,利用主客观组合权重法对指标赋权重,测度了2018年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唐娟等[5]构建超效率DEA-SBM模型对中国效率进行测度.朱彬[6]从经济增长质量、人口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等五个维度构建了60项指标,利用BP神经网络评价法对中国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了测度.

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利用2013年~2019年统计数据,通过熵值法赋权重,全面测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化趋势及差异情况.

1 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文化、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复杂系统,故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综合考虑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及数据可得性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宁夏实际区情,从稳定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等6个维度出发,构建22项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测度分析,其中正向指标14项、逆向指标8项,见表1.

表1 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

2 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差异分析

基于表1构建的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利用宁夏全区及五市2013年~2019年面板数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综合测度.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对二级指标数据进行预处理,即进行去量纲化和指标属性正向化处理;第二,采取合适方法对指标赋权重;第三,综合测度2013年~2019年宁夏全区及五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及变化趋势;第四,对五市高质量发展进行区域差异分析.

2.1 数据预处理

2.1.1 数据来源

测度指标体系中涉及的指标基础数据来源于《宁夏统计年鉴》(2013年~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各市发布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等.

2.1.2 构建初始数据矩阵

X={xij}7×22,式中xij表示i(1≤i≤7)年第j项指标(1≤j≤22)实际值.

2.1.3 无量纲及标准化处理

因为各个指标量纲不一样,彼此之间无法进行统计学加权和对比分析,故需要对基础数据进行无量化纲处理.目前,学界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方法比较多,但大家常用的主要有归一化法、极值法、标准化法等[7].本文根据数据特点和测度方法要求,选择线性极值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

正向指标

(1)

逆向指标

(2)

2.2 权重计算方法选择

因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涉及多项指标,故需对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目前通用的方法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种.主观赋权法包括层次分析法、菲尔德法和模糊评价法,客观赋权法包括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主因子分析法等[8].从文献资料来看,专家学者测度经济发展质量多采用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但每种方法特点不同、对研究对象的要求不同,各有优缺点[9].考虑到熵值法作为一种客观评价法,能够反映指标信息熵的效用价值,且其权重的计算方法往往比菲尔德法和层次分析法更具说服力,因此本文选用熵值法对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综合测度.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2.2.1 计算指标权重

(3)

(3)式中,yij为第j项指标权重.

2.2.2 计算信息熵

(4)

(4)式中,k=1/lnn,lnn为自然对数值.

2.2.3 计算效用值

dj=1-ej,

(5)

(5)式中,dj为第j指标效用值.

2.2.4 计算权重

(6)

(6)式中,ωj为第j项指标权重.

2.2.5 计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值

(7)

(7)式中,Qit为高质量发展指数值,qit为一级指标均值化后的指数值.

2.3 测度结果分析

2.3.1 综合指数测度结果分析

由公式(1)~(7)计算得出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测度结果,见表2.

表2 2013年~2019年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测度值

从表2可以看出,2013年~2019年,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从0.795提升到1.412,提高了77.6%,增长较快、成效显著.主要原因在于宁夏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民生保障一体化发展,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强化创新第一动力,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民生改善力度,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创新性、绿色性、开放性和共享性指标均实现较大幅度提升.

2.3.2 分维度指标测度结果分析

根据公式(1)—公式(7)计算得出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级指标指数值,见表3.

表3 宁夏2013年~2019年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级指标指数值

从表3可以看出,2013年~2019年反映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稳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六个一级指标波动中呈稳步提升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稳定发展指标:2013年~2019年指数值从0.635提高到1.154,年均提升10.46%.其中,2013年~2017年经济发展稳定指数稳步增长,2017年以后受GDP下行的影响,稳定性有所下降.反映到具体指标上来看,经济波动率通常采用当期GDP增速与上期GDP增速差值的绝对值与上期GDP增速比值方法计算得出,故GDP的变动对经济波动率有直接影响.2013年~2019年宁夏GDP增速分别为9.8%、8.0%、8.0%、8.1%、7.8%、7.0%、6.5%,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2014年和2018年下降较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外部大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自身经济调结构、转方式带来的暂时性增速放缓.工业生产者出厂者价格指数波动中缓慢提高,在成本不断抬高前提下,企业利润空间持续收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2013年的103.3逐步下降到2015年的101.2后又逐渐回升至2019年的102.1,表现为物价水平变动幅度有所增大.2013年~2018年间,城乡登记失业率基本稳定在4.0%左右,受经济下行所致,2019年提高到4.5%以内.

创新发展指标:“十二五”以来,宁夏全区上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2013年~2019年间,创新发展指数值从0.735提高1.201,年均提升8.53%,区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其中,2016年后增速逐步加快,表现为R&D投入从2013年的1.04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4.29亿元、2018年的45.58亿元、2019年54.5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7%,排名从全国第22位上升到第19位,位于西北五省第二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2013年7.1%、2015年8.2%、2018年10%、2019年11.5%,年均增速8.37%,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技术合同成交额2018年超12亿元,增长65%,全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4.13件,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设定的目标值;2019年全区共签订技术合同1930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6.74亿元,专利授权量5552件,增速再创新高,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引领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工业技改投资额度逐年提升,生产效率持续提高.

协调发展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完善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加大生态环保力度,在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时,尽最大努力缩小收入差距,2013年~2019年间,协调发展指数从0.988提高到1.358,年均增速26.4%,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从具体指标来看,公路通车里程从2.8554万公里增加到3.66万公里,年均增速4.22%,高速公路1788公里,22个县(区、市)全部通车,公路网络密度55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交通便利度大幅提升.城镇化率从52%提高到59.86%,提高了7.86个百分点,农业人口市民化速度加快,进城落户人口数量不断攀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从42.9%增加到50.26%,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加大,全区倚重倚能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城乡收入比从3.15∶1缩小到2.67∶1,农民收入增速跑赢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绿色发展指数:宁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推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将生态环境建设置于与经济增长同等高度,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生态环境持续向好.2013年~2019年,绿色发展指数从0.889提高到1.487,年均增长8.95%.从具体指标来看,单位GDP能耗从2.01万吨标煤/亿元下降到1.82万吨标煤/亿元,下降了9.4%,能耗强度持续降低,产出不断提高.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从310.91立方米下降到207立方米,下降了33.4%,水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率从89.0%提高到95%以上,处理总量、处理效率实现双提升,“碧水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开放发展指数: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开放不足是制约区域经济联动、内生动力增长的突出短板.国务院批准设立内陆开放型试验区后,宁夏抢抓“一带一路”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加强东西部务实合作,全方位拓展开放空间,开放效益逐渐凸显,开放发展指数从0.796提高到1.107,提高了28.1%.从具体指标来看,2013年~201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9.28亿元增加到341.29亿元,2018年后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19年贸易进出口总额下降到240.6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量从2.04亿元增加到2.51亿美元,对外开放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

共享发展指数:宁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尽最大可能将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2019年全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7%.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低保、高龄补贴、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连续多年增长,群众幸福感大幅提升.2013年~2019年,共享发展指数从1.104提高到1.402,增长了27%.从具体指标来看,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1833元、6931元提高到34328元、18297元,分别增长了57%和164%;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恩格尔系数连续多年保持下降,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2.3.3 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水平分析

利用上述计算方法,基于宁夏五个地级市2013年~2019年面板数据,计算得出五个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结果,见表4.

表4 宁夏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2013年~2019年间五个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化情况基本与宁夏全区变化态势保持一致,即波动中呈稳步上升态势,2015年后提高速度逐步加快.主要原因是随着脱贫攻坚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区9个贫困县(区)在国家政策、资金、人力等全方位支持下,经济、社会、民生、生态一体化协调发展速度逐年提升,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具体来看,银川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得分达0.7707,明显高于其他四市,主要得益于银川市作为宁夏首府,人口、资金、产业集聚度高,自然环境好、发展环境优,具有其它四市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从统计数据看,2019年银川市GDP 1896.79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51%;地方财政收入216.25亿元,占全区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17元,高于全区11.3%;进出口总额157.60亿元,占全区65.5%.石嘴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上升速度较为稳定,整体水平与吴忠市相当,主要得益于产业转型成效不断显现,实体经济发展良好,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收入较快增长.2017年前,吴忠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略低于石嘴山市,但2017年后增速加快,超过石嘴山市,排名第一.原因在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吴忠市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步伐,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固原市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全力推进攻坚战略,全市经济发展质量大幅提升,2013年~2019年经济总量从182.95亿元提高到322.66亿元,增长了76.3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8789.1元、5359.2元增长到28726.8元、10656.6元,分别增长了52.89%、98.85%;贫困发生率从35.2%下降到0.55%,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全社会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中卫作为宁夏建市时间最短的地级市,地处宁夏、内蒙古、甘肃三省区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精细化工、钢铁冶金、大数据云计算、现代旅游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始终保持较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质量基本与固原市处同一水平.

2.4 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2.4.1 方法选择

测算地区间差异的方法比较多,如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变异系数等,这些方法应用于不同场景,特点各异,缺点是无法进行地区间差距分解.对此,1997年Dagum提出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有效解决了这些方法在分析地区间差距的缺陷[10].本文根据研究对象特点,选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测度宁夏五个地级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Dagumm基尼系数分为三个板块:组内差异贡献Gw、组间差异贡献Gnb和组间超变密度贡献Gt.总体基尼系数计算方法如下

(8)

其中yji、yhr为j、h区域内i、r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μ为地区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平均值,n为省份个数,k为地区数,nj、nk表示地区个数.

(9)

(9)式中Gjj为地区j的基尼系数.

(10)

(10)式中Gjh为地区j、h之间的基尼系数.

(11)

(12)

(13)

(14)

2.4.2 结果分析

利用上文所述的熵值法计算得出北部川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三个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值,再利用Dagum基尼系数测算2013年~2019年基尼系数,见表5.

表5 基尼系数及分解结果

(i)从全区差异性来看,基尼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2015年,波动中有所提高,但差距变化幅度不大,基尼系数仅从0.0675提高到0.0792;2015年~2017年,差距扩大速度有所加快,基尼系数从0.0792提高到0.0923;2017年~2018年,差距有所减小,2018年后快速升高,说明全区各区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差距持续拉大.从总体来看,全区经济总量虽不断扩大,但因各地区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区域条件等差异,发展质量呈现整体不平衡性.

(ii)从各区域内部差异性来看,北部川区经济发展态势好、速度快,在全区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大,但内部差异也较大,基本维持在0.08以上水平,主要原因是石嘴山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困难、发展后劲不足.各县区之间,不论从经济总量增长,还是增长速度,差距都在扩大.中部地区差距在波动中呈持续缩小态势,主要原因是2015年后贫困县(区)脱贫攻坚力度持续加大,政策、资金、人力普遍向其倾斜,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下,不同县区因基础条件差距导致发展速度不一,内部差异呈变化起伏态势.南部山区内部差距逐步缩小,整体差异低于北部川区、高于中部干旱带.

(iii)从区域间差异性来看,三个地区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为明显.通过分析基尼系数发现,北-中基尼系数从0.0754逐渐提高至0.0852,差异逐渐扩大,基尼系数平均值为0.0798,三个区域间差异最大.中-南差异系数从0.0542降低至0.0419,呈逐步下降态势,说明区间差异呈逐步缩小态势,也是三个区域间唯一呈系数缩小地区;基尼系数平均值0.0501,三个区域间差异最小.北-南基尼系数在0.0759~0.0796间波动,中间值0.0801,区间差异基本稳定,变化幅度不大.

(iv)从贡献率角度来看,区间差异贡献率基本在60%左右波动,2018年和2019年下降至57.89%和57.99%.区域内差异贡献率从21.03%逐渐提高到23.55%,呈稳步扩大态势.超密度贡献率在18%左右波动,最高19.33%、最低16.49%.综合分析,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主要由区间(北-中、北-南)导致,区域内部贡献率和超密度贡献率合计不超过50%.

3 建议

根据上文分析,加快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缩小区域间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应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短板弱项,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努力实现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联动发展.

持续加大对中南部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缩小宁夏区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应全面做好区域协同发展工作,继续在人力、资金、技术和政策方面给予中南部地区适度倾斜,缩小与北部川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实现全区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新格局.全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和区域配置不均衡是制约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应将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不懈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共建共享.抢抓“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两个示范区建设契机,在教育经费投入和人才教育培养等方面继续向中南部地区倾斜,支持当地基本公共服务较快发展,不断缩小地区间差距.

持续推动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和实事求是,探索实施产业互补和行业关联和协同配合发展模式,杜绝各地低水平开发和同质化竞争.积极探索实施跨区域合作开发模式,努力建设以合作为基础、协同为目标和互补为手段的“双赢”“多赢”发展格局.持续深化闽宁协作,创新合作模式,基于宁夏资源优禀赋、产业基础和合作项目,强化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不断激发宁夏发展活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坚持保护优先,持续实施禁伐、禁垦、禁采、禁牧,进一步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行为、减少“三废”排放、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全面做到河道不断流、湖泊不干涸、水土不流失和农田不污染.顺应自然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补充,全面恢复自然生态原貌,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坚决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持续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断加大科技研发财政投入力度,力争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全面小康要求,夯实科技创新基础.运用市场化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实施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和融合化改造,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企业建设研发平台或与区内外研发机构合作,推进技术、产品和管理模式创新,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区域竞争力的好企业和好产业.

猜你喜欢
基尼系数测度全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Rn上的测度双K-框架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平面上两个数字集生成的一类Moran测度的谱性
我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
基尼系数的局限性研究
几何概型中的测度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