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面向新工科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1-09-27 13:52王纪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9期
关键词:人才培育物联网工程

王纪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新工科的教学背景已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落实,而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对更为创新型的人才培训方案进行综合性的探索,需要使人才培训方案在发展中能够结合新工科发展的现实背景,对人才培训目标进行有效的创新,对课程体系进行综合性的构建,对专业特色进行详细的优化,由此使当前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人才培训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基于上述角度,文章以高職院校为出发点,对新工程背景之下所具有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训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对相应的人才培训方案进行了综合性的探究,希望能够为我国的高职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现实性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专科背景;人才培育

一、物联网在发展过程中是物互联网在发展中向现实世界予以延伸的重要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万物互联。而物联网专业在发展过程中是信息领域较为创新性的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对诸多学科予以交叉与涉及,其主要会涉及计算机、通信以及电子技术三大学科。在构建过程当中能够与新工科所提出的具有高度交叉融合的特点相符合,是具有高度创新性特征以及典型化的新工科专业。物联网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从2010来便在部分高校中予以开设,而经过了10余年的发展及探索,物联网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能够形成一定程度的发展经验,并且同时也能够对各项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总结与应对,以下便对相应的问题以及优化模式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对国内高校相应专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在2010年至2014年的发展过程当中,我国教育部已经能够对350多所高校批准开设相应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而目前我国的发展中已经超500余所高校能够对相应的专业予以开设,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能够完成第1、第2版人才培训方案,而目前在发展过程中,物联网专业已经能够在全国高校中进行综合性的普及。相应的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能够对各类经验进行总结,而由于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的高度多学科的交叉性,其人才培训过程当中容易致使相应专业在构建过程当中,只能够对各个学科所具有的皮毛进行学习,无法将各个学科进行综合性的融合,因此针对物联网工程人才培训所具有的特点,对高校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及分析。近年来,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众多创新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此也使得物联网专业在发展中所具有的人才科技工作提出了更加创新型的要求。而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在改革中进行摸索,对自身的物联网专业的创新模式进行分析,并且需要结合新工科的发展背景,对教育体系进行综合性的完善。

二、对人才培育模式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构建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对人才培训模式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物联网工程在构建过程当中,会对诸多学科予以交叉,会对计算机通信工程等诸多科学内容进行详细的涉猎,而对人才培育而言有着更加多元化的要求,在当地的社会发展过程中,5G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诸多创新型的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此也使得传统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底层感知以及相应的基础组网模式,无法与不断优化的现实发展技术,以及相应的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构建过程当中已经并不是物联网的发展过程,所具有的核心性技术。物联网在发展过程中,正在向智能化、一致化的应用等诸多创新性的行业升级模式进行综合性的改造。而相应的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所具有的学校特点,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训模式以及相应的方案进行有效的修订。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对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原有的网络软件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相应的专业进行有机结合,并且以相应的专业为基础,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提供更加多层次以及具有高质量特征的支撑。在本专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使学生所具有的德、智、体得到全面性的发展,使学员养成更为优质的科学素质,充分的对电子基础、通信基础以及计算机技术等诸多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掌握,使学生具备对物联网进行系统集成,以及对硬件软件进行综合开发的能力,使人才在培训过程中所具有的应用型特征得以大幅度的提升,在对学生进行培育的过程当中,高职院校需要充分的对自身所具有的学科构建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对解决方案进行综合性的创设,以此使学生能够获得终身学习的特点,充分的将行业与自身发展特征紧密结合,进行有效的校企合作,由此使专业在发展中所具有的内涵建设得以有效的拓展,使当前互联网工程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符合工程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创新的综合性人才要求。

(二)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效的设置

物联网专业课程在构建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的对人才培育体系进行详细的分析,需要充分的支撑专业培训目标,以及毕业生所具有的现实要求。本专业在构建过程当中所具有的重要基础与核心内容主要包含计算机类的程序设计以及相应的计算机网络构建、电子与电路的分析、传感器原理构建,以及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同时,需要包含单片机以及嵌入式系统等诸多教学内容,并且需要对通信类的通信原理以及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当中,首先需要进行基础知识及相应程序的设计,而后需要进行软件开发,以及相应的系统设计的综合实践阶段。由此在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使在校学习时间所拥有的科学性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且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对课程在构建过程当中所具有的创新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需要加强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由此使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需要进一步根据本专业所具有的定位以及相应的人才培训目标,结合新闻科交叉融合的需求,对各类专业所具有的体系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对每一课程的学时进行综合性的探索,相应的学时以及课程内容探索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高职学生所具有的现实特点进行更加细致化的研究。

三、对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网工程专业所具有的特色培育方案进行分析

(一)对课程设置特色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需要对传感器技术进行综合性的构建,在课程在构建过程当中,是物联网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课程之一,其自身需要对物传感器所具有的现实特征以及相应的模式进行综合性的探索,同时需要对电容式电压式电磁式以及光电热电式等诸多常用的传播器原理以及相机应用技术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第二,需要对射频识别技术进行综合性构建。该课程在构建过程当中,同样是互联物联网在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之一,其主要在构建过程当中需要对RFID组成原理以及天线技术,无线通信原理等诸多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第三需要对嵌入式技术进行学习,该课程是物联网系统在构建过程中起底层开发所具有的核心性的课程内容,在构建过程当中需要对AELM处理器以及软件开发与嵌入式硬件等诸多内容进行综合性的教学。第四,需要对物联网的通信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该课程在构建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的使物联网底层通信功能能够得到充分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物联网近距离通信技术以及相应的ZigBee通信技术、蓝牙、无线局域网设计与组网等诸多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学习。

(二)开展具有高度特色性的实验教学工作

针对物联网专业课程在构建过程当中所具有的实用性较强并且与多学科予以交叉融合的现实特点,需要依照新融合背景之下,对于人才培育所存在现实要求,进一步贯彻教育所具有的认证理论,需要进一步的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实践方面所具有的特色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在一年级需要开展专业导论以及新生研讨会等诸多课程,需要进一步使学生对于该专业所具有的认同感得以提升,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而言,需要充分的对实验与课程实际相结合的专业技术课程进行综合性的开展,并且开展与物联网工程相关的实习,以校企合作的模式,需要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物联网的实习过程当中由此使学生所具有的现实学习经验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提升。所以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之下,新工科所具有的教学模式对进一步的凸显,而新工科的背景之下,学生需要进一步对自身所具有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使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特性与实用能力特有效增强。

四、结语

对于物联网专业而言,新资源所具有的应用特性较为突出,相应的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物联网专业所具有的应用性特点,不断的使自身所具有的综合能力得以强化,而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发展问题进行詳细的分析,结合10余年的发展经验,不断的增强自身所具有的发展能力,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由此使物联网专业的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人才培育模式能够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文萍,管华,胡敏,等. 医药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特色构建探讨[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21,42(4):86-89,93. DOI:10.3969/j.issn.1673-6036.2021.04.018.

[2]马飞. 基于智能机器人的物联网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21,12(5):66-67. DOI:10.3969/j.issn.1674-8646.2021.05.023.

[3]罗忠. 中职学校物联网专业建设方面的思考[J]. 数码世界,2021(5):223-224.

猜你喜欢
人才培育物联网工程
市场需求视野下营销人才培育模式探析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育的SWOT分析
浅析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学业导师制下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探究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关于商科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营口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