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

2021-09-27 13:49向首国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9期
关键词:发展方向档案管理

向首国

摘要: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处于不断进步当中,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观念不断完善,档案管理水平也随之提高,档案建设工作已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这也是我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表现。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基于档案管理到档案治理的这一阶段来比较两者之间的内涵,通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结构来剖析从管理到治理的发展动因 ,以强化档案工作的相关治理理念,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完善法制环境、创新治理方式,最终达到更好的社会效益,为档案建设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档案管理;档案治理;发展方向

引言:目前我国非常重视基础工作的建设,多次强调基础档案管理在整个管理体系的价值和地位,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以实现数据传输、数据共享、数据互通的目的,改变以往思维局限、较为单一、极端化、功利化的思考方式,促使档案管理的各个阶段更加智能化、全面化、科学化、体系化,把握档案建设的方向,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推动档案建设系统的发展,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智能体系,提高基础工作效率,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保证档案建设工作从基础开始,发挥出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一、档案管理与档案治理

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管理,对于档案事业进行相关规划、监督和指导,并协调内外部工作内容和工作关系,以保证各部门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向朝着统一的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任务执行和业务扩展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同时也会涉及行政、管理、档案、宣传、外事工作、教育、科研等相关工作体系,因此各体系、各工作内容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协调构成了完整的档案管理结构和系统的档案管理理念。

档案治理工作是基于一定的治理模式以及治理体系而进行的,需要档案部门、社会、大众等多个主体共同配合来提高档案治理的效率和工作质量,目前我国各地的档案治理工作并未设置完善的制度进行制约,主要依靠约定流程为基础,以持续的相互作用为依托,共同加入治理的过程,强调协同一致而非互相割裂。这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果,是整个社会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解决公众冲突、利益调和以及诸多公共事务的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没有统一的规则约束,也同样成为大众所使用的治理模式。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一书中也明确指出,治理在处理社会公共事务中的作用,因此为实现完善、科学、具体、高效、良好的发展环境,档案管理的相关体系需要不断转变工作重点,促使管理与治理工作互相结合,协同共治,达到档案建设工作一体化。

二、档案治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除了国家政策上的要求之外,我們还要注意到档案治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从制度层面上来看,档案工作与国家制度的联系非常紧密,国家出台的相应政策要求全社会都要走向治理时代,那么管理工作也得紧跟脚步。除此之外,《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提到了要加快建设档案治理体系,提升档案治理的能力。其次,是社会环境上的新变化。21世纪是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无论是人才培养的速度、人才数量还是人才流通的速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档案治理工作所要应对的内容也是激增的,只是简单的治理并不能达到迎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要主动的发生变化。最后在技术环境上,也发生了很大的改编。主要是代表着高科技的web2.0时代到来,信息交互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社会大众不但只是档案的拥有者,而且还可以是档案的分享者,这种情况也给档案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三、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的实现途径

(一)积极回应诉求,提升档案服务能力

档案信息之所以需要管理,是因为其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互通的基础,从而达到解决和分析各类问题的目的,能够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保证档案建设工作能够充分应用于民生建设、文化等多方面到治理环境中,实现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在提高回应、诉求能力以及档案服务能力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打好信息共享的基础,做好收集、保存、管理各种档案信息的相关工作,主动跟进各种服务项目。例如在一带一路的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以及历史文化经济的发展和推动作用,充分与文化的建设互相融合。其次,档案资料的开放程度直接与民生诉求的解决程度相互关联,为了充分解决民生诉求,让群众真正了解档案管理的作用,真正利用党委政府、国家的相关政策,造福于广大群众的招工、征地、拆迁、婚姻等项目的解决,以保证大众的合法权益。最后,档案管理工作源远流长,体现着我国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底蕴,许多资料历史悠久,承载着老一辈人民的文化价值,构建了我国丰富的文化空间,档案治理工作也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变革和发展。

(二)增加档案基础业务体系建设投入

档案管理业务工作的建设是档案发展的关键。在档案模式的更新和转变的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地向政府解释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点问题和规划方向,以实现更大的资金支持,更加良好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基础设施、设备采购等方面的建设上更需要建设良好的资金循环链,以实现档案建设基础业务体系的完善。随着我国对于档案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基层政府逐步关心各地区的档案建设工作,利用互联、计算机等数字化软硬件设备为档案治理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给予档案基础业务工作体系的相关工作人员更加开阔的发展空间以及良好的资金待遇。

(三)档案部门多元治理理念

拥有一个正确的观念是更加有效的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在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者,档案管理部门是主管者,而把社会公众当做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消费者,这种情况下的档案管理工作虽说也是有很多的好处,但是总的来说不能够满足当前时代下档案治理工作的需要。档案部门多元治理念是目前针对档案工作特殊性所设置的一种先进的思想和工作模式,在档案治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多多元治理念可以解决投资问题,提高政府对于各地区档案治理工作的认识程度,将档案体系建设的资金纳入国家发展重点。在任何治理体系和管理模式的发展情况之下势必会出现众口难调、治理混乱、利益纷争的状况,因此需要通过多元治理理念,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求同存异的方式更好地平衡各地档案部门的发展模式,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做到有义务、有责任、有能力地强化档案治理职能,加强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

在使用多元治理理念进行相关核心业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治理清单,根据清单内容从前到后分别列出重点、非重点,加强行政监督的力度。其次,为了营造更好的档案治理环境,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营造严格的治理环境,为相关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最后,加强档案治理部门的责任意识和信息共享能力,在众多档案信息数据库建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价值,实现资源互助、资源共享,为公共服务体系的形成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培育扶持社会力量参与档案治理

俞可平指出:“善治代表的是国家和社会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的良好的协商合作的运行机制,因此善治不能脱离政府,但更不能脱离公民。”公民是全社会发展各项制度,形成各项工作体系的根基。缺乏公民的治理模式和档案建设体系,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力量不断壮大,需要通过社会公民的大力扶持和互相协调来形成更加多元化、社会化、全面化的檔案治理工作模式,以发挥治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在社会各界档案信息共享、流通领域占据核心地位,改变以往实力弱、规模小、能力低的问题,激发全社会公民的活力,充分发挥全社会共同力量,增加档案治理体系的规模,把档案建设的工作充分纳入基层工作重点,以创造档案治理体系更佳全面、科学、具体的发展前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档案治理工作已经成为目前基础工作的重点,伴随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的相互融合,各企业、各部门、各高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发展答案治理工作体系,以成为档案建设工作的核心,同时利用手机互联网+技术来实现档案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储存量达到类别多样、需求广泛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甄别、筛选、保存、整理各种档案相关信息资源,以促使档案治理工作的真实性、科学性,为进一步规范档案共享体系保驾护航,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常大伟. 档案治理的内涵解析与理论框架构建[J]. 档案学研究, 2018(5).

[2]晏秦, Yan, Qin. 从权利到治理——档案服务研究的话语导向[J]. 档案管理, 2017, 06(No.229):10-13.

[3]吴雁平, 刘东斌. 全方位多视角下的档案治理探析[J]. 档案管理, 2019, No.237(02):49-51.

猜你喜欢
发展方向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与改革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对策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浅析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