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巴塘话音系概况

2021-09-28 02:52周春晖
武陵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巴塘藏语藏文

周春晖

(湖南文理学院 期刊社,湖南 常德 415000)

巴塘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金沙江中游东岸的川、滇、藏三省(区)结合地带,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藏语巴塘话属于康方言南路土语群。

《藏语安多方言词汇》收录了2121个基本词[1]。笔者以此为参照,对巴塘话进行语音记录,获得了2083个词的读音,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巴塘话的音系:49个声母、29个韵母、4个声调。格桑居冕归纳出的巴塘话音系有48个声母、31个韵母、4个声调[2]。中国社科院民族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音档》(后文中简称《音档》)拟定的巴塘话音系为50个声母、32个韵母、4个声调[3]。

一、声母

巴塘话的声母共有49个,主要分两类,单辅音声母(43个)和鼻冠复辅音声母(6个)。笔者拟定的声母总数比格桑居冕归纳的声母多1个,即多出唇齿音f。巴塘话中的f音都是存在于来自汉语的借词中。另外,笔者用ɾ符号来表示与藏文字母r对应的舌尖前音,因为巴塘话中与藏文字母r对应的舌尖前音的发音方法只是舌尖轻轻闪了一下而不是上下颤动。而格桑居冕用的是r符号。《音档》归纳出了50个声母,相对应于笔者拟定的舌尖前闪音ɾ,《音档》制定了两个声母:舌尖前颤音r和舌尖后浊擦音ʐ。《音档》中r音的例词为:ra13山羊,rə13山;ʐ 音的例词为:ʐε13布,ʐoɁ132对象。笔者认为上述例词中的r音、ʐ音在巴塘话中都发ɾ音。

(一)单辅音声母

巴塘话中一共有43个单辅音声母,根据每个音位所对应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见表1。每个单辅音举出了巴塘话中的三个词例,并注 明了相应的汉语意思和藏文转写①,如表2所示:

续表2

巴塘话中的单辅音音位有6个特点:第一,塞音分清浊,清塞音还分为不送气和送气两种,分布于双唇、舌尖前、和舌根这三个发音部位,分别如下:p,ph,b;t,th,d;k,kh,ɡ。第二,塞擦音分清浊,清塞擦音还分为不送气和送气两种,分布于舌尖前、舌尖后、和舌面前这三个发音部位,分别如下:ts,tsh,dz;tʂ,tʂh,dʐh;tɕ,tɕh,dʑ。第三,擦音分清浊,清擦音还分为不送气和送气两种,分布于舌尖前、舌面前、和舌根这三个发音部位,分别如下:s,sh,z;ɕ,ɕh,ʑ;x,xh,ɣ。擦音在唇齿这个发音部位上只有一个f音,在舌尖后只有一个送气清擦音ʂh,而在喉部也只有一个h。第四,鼻音有m,n,ȵ,ŋ;还有与之相对应的清化鼻音。鼻音和清化鼻音的主要区别是清化鼻音声带不震动。第五,闪音、边音、边擦音分别只有一个:ɾ,l,。发ɾ音时,时间轻轻弹向齿龈部分,而且只闪一次,时间很短,就好像发了一个轻的塞音,声带颤动。发 音时,气流在口腔中部遇到阻碍,从舌头旁边的间隙流出,并且有较重的摩擦成分,声带放松不颤动。第六,无擦通音有两个:w和j。

(二)复辅音声母

通过与书面藏文正字的比较,可以发现巴塘话中的鼻冠音都对应于藏文中前加字为v和m的词。另外,藏文 zla,也会读成 nda53,比如:nda13wa53,月亮,zlaba。

二、韵母

巴塘话中韵母共有29个,包括基本元音11个,二合元音7个,和鼻化元音11个。

(一)基本元音

巴塘话中基本元音有11个,分别是i,y,e,ø,ε,æ,a,ə,u,o,ɣ。表4列出了每个基本元音的例词、汉语意思和藏文对照词。

从表4可以发现æ元音只出现在来自汉语的借词中。格桑居冕归纳出9个单元音韵母,分别是 i,e,ε,y,ø,a,ɑ,o,u。通过比较发现,格桑居冕拟出的舌面低不圆唇元音分前后,即:a和ɑ;而笔者只归纳出1个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a。笔者拟出的舌面前次低元音æ、央元音ə、和舌面后展唇元音ɣ在格桑居冕拟定的音系中是不存在的。格桑居冕还归纳出了9个带喉塞韵尾的韵母,笔者认为巴塘话中的喉塞韵尾已经脱落,并导致了身前元音的变化和声调的产生。通过与藏文比较,巴塘话中单字调的降调和屈折调对应于藏文中以b,d,g,v或开音节结尾的词;升调和平调对应于藏文中以m,n,ng,r,l,s结尾的词。《音档》归纳出单元音口元音韵母 10 个,分别是 i,y,e,ø,ε,a,ə,ɑ,o,u。与笔者拟定的音系系统不同的是:《音档》将舌面低不圆唇元音分为a和ɑ;没有拟定æ和ɣ。

(二)二合元音

巴塘话中二合元音有7个,分别是:ei,øa,ai,au,əu,ui,oa。表5列出了每个二合元音的例词、汉语意思和藏文对照词。

从表5可以发现二合元音的来源主要有三种:第一,单音节词的韵尾脱落,导致身前的单元音变为双元音,比如:表五中的 tau53,播种,btab;moa13,酥油,mar;第二,音节的整合,即两个音节合并,第一个音节的单元音变为双元音,比如:表五中的pei13,牛犊,bevu;tøa55,肚脐,lte ba;第三,借自汉语,ai和ui只出现在来自汉语的借词中,比如表五中的 xai13tsə53,鞋子;ʂə13xui55,石灰。格桑居冕归纳出了 5 个复元音韵母,分别是:iɑ,iu,ei,øy,ɑu。格桑居冕列出的iɑ的例词刚好和笔者给øa举的例词一致;给iu和øy举的例词都是书面文的读法而真正在巴塘话中是另一种读法,比如:“høy55,你们”在巴塘话的读法就是 həu55;“tʂiu55,猴子”在巴塘话中读作 tʂy55a53ge,表属相时读 tʂe55。《音档》拟定了 5 个复元音韵母,分别是:ia,ei,ai,au,ui,其中给ia举的例词刚好也对应于笔者给øa举的例词。

(三)鼻化元音

从表6可以发现:巴塘话中的鼻化元音对应于藏语书面文中后加字为m、n、ng的词;鼻化元音除了出现在语义为“十五”的固有词中以外,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尤其是表示“电器”类的事物;o也多数出现在汉语借词中。格桑居冕归纳出了8个鼻化元音韵母,分别是:《音档》拟定了鼻化元音韵母7个,分别是

三、声调

巴塘话中有4个声调:高平调(55)、高降调(53)、低升调(13)和低升降些三个调相互对立的最小对比对,如表7所示。

通过与藏语书面文的比较,巴塘话的声调大体呈现以下规律:藏语书面文中基字为清声母的音节在巴塘话中读成高调,基字为浊声母的音节分成两种情况:基字前没有前置辅音的音节读成低调,有前置辅音的音节可能读高调也可能读低调,没有明显的规律。高调中,开音节及后加字为g,d,b,v的音节读成高降调(53),后加字为ng,m,n,r,l,s的读成高平调(55)。低调中,开音节及后加字为g,d,b,v的音节读成低升降调(132),后加字为ng,m,n,r,l,s的读成低升调(13)。两个音节合并后形成的单音节词的声调也因为合并前第一个音节基字的清浊不同而不同,基字为清音的读成高平调(55),基字为浊音的如果没有前置辅音就读成低升调(13),有前置辅音则可能读成高平调(55)或是低升调(13)。但是,也有一些少数的例外情况。r字母就有读高调的情况:ɾə53, 山,ri;ɾɣ53,尸体,ro。表 7 中,tε53在巴塘话中表示“给”,藏语书面文对照词是ster,以后加字r结尾,理应读作高平调(55),但在这里读作高降调(53)。极个别清音字在音节合并后读作低升调(13),如 tɕhau13,大的,che ba;tʂhau13,细的,phra bo。格桑居冕对声调的分析与笔者基本相同,只是将低升降调取值为231。《音档》对声调的分类与笔者完全一致。

四、连读变调

下面是对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内部语音变调的情况分析。

(一)双音节词的声调

因为巴塘话中有4个声调,所以双音节词最多可能会有16种声调组合方式,但是实际语言中只出现4种,即55调+55调;55调+53调;13调+55调;13调+53调。也就是说前一个音节只会出现55调和13调,后一个音节只会出现55调和53调。如果与藏语书面文对照词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前一个音节与藏语书面文基字的清浊有关系,清声母字读成高调,没有前置辅音的浊声母字读成低调,有前置辅音的浊声母字可高可低;后一个音节与藏语书面文的音节开闭和后加字有关系,后加字为ng,m,n,r,l,s的读成55调,开音节和后加字为g,d,b,v的读成53调。胡坦在《藏语(拉萨话)声调研究》中总结拉萨话的变调规则为“前字分高低,后字无低调,两字相结合,总共有六套”[4],巴塘话和拉萨话变调规则很相似,也是“前字分高低,后字皆为高,而且管升降”,很像一个四调系统的拉萨话,举例见表8-11。

任何的规律都会有例外。双音节的声调变化也有和上述规律相违背的情况。比如,藏文对照词中第二个音节以a元音结尾的开音节,在巴塘话理应读作高降调53调,但其中一些不仅元音经过增音变成oa,而且声调也呈现出既有53调又有55调的情况,见表12。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藏语书面文中经过重叠形成的词,其基字为清音的理应在巴塘话双音节词的第一个音节读作高平调55调,但实际读音却是读的低升调(13),如,短的,thung thung;kha13kha55,自己,kha kha,小的,chung chung。

(二)多音节词的声调

巴塘话中的多音节词包括三音节词和四音节词。三音节词的声调变化情况主要有两种:双音节词变化模式+轻声②(轻声不标调)和首音节+重叠。第一种标为A式,第二种标为B式。A式是指三音节词的前两个音节的变化模式和双音节词的变化模式一致,而第三个音节读作轻声。B式是指三音节词的第一个音节与单音节词的读音一致,而二、三音节是重叠部分并读作轻声,具体见表13和表14。

四音节词的声调变化模式也有两种,第一种标为A′式,即前两个音节按照双音节变化模式变化,后两个音节也按照双音节变化模式变化。第二种标为B′式,即前两个音节按照双音节变化模式变化,后两个音节都读成轻声,具体见表15和表16。 轻声除了出现在多音节词以外,还出现在表示语法意义的虚词中,比如表示属格、作格的ɡe,表示伴随格、比较标记的da,以及表示与格、位格的等等。轻声在巴塘话中体现为音高低、调型为降、持续时间短等特点。

(三)连读变调的范围

巴塘话中的连读变调只发生在词③的范围内,超出词的语法单位,如词组④内部的词与词之间都不会发生连读变调。比如,“瞎子”这个名词在巴塘话里读作mi55,发生了连读变调,而“眼睛瞎了”这个句子却要说成“mi53the”,其中表“眼睛”和“瞎”的词读的都是本调。表16中表示“阎王”的 a55khɣ53tɕhø dʑε,是一个专有名词,后两个音节变为轻声;而词组 a55khɣ53tɕhø55dʑε55表示的意思是“曲吉叔叔”,其中 a55khɣ53表示“叔叔”,tɕhø55dʑε55表示人名,tɕhø55dʑε55在这里读的是它作为双音节词应该读的调。同样在表16中的a13ɳdʐə bɣ“柿子”和ȵə13moa55mə do“向日葵”,它们的第三、四音节如果单说也分别读作ɳdʐə13bɣ53“果实”和mə13do53“花朵”。

注 释:

①本系统沿用的是于道泉先生在威利(Wylie)转写系统上的改进方案。

②王会银对藏语拉萨话轻声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把轻声分为语调轻声和结构轻声。参见王会银著《略论藏语拉萨话轻声的性质——兼谈轻声与句法结构的关系》,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4期。本文未对轻声进行分类。

③在巴塘话中,词是指能够单说的,并在不改变语义的前提下,不可再分割的最小音义结合体。词包括实词和虚词。实词是指表达词汇意义的词,比如:,天,gnam;nda13wa53,月亮,zal wa;tɕhɣ55,水田,chu zhing; ɳdʐɣ53,走,vgro;mbɣ53,好听的,snyan po;tɕi53me13tɕi53,务必,yin gcig min gcig。虚词是指表达语法关系的词,在句子中经常读作轻声,比如:,系词,yin;ɾe,系词,red;jɣ,表存现,yod;,表存现,snang;,完整体标记,byung;the,表示证,thal。

④在巴塘话中,词组是指词与词的组合,比如:ŋɡɣ53jo53,欺骗,mgo gyogs;ktʂhɣ53tʂu53,生气,khong khro lang;ɕhə55xhy53ji132,后退,phyir bshol byed。

猜你喜欢
巴塘藏语藏文
浅谈藏语中的礼仪语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五彩巴塘 扮靓藏区人民新生活
我在巴塘等你
绿色中国行走进“高原江南”美丽巴塘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巴塘——“绿色中国十人谈”聚焦巴塘的绿色发展
黑水城和额济纳出土藏文文献简介
藏语拉达克话的几个语音特征
藏文音节字的频次统计
现代语境下的藏文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