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LY-121 泪膜干涉成像仪泪膜分级诊断研究

2021-09-28 08:09陈长喜张景尚邓世靖万修华王进达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24期
关键词:成像仪眼表泪膜

陈长喜 张 阳 张景尚 安 莹 邓世靖 万修华 曹 凯 王进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05

干眼症是影响视觉与生活质量最常见的眼表疾病[1]。干眼症的临床辅助诊断检查方法很多,但缺乏“金标准”[2]。泪膜干涉成像仪作为干眼症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可直接观测眼表泪膜脂质层的形态及稳定性,具有非接触、无创伤、方便快捷、直观、重复性强、操作简单等特点[3],对脂质缺乏型干眼症患者的泪膜稳定性评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应用的泪膜干涉成像仪多为进口,价格昂贵[4]且对眼科技师要求高[5],推广困难。国产LY-121 泪膜干涉成像仪已经初步研制成功,但相关的评价工作鲜有开展。本研究利用国产LY-121 泪膜干涉成像仪对干眼症患者进行评估并与国外成熟设备进行比较,评价国产泪膜干涉成像仪的对泪膜分级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2018 年3 月至9 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有干眼症状的患者22 例(43 眼)。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干眼症的诊断标准:泪膜破裂时间<10 s;Shirmer Ⅰ试验<10 mm;眼表活体染色异常。3 个检测中满足2 项即可诊断为干眼症[6-7]。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60 岁,有干涩、异物感或痛灼热感、畏光、视力波动等症状;②自愿参与检查。

排除标准:①患眼部或全身系统性疾病;②有眼部外伤史或手术史;③眼部结构存在先天异常;④有眼部或全身长期用药史。

1.3 国产LY-121 泪膜干涉成像仪的图像采集及分级

所有患者均进行国产LY-121 泪膜干涉成像仪(北京诺亚康医疗科技公司)检查。采用泪膜干涉成像仪与裂隙灯成像系统相结合的呈现方式,该检查项目为非接触无创性检查,每位受检者双眼图像采集时间为1~2 min。诊断分级为1~4 级,其中1 级:泪膜分布均匀,无明显干涉条纹;2 级:泪膜分布均匀,有少量干涉条纹;3 级:泪膜分布不均,有较多干涉条纹,无明显色彩变化;4 级:泪膜分布不均,有大量干涉条纹,色彩变化明显。

1.4 不同医师、不同设备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比较

所有泪膜图像诊断分级均由一名经验丰富的角膜病医师进行并记录封存。先由一名经过培训的眼科医师(副高职称,工作年限15 年),参考日本产DR-I泪膜干涉成像仪分级诊断标准对国产泪膜干涉成像仪所采集泪膜图像在不同时段进行2 次分级诊断。比较两次诊断的一致性。由第二名经过培训的眼科医师(副高职称,工作年限17 年)在同样的标准下对同一批泪膜图像进行分级诊断,比较两名医师的一致性。最后采用OCULUS 眼表综合分析仪对患者进行泪膜诊断分级,比较其与国产设备的一致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开源R 语言(版本4.0.4,http://r-project.org/)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加权Kappa 系数及其95%CI 进行一致性分析,1≤Kappa≤0.8 为几乎完全一致,0.8<Kappa≤0.6 为高度一致,0.6<Kappa≤0.4 为中度一致,Kappa<0.4 为一致性较弱[8]。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纳入病例

本研究共收集临床有干眼症状的患者22 例(43 眼),年龄18~60 岁,平均(39.6±14.5)岁;男12例,女10 例。

2.2 国产LY-121 泪膜干涉成像仪的可重复性评价

同一名医师两次诊断结果一致的比例为88.4%(38/43),两次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名医师诊断一致的比例为76.7%(33/43),两者的诊断分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一致性评价结果显示:同一名医师两次检查结果的Kappa值为0.818(95%CI:0.707,0.929),两名医师检查结果的Kappa 值为0.781(95%CI:0.775,0.787),均在0.750以上。见表1~2。

表1 同一医师两次测量的结果比较(眼)

表2 不同医师之间的测量结果比较(眼)

2.3 国产LY-121 泪膜干涉成像仪的可靠性评价

国产LY-121 泪膜干涉成像仪与OCULUS 眼表综合分析仪的泪膜分级结果比较,诊断一致的比例达到90.69%(39/43),Kappa 值达0.862(95%CI:0.803,0.921);两款设备的诊断分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可靠性评价(眼)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国产LY-121 泪膜干涉成像仪能够获得清晰的泪膜干涉图像,其泪膜分级结果与进口产品比较,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干眼症患者数量近年来大幅增加[8-18],目前临床辅助检查方法虽然较多,但缺乏公认的“金标准”,实际工作中往往基于多种检查方法联合诊断。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是Schirmer 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但Schirmer 试验对于脂质层分泌过少(或者脂质层功能减弱)的患者存在假阴性的情况[17]。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3-4,19-22],临床已实现非接触的泪膜评估,其中泪膜干涉成像是成熟方法[23-27]。泪膜干涉成像可直接观测眼表泪膜的形态及稳定性,与Schirmer 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染色结合可辅助诊断大部分干眼症,且具有非接触、无损伤、检查客观准确、方便快捷(检查全过程1~2 min 完成)等优点。

本研究证实了国产LY-121 泪膜干涉成像仪的成像分级结果与国外成熟的OCULUS 眼表综合分析仪的泪膜分级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性能上完全不劣于进口产品。本研究还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国产LY-121 泪膜干涉成像仪的诊断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同一操作者在不同时间的测量结果,乃至不同操作者之间的测量结果,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国产LY-121 泪膜干涉成像仪可很好的应用于临床干眼症辅助诊断工作。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结果虽然初步证实了国产LY-121 泪膜干涉成像仪在诊断干眼症方面的价值,但该仪器与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等辅助检查方法的相关性仍需深入探讨,以对其性能进行全面评估,促进其更好的应用。

猜你喜欢
成像仪眼表泪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基于恒星的电离层成像仪在轨几何定标
眼表抗新生血管治疗眼红、眼干和眼涩立竿见影
短时间电脑屏幕阅读对大学生视功能和眼表的影响
改良护眼法对高原地区眼表感染的辅助治疗效果观察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眼表热化学烧伤后重度睑球粘连的疗效观察
改进 C-V 分割算法在多光谱成像仪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仪主磁场计量性能指标的选择